胡景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
关于大学生毕业后角色转换问题的思考
胡景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6)
大学生是即将走入社会、将要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在校园时期的生活是一个过渡期,与在社会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大学毕业生一旦真正进入社会以后,进行角色转换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对大学生毕业后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大学毕业生不能成功进行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大学生成功的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人角色。
大学生;毕业;角色转换;方法
“角色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体或系统的行为,即按照特定身份和地位,并根据人们对角色的理解和要求等来解释其行为的一种理论,包括角色期待、角色形成、角色扮演、角色规范、角色差距、角色调适和角色整合等内容”。这个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最先创立的,然后由罗伯特·帕克、莫雷诺等社会学家继续发展。
社会学认为, “角色转变是人们伴随着身份角色和社会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转变, 对大学生来说, 即将面临的角色转变就是从大学生的身份转为社会公民( 职业人)的身份和社会位置转变时所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扮演都有特定的过程,都经过了角色确定-角色表现-角色建构这三个过程。大学生在刚进入社会时出现的角色转换问题就是这三个过程出现了偏差,可能是顺序颠倒亦或是没有对这三个过程真正理解。
(一)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不足,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
“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 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起码准则,同时它也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基本实践技能”。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并不能把自身所学与实践很好的连接。
在校园里,如今的大学生几乎就是属于被动式教育,一味的接受老师的灌输,而不去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具有深层次研究价值的,更不用去谈什么创新了。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是想要拿到最后的一纸证书,他们不去认真做研究,缺乏创新意识,也不善于去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一味的遵循“拿来主义”,享受别人的研究成果,最终荒废掉大学四年的生活而一无所获,走出校园以后也只是增加了高智商的劳动型人才而不是高智商的创新型人才。
(二)就业危机意识不强,缺乏独立意识与独立能力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学会的只是怎么去享受,四年的时间谈了一次或者几次恋爱,完全没有意识到就业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近,而当真正面临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做过一次兼职,没有一次走到社会上尝试一下就业的压力,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如何制作简历,不了解当前的市场行情,到最后真正面临毕业后职业选择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大都是90后,他们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给予的很多都是物质上的享受。当这些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大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自己的无能,就会感到在社会中生存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很可能就会摧毁这些90后不能承受重压脆弱的心理,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三)不善于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开放的场所,大学四年的生活本来应该是能够锻炼自己进行人际交往的最佳时期,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进行人际交往时却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事实上,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身边的人力资源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社会上的人际交往不同,交往的圈子在扩大,类型也在变化,交往的复杂程度也更高,交往的对象相对来说是没有选择性的。所以,当大学毕业生走进社会,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会出现困难,有的毕业生甚至会因为不知道与别人如何进行交往而闷闷不乐,慢慢的变成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与社会脱轨,角色转换以失败而告终。
(一)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自我认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认识、了解自我就是要求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衡量和评价自我,要学会正确对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能够接受别人对自己好的和坏的评价,理智的对待自身的能力。在适应社会,进行角色转换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要提高自身进行实践的能力。在处理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所提升。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社会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加强承受挫败的能力,也要增强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这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并适应社会生活是有极大益处的。
2.加强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家庭。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学会怎样正确的进行人际交往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同时团队精神在社会和职场中也是必需的。在社会中,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怎样进行人际交往,他才能融入这个系统,才能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比如跟有良好的交往能力的人进行交往,从中受益。大学生还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3.增强就业意识,正确对待就业
有的大学毕业生还依旧沉湎于自己的校园生活,不愿意离开校园。要知道,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面对自己终会走出校园的事实,也要做好怎样适应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的准备。在大学时期就应该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校园外的一些动态多加了解,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使大学生对“社会人”、“职业人”有清楚的认知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方面,家庭也应该给予正确的观念教育。父母应该对大学生毕业后的人生规划有一定的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认识度、性格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心理问题方面都进行正确的教育,教会大学生怎样选择正确的职业、怎样面对就业后的压力、怎样承担起进入社会后所担负的责任、怎样处理和校园生活中不一样的问题。在父母的正确指引下和帮助下,大学毕业生才能更好的完成角色转换,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成功的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员。
(三)对于高校,应从以下几点加以改进:
1.加强学生系统思维与价值观的培育
对高校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提高对角色转换问题的认识。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甚至不好的思想都直接成为大学毕业生进行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障碍。对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采取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措施比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角色转换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课程,例如:社会心理学、就业心理学等,也可以设置一些类似于就业指导中心的专门辅导机构,使大学毕业生能掌握系统的角色理论的相关知识,并且灌输给他们正确的就业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毕竟只是一个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地方,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学校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社会上,培养大学生在社会上生活的能力,提前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在进行社会锻炼的同时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社会适应性。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接触一下真正的社会,参与到建设社会的实践中,这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社会应该给予大学毕业生多方面的支持,使大学生在毕业后成功适应社会
1.给予大学毕业生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大学生是进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而社会对大学生也应该有着不可缺少的责任。政府可以颁布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使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受到政策的支持。社会各界的支持对大学生也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社会可以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定的创业基金或者给予毕业生一定的补贴,使大学生能够在走出社会时感到社会对大学生的帮助,这对大学毕业生成功完成角色转换是很有益处的。
2.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帮助大学毕业生形成正确的角色认识
社会在给与大学毕业生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外,也可以通过在社会上成立专门的辅导机构,使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碰壁时有个可以找到帮助的地方。比如:可以找一些专业的心理老师成立心理咨询处,解决就业时的心理问题。政府也可以组织成立一个专门为大学生准备的关于就业问题的咨询处,可以解决大学生对角色认识方面的疑问,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社会采取的这些措施,大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这无疑也给大学毕业生进行角色转换时增加了一些信心。
从学生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转换表面上看起来就仅仅是一个词语的变换,可实际上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学毕业生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知识储备、心理调适等各个方面。大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就树立好角色转换的意识,而且更要在毕业后新的环境里不断完善自己,准确找到自己的角色,并用实际行动去完成它,努力使自己融入社会,才能在走进社会这个新的环境时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
[1]杨江帆,王海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载体研究-以角色理论为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8-11.
[2]魏萍,王如高,关蕾.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12.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1-122.
[4]涂永红.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换”困境探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4
[5]高淑侠.论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转变[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
[6]荀振茹.大学生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J] .中国人才, 2002,(11).
[7]陈咏梅, 刘智国, 孙兴洋.适应角色转变, 实现就业发展[J] .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3).
[8]甘北林, 郝志强.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Z].新华出版社, 1998.
[9]张信杰.浅论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及社会适应[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8:21.
[10]李强.社用社会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11]肖来荣.论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
2014-10-10
胡景莲(1989-),女,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G645
A
1008—3340(2015)03—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