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青
摘要: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公民明白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却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对策。
关键词:依法治校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法制化
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的今天,却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高等教育管理的领域长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情况,高等教育管理中许多环节不符合法制化要求,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效果的发挥产生了严重阻碍。只有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了依法治校,才能真正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正式教育管理法制化,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 依法治校的意义
首先是高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以往高校管理自主权较低,多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来进行管理,高校内部管理工作多为引导以及行政管理,是一种无法可依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决策不够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依法治校则让高校管理者可以依法行政、依法办学,这种变革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由集权式转向了开放式的民主化管理。
其次,依法治校有利于在高校内营造法治氛围,促进学生和教师更好的遵守法纪,也有利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最后是依法治校可以更好地维护高校师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师生的行为并且更好地履行法定义务。
2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立法不足
我国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作为宣言性立法,缺乏实践性和可诉性;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又给高校过于广阔的空间,导致在对学生进行处理时偏向于主观判断而缺乏法律依据。同时高校中存在的法制不统一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这种随意既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不规范,同时也浪费了管理资源。
2.2 在违纪学生的处理中未能保证全程法制化
首先是一些管理者没有充分重视起事前预警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做的不到位,以至于出现了违法违纪事件。
其次是在处理违纪的学生时,没有接受监督并且及时听取申辩,导致处理结果不够公正,很多高校的思政管理者在观念上仍然未能转变,没有倾听学生的声音,调查事件中不能保证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处理的过程也没有公开并接受监督,所以很难保证公正和公平。
并且在处理结束后也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和关怀,可能会导致部分被处分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变得自卑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或者报复心理,使得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对策
3.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内容违法、制定程序不规范、解释混乱等。想要真正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就要从以下四个原则出发:保持教育法制内部的一致性、稳定性、统一性以及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原则。
首先是完善教育法体系,符合立法的规律以及时代的要求,保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做好教育立法的协调和领导工作。对于学校内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坚决修改或废除,合法的可以作为法律法规的延伸而存在;这些规范性文件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严肃执行,不可朝令夕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动制定一个规范。
其次是完善教育法的监督,来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包括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品德,高校的法制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个强调公平与秩序的法治环境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并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而健全的制度可以更好的树立起法律的权威,通过依法管理学生来营造出一种“法律至上”的氛围,当学生对法治有了肯定的态度后,自然就会信任法律、遵守法律,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了其法律意识。
这就要求高校从客观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客观环境来说是要提高管理以及综合治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来保持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以及和谐;从精神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良好的校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权益并且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合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
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的加强法治的宣传与教育,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岗前培训,通过讲解学生管理案例来提高教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对于学生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例如《教育法概论》或是《教育行政法》,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报纸、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还可以采用座谈会或者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3 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进行管理法治理念方面的教育
教育者自身也是需要教育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首先,要让管理者对各项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都有所了解并且熟练运用。
其次,是让管理者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一种制度和工具,更是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再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依法管理。
最后,是在工作中要严格依法管理,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侵犯学生的权利,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评选中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学生的管理要以教育为先,严格管理的同时慎用处分。
学生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教育管理对象,更是整个高校的主体,学校应该改变以往重管理而轻服务的模式,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也不应该继续沉默下去,当自身权力受到侵害时,应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将教育管理的重心向学生主体方向进行转移,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学生为本”这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既是时代的进步所要求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必然结果。
3.4 加强大学生法纪方面的教育
时代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改革,这是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良好素质教育的大学生也应该拥有法律素质,守法、懂法并且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加强学生的法律素质也会对其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大学时期很可能会因为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的误导而影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时候如果高校因势利导,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就能更好地保证他们健康成才。同时很多学生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也会让他们受到了侵害却无法解决,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各种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
4 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即实现了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又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规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章莉.法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完善[J].赤子(上中旬),2015,01:124.
[2]屈广清.高校依法治校及其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峡法学,2014,02:102-107.
[3]祁菲.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必要性[J].老区建设,2014,1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