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2015-04-01 05:38张新容张晓颜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广东云浮5700广东省云浮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云浮5700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云浮5700
吉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异黄酮绝经期激素

张新容,张晓颜,赖 坚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700;.广东省云浮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云浮5700;.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云浮 5700)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e Syndrome,MPS)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内分泌发生变化、雌激素分泌减少等原因,而出现一系列的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1]。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已经被临床证明可有效治疗或缓解由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导致的雌激素缺乏综合症状,但是长期使用却会导致肝功损害、静脉栓塞、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等不良反应[2]。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PE)在改善围绝经期症状、降低血脂水平、防止骨质疏松、预防尿失禁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3-4],但其不良反应非常少;大豆异黄酮作为PE的一种,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笔者通过观察运用大豆异黄酮治疗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与HRT治疗该病相比较,探讨植物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其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云城区人民医院、云浮市妇幼保健院、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按照诊断纳入标准收集1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90例。A组48例在绝经期前,42例在绝经期后,年龄40~58岁,平均(45.22±6.50)岁;病程7~40个月,平均(12.80±5.85)个月。B组46例在绝经期前,44例在绝经期后,年龄40~57岁,平均(44.95±6.80)岁;病程6~42个月,平均(13.05±5.90)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纳入标准

1.2.1 临床表现:①精神神经症状:头痛、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焦虑、轻度抑郁或恐惧、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行动反应迟缓、感觉异常、性格多变等。②血管舒缩症状:出汗、潮热、眩晕等。③心血管症状:胸闷、心悸气短、假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缓或过速等。④月经异常:过多、淋漓不净、先期或后期以及先后无定期等。

1.2.2 实验室检查:雌二醇(E2)与孕激素(P)下降、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升高。B型超声检查排除子宫、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患者。

1.3 治疗方法:A组口服大豆异黄酮维E软胶囊(国食健字G20080032),2次/d,1粒/次,温水送服,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B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口服倍美力0.625 mg/d,28 d为1个周期,于每周期19~28 d加用安宫黄体酮4 mg/d,共治疗4个周期[5]。

1.4 观察指标

1.4.1 初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填写Kupermen评分表,运用Kupermen评分标准[6]评价疗效:将各症状评分相加得出Kupermen指数(Kupperman Index,Ml),MI比=治疗后Ml/治疗前Ml,疗效评定标准:显效:Ml比<25%;有效:Ml比≥25%且≤80%;无效:Ml比≥80%。

1.4.2 实验室指标:服药前空腹12 h,次晨抽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碱性磷酸酶(AKP)、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治疗的第2个和第4个疗程末复测上述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比较:经过4个周期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A组与B组的Kuperme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2.22%和91.12%。但是,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的Kuperm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的整体疗效无差异。结果见表1与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Kupermen评分情况(±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Kupermen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90 20.90±9.35 8.80±5.25对照组90 21.05±7.60 8.75±6.10

表2 两组的治疗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两组激素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经过4个周期的治疗以后,A组与B组的E2、P显著升高,FSH、LH、AKP、TC、T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的激素与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激素与生化指标的比较(±s,n=90)

表3 两组激素与生化指标的比较(±s,n=90)

组别 E2(pg/ml) P(ng/ml) FSH(mIU/ml) LH(mIU/ml) AKP(IU/L) TC(mmol/L) TG(mmol/L)A组 8.10±1.50 0.22±0.10 57.50±11.40 45.30±14.12 138.45±15.65 5.75±1.22 1.53±0.44 9.85±1.60 0.35±0.19 42.15±9.85 26.65±13.50 112.26±12.68 4.72±0.98 1.01±0.28 B组 7.95±1.44 0.22±0.08 56.95±10.96 45.05±13.90 137.85±14.95 5.66±1.28 1.52±0.40 9.60±1.50 0.36±0.15 43.05±9.70 25.10±12.85 110.72±11.06 4.75±0.95 1.10±0.30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但是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导致的出现围绝经期症状,表现为一系列的躯体与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调查研究显示,有近84%的妇女至少经历过一种典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约有20%的女性症状严重需要就诊[7-8]。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激素替代疗法,但由于这种疗法尽管能显著改善症候群,但是可能会增加乳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在临床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9]。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寻找非激素类药物来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大豆异黄酮等植物类雌激素是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非固醇类物质,化学结构的主要特性与动物雌激素非常相似,在体内可以结合雌激素受体α与β并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国外学者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女性的Kupperman指数、阴道干燥和情绪等症状进行干预,发现症状显著改善[10]。

有学者通过人类细胞株研究异黄酮及其代谢产物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并且将这种作用与雌激素进行比较[11],发现尽管异黄酮的类雌激素样作用比内源性雌激素弱很多,但试验对象进食含异黄酮的食物后,其血浆中的异黄酮浓度远高于内源性雌激素,这些高浓度的异黄酮可以较高水平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12]。王玉双等报道大豆异黄酮可使FSH、LH下降,PRL、E2上升,与雌激素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13]。Clifton Bligh PB等研究发现绝经后的妇女服用SI提取物后其体内HDL-C显著增加,而LDL的主要成分载脂蛋白B(ApoB)降低[14]。Baum等的研究表明,患高胆固醇血症的绝经后女性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每天进食40 g大豆蛋白,持续6个月后[15],其血清HDL-C含量明显升高,TC、TG、LDL-C含量明显下降,TC/HDL-C比值明显下降,单核细胞LDL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加,这与雌激素的作用相似。我们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论相一致,表明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确实有显著疗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激素、血脂等均有良性调节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以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植物雌激素与HRT对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物质代谢、神经及精神症状均有明显的帮助。大豆异黄酮等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药物和食物,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发挥与HRT一样的作用,还在调节血脂、预防癌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少钙流失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与HRT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均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但植物雌激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的健康食品,其不良反应很少。因此,植物雌激素可以广泛运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产生的各种障碍性疾病中,特别适合一些不能采用HRT疗法的患者。

[1] 潘永观.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e Syndrome)[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3,1(2):7.

[2] 何 瑛.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临床治疗[J].吉林医学,2013,35(26):35.

[3] 于月成,陈晓萍,辛晓燕,等.激素替代治疗与植物雌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9):810.

[4] Gajdos C,Jordan VC.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as a new therapeutic drug group:Concept to reality in a decade[J].Clin Breast Cancer,2002,2(4):272.

[5] 杨 新,康佳丽,聂妙玲,等.HRT对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2):100.

[6] 李艳玲,刘克敏,雷 雯,等.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性激素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0,39(1):56.

[7] 张志华,李 坚.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8):3580.

[8] 张 云.步长稳心颗粒辅助激素替代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17):23.

[9] LIU Min,MU Yi-Ming.The clinical response of menopausal symptoms[J].Chin J Endocrinol Metab,2009,25(3):334-336.

[10] 牛建昭,李培恒.大豆异黄酮对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C].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

[11] Markiewicz L,Garey J,Adlerereutz H,et al.In vitro bioassays of non-steroidal phytoestrogens[J].JSteroid Biochem Mol-Biol,1993,45(5):399.

[12] Setehel KD,Borriello SP,Hulme P,et al.Nonsteroidal estrogens of dietary origin:Possible roles in hormone-dependent disease[J].Am J Clin Nutr,1984,40(3):569.

[13] 王玉双,张国瑞,刘艳君,等.大豆异黄酮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性激素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86.

[14] Clifton Bligh PB,Baber RJ,Fulcher GR,et al.The effect of isoflavones extracted from red clover on lipid and bone metabolism[J].Menopause,2001,8(4):259.

[15] Baum JA,Teng H,Erdman JW,et al.Long-term intake of soy protein improves blood lipid profiles andincreases mononuclear low-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messenger RNA in hypercholesterolemic,postmenopausalwomen[J].Am JClin Nutr,1998,68(3):545.

猜你喜欢
异黄酮绝经期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LC-MS测定黑豆中异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岩黄芪中4 种异黄酮
HPLC测定芪卫颗粒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