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娟
(齐齐哈尔市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妇产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及研究
张玉娟
(齐齐哈尔市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目的 对妇产临床早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降低妇产临床早产现象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早产患者240例,为了能够更好的探究出导致产妇出现早产现象的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还把某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所接收的足月生产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之中,在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为x2检验以及回归性分析手法,从多个方面对产妇在孕期间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水平等进行对比探究。结果 通过对两组病例的研究以及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导致患者出现早产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怀孕期间产妇的血压状况;产妇怀孕的时间以及怀孕前平均经期的天数等都有可能导致产妇产生早产现象。除此之外婴儿在成长期的体积以及体重或者产妇分娩前的收缩、舒张压都会导致早产现象的发生。结论 据研究表明,导致产妇产生早产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只有尽可能的对于产妇早产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妇早产的几率,这对于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
妇产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及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目前我国产妇出现早产现象的比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早产儿产生先天性疾病的几率远远高于满月出生的婴儿,因此降低我国产妇出现早产的可能性对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目前对于早产几率的降低主要运用的方法还是对可能导致早产现象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在本文中结合某院所收治的240例早产病例,并对可能造成早产现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孕期已满7个月但是不足9个月就进行生产的产妇240例,把其作为研究组,平均年龄25岁,在研究组中的240例产妇在生产之前器官均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对照组病例的选择需要结合研究组患者的入院时间以及平均年龄,一般情况下,对照组病例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所入住的产妇,整体的平均年龄与研究组产妇的平均年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所选择的对照组产妇的人数也为24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婚姻状况方面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早产危险因素的探讨主要采用的是调查,调查的形式根据被调查对象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是一般病例的调查都包括对产妇的住院病例以及产房的相关进行查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在孕期的生活习惯、自身疾病情况以及其它可能导致早产现象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调查时间均选定为产房分娩前[2]。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我国已有的研究以及文献初步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总共涵盖可能的危险因素58条,其中既包括对患者基本信息的调查,如孕妇的年龄、体重、身体健康指数等,又包括对患者自身身体情况的调查,像孕妇的流产史、高血压史等。在调查问卷被填写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影响产妇出现早产现象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均采用软件SPSS 11.0,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病例的研究以及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导致患者出现早产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像怀孕期间产妇的血压状况;产妇怀孕的时间以及怀孕前平均经期的天数等都有可能导致产妇产生早产现象。除此之外婴儿在成长期的体积以及体重或着产妇分娩前的收缩、舒张压都会导致早产现象的发生[3]。在对产妇的单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后可以发现可以划分为产妇早产危险因素的有在产妇怀孕期间具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像长时间上网或者接触其他辐射性能比较大的物品、在怀孕的晚后期孕妇的生殖器官被感染、在婴儿生长时胎盘出现一定的异常情况、产妇自身患有贫血、GDM、高血压等症状以及产妇有过人工流产的历史和生育史等。另外可以划分为早产可疑危险因素的有刨宫产史以及产妇在孕期有不合理性行为等。
如果产妇在不足月就进行生产,那么其给产妇以及婴儿所带来的风险性都是高于足月生产的,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发现,导致产妇出现早产现象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产妇在怀孕期间不能够具有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具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过度的熬夜、上网等都会增大其早产的可能性,另外孕妇在怀孕期间所产生的妊娠性疾病也会导致早产现象的发生[4]。要想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妇早产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就必须对于已经探究出来的早产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加强孕妇在孕期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孕妇在孕期间一定要保证心情的愉悦于稳定,尽可能的避免较大的情绪波动,要在孕期保证相关营养的获取,确保其身体质量指数能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5-6]。
[1] 张俊辉,潘晓平,张青碧,等.我国婴儿早产部分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3(3):272-274.
[2] 张东峰,姜秀波,李红彩,等.早产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3,l1(2):102-105.
[3] 杨李梅,陈必良,辛晓燕,等.早产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4,25(11):1022-1024.
[4] 金 丹,刘 彦,倪 鑫,等.妊娠期血浆CRH与早产、贫血和肝功损害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12,14(1):1-3.
[5] 王 弘,丁 鹏,刘 涛,等.早产危险因素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1(6):735.739.
[6] Sar iei SU,Serdar M A,Korkmaz A,Erdem G,Oran O,Teki nalpG,et a1.Incidence,COUl ee,and pred i ction of hyperbilirubinem iai n near-t er m and t er m newbor ns[J].Pedi at r ics,2013,113(4):775-780.
R714.2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