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摘 要:单手肩上投篮是各种投篮方式方法的基础,本文对影响中学生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的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的练习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教学方法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中学生由于对技术动作理解不正确、力量不足等原因,经常出现出手动作变形、投篮弧度偏低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投篮命中率。本文主要阐述纠正和稳定出手动作以及如何达到合理的投篮弧度两方面,进而达到提高投篮命中率的目标。
这里,人为的把出手力量这一连贯完整的发力过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称其为固定发力模块,它主要指投篮的最后发力部分,主要由上臂、手腕、手指提供,也就是手臂的伸展打开、压腕拨指所产生的发力部分。模块二称其为增量发力模块,它主要由下肢蹬地与躯干伸展产生。这样出手力量这一完整的变量就被人为地划分为模块一固定部分与模块二变量部分,变成为一个定量加一个变量的组合。对于模块一,练习的目的是将其固化,使其在不断的重复中固定下来。对于模块二,练习的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自如地变换,并与模块一相连贯协调,能很好地形成一个整体。
二、教学方法探析
为了较有针对性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设计了以下一系列的具体练习。
(一)近距离正面投篮
近距离正面投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投篮情况,由于它距离较短,所以基本只需要用模块一的发力就可以很好地独立完成,或者说它是一种模块二发力几乎为零的投篮情况。
1.举球准备练习
原地站立,把球由胸腹部经由体前上举至头上投篮准备位置,要求快速、精确,做到每次不经意间举球准备投篮的起始位置都是相同的。
2.释放练习
原地向上释放练习,原地站立向上投球练习。要求球离手2m左右的高度,并直上直下,重点体会手臂、手腕和手指的连贯发力。同时注意投篮手的充分打开,以使最后的出手位置相同。
原地对墙释放练习,原地站立对墙投球练习。距墙3~4m,对墙投球,重点体会出手角度的选择,使每次投球尽可能地靠近预设位置。也要注意投篮手的充分打开,固定最后的出手位置。为了增强趣味性,可在墙上画上图1所示方框,投中不同位置计分如图计算。练习时可以是单人多次释放练习计分累计,也可小组释放练习计分累计,用分数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近距离正面投篮练习
在正式进入投篮练习前,本人一般会加入一个篮筐的展示过程。把一个真实的篮筐送到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对比篮筐直径与篮球直径,引导他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从而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建立把篮球投进这么大一个筐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自信心。
接下来进行正式的投篮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投篮,一人抢篮板与传球。在距篮筐1~2m远的位置(以可以舒服地用模块一发力部分完成投篮动作为准,根据各人的情况不同自行调整),进行反复投篮练习,目的是找到一个固定的出手过程,包括固定的起始位置、固定的出手角度、固定的出手力量、固定的出手位置,进而产生固定的投篮弧度、固定的入篮角。尽可能地减少调整,这样可以减少出手失误,想得越少、判断得越少,越不会出错。
当绝大多数的投篮可以以相同的方式空心投进篮筐时,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教学。
(二)中距离正面投篮
中距离投篮是练习的重中之重,它是单手肩上投篮的主要得分区域,而中学生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力量素质还不是很充足,更不适合进行远距离的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1.无球跳跃练习
在无球情况下反复上下跳动,感受自己的弹跳力的大小和它的稳定性。腿部、臀部、躯干的肌肉是人体最强壮的部位,了解自己的弹跳力是强还是弱,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
2.原地跳起向上投球练习
在无球跳跃的基础上,加上投球环节。原地站立开始,在跳起的同时提球上举并向上垂直释放出手。先轻轻地跳,再中等力量地跳,再尽全力地跳,把尽可能多的力量传递到球上去。
在具体的教学中,本人一般以如下形式进行这个练习。站位参见图2,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起始时球在1位置的学生手中,球沿实线箭头方向传递,人沿虚线跑动。1位置的学生先做一次原地跳起向上投球练习,然后传球给一位置的学生,同时跑动到虚线的1位置,一位置的学生接球后做一次原地跳起投球练习后,传球给2位置的学生,同时跑动到虚线一位置,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练习。这一练习同时包括了传接球,跑动与投篮衔接,非常有利于把技术动作融入到之后的实战练习中。
3.中距离正面投篮练习
在进行中距离正面投篮练习前,一定要复习近距离的投篮,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热身运动。热身后,在近距离的位置处向后退,通过跳跃增加模块二的力量,同时在保持模块一的力量不变的情况下,出手投篮。通过不断的练习,去领悟不同的距离所需对应的模块二的力量,去感受跳跃的力量、躯干伸展的力量,通过改变它们来改变模块二部分力量的大小,从而满足不同投篮距离的需要。
在这个练习阶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推球出手与甩球出手两种错误情况。如出现这样的错误,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投篮的力量不够,又用错误的发力方式去进行弥补。可以让学生退回到前面的无球跳跃练习,告诉学生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让他们更多地依靠下肢和躯干的力量去投篮,不要把所有发力的任务都交给上肢去完成。
拓展部分,不限制自己的弹跳,尽可能大地去放大模块二部分的力量,想象自己可以突破极限,放松自己,尽力去完成远距离的投篮。
(三)罚球线位置投篮
1.罚球线投篮练习
罚球线位置的投篮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它经常能在比赛中遇到,而且是无防守情况下的一种投篮。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投篮,模块一与模块二的力量都将是固定的,也就是理论上说它是一个完全不变的过程,只要通过练习完全可以把命中率无限接近100%。
在达到比较稳定的命中率后,可以进行计分练习,投中一球得一分,投失一球扣两分,得到十分为一组。同时可以进行闭眼罚球练习,用心去感受整个投篮的过程。
2.罚球线延长线五点投篮练习
在左右水平位置,左右45°位置和罚球位置五个点进行投篮练习。先在五个点分别进行投篮练习,熟练后依次在五个点进行连续投篮练习,每点3~5个球,并记录得分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采用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自由投篮练习
在场上不同的位置进行自由投篮练习,感受不同的距离对模块二力量的需求,为实战运用打下扎实基础。
三、实战中的运用
实战中的投篮与个人练习中的投篮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防守的因素,防守方将会尽一切可能阻止你的投篮。
1.消极防守下的投篮练习
两人一组进行轮换练习,一人持球投篮,一人进行消极防守。投篮学生集中注意力,放松自然完成投篮动作;防守学生表现一定的防御意图,但不要真正进行干扰。
2.半场教学比赛
三对三或四对四的半场教学比赛,规定投篮进球计两分,其它进球计一分,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进行得分。
参考文献:
[1]李宏宇.如何创设和谐的体育课堂气氛[J].考试周刊,2008(11).
[2]于松峰.动作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专门的教学技巧[J].体育教学,2011(6).
[3]范尧.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出手动作手部整体用力原理的探讨[J].体育教学,2011(3).
[4]王宏君.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