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这不是历史机缘的偶合。当柳恩铭博士以“十年一剑天地心”的积累,出版他的专著《论语心读》的时候,正逢我们的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大会上说: “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如果说,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那么,正是每个人的历史创造活动,才汇成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大潮。
柳恩铭博士以十年之功,撰写《论语心读》,其冲动源于“对教育的思考,源于寻找教育迷失的本真”。正是这种教育改革者的责任与担待,赋予了他的著述十分鲜明的实践理性的品质。柳恩铭博士读了30个版本的《论语》;他带着对教育现实的思考而读,更带着改革教育现实的使命而读,“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他从《论语》中,“读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俭朴、博爱泛众、天人合一等民族精神和儒家伦理,读出了儒家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取向,读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读出了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读出了终生学习的教育思想,读出了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读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读出了全面发展的课程建构,读出了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读出了积善成德的德育路径”,柳恩铭博士认为,“这些恰恰是当今教育缺失的最宝贵的传统,也是永恒的教育智慧。”
正是这种独特的实践理性的品质,使《论语心读》与其他注释与阐述《论语》的著作鲜明地区别开来。《论语心读》不缺乏严密的理义考据,他对《论语》的每一章都分“注、义、读”三部分,既对原文释疑解难,又在“读”的部分,对原文阐发。而精华正在“读”的部分。我们看看他对《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和?”的解读:“仁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范畴,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从教育领域看,仁是内心,是灵魂,是本质,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教育修养的目标;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的实践承载着仁的追求,礼的规范体现了仁的价值;乐则用来熏陶人心,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在现代教育的语境中,探讨仁与礼乐的关系:教师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慈爱之心,没有对后生的敬畏之心,没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那么,他如何去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规范呢?又如何能够科学运用音乐等艺术载体,去涵养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养成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仁者情怀呢?”柳恩铭博士对《论语》解读的这些文字,不仅富有思想深度,而且,蕴含着生命的热度。他将一个教育改革者忧思深广的情怀与崇高的责任担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些文字,不仅以智启人,更以思想与情感的力量动人。柳恩铭博士说:他的这本书“是用生命触摸、体认、体悟儒家文化的心泉,是生命激扬的弦歌,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者长歌当哭的呐喊”。诚哉此言。我相信每一个阅读此书的读者,都会感受到柳恩铭博士致力于教育改革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柳恩铭博士是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与局长,政务繁忙自不待言。他是怎样以十年之功来完成著述的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他坚守着内心的宁静,十年中,他“白天高效思考、研究、解决教育问题,晚上则静下心来研究《论语》等儒家经典,双休日足不出户,读书、思考、写作,除非出差从不间断”。当一个行政领导带着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去阅读思考,然后,又以读书思考的所获去指导教育实践的时候,无论是为政还是治学,他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像宋代思想家张载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追求。
《论语心读》是一本既对儒家经典作了严密考据,又富有时代精神与思想深度的著作,我相信每一个有志于教育改革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在阅读中获得启迪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