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梅 卢璐
摘 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对比等研究方法,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研究生院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总体来说比较融洽。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7-0173-02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各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学习的质量、科研活动的成果,最终导致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随着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导师数量相对滞后,很多导师成批量地指导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条件相对不足,导师的精力有限,难以满足培养质量的要求。
一、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最高层次的教育,导师与研究生所形成的师生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学者普遍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交往发生了变化,并且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成长的独立性与教师感觉到的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许多紧张关系,主要问题表现在知识产权和作者名誉、身份上的冲突、在合作工作中的争吵、被剥削的感觉、评价中的问题、发展私人亲密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张力、恋爱关系等方面。师生关系的异化,冲击着研究生教育的导学关系,许多学生甚至将导师称作“老板”,忽视研究生教育中“导”与“学”的关系,出现了以“做课题、发工资”的形式代替导学关系;“导师不导”,放弃了导学关系的现象。同时导生关系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导学关系异化为从属关系——导师的绝对权威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当前的师生关系中,许多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宰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研究生处于受支配地位。这导致师生交流减少,不利于知识面的拓宽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也不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研究生教育中,部分导师或研究生对待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这样一个不良倾向,即简单看作为导师与研究生为完成科研或学位论文而产生的一种交往关系,是附属于教学或科研的副产品。因此。研究生师生关系对个体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的教育价值被忽略。由于有些导师太忙,无暇顾及学生,或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过大,无法全面照应个体,使得导师未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缺乏情感的交融、催化与激活,师生关系淡漠,有的导师甚至与自己的学生形同路人,在答辩会上竟然都不能叫出自己学生的名字的现状。对研究生质量的提高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不符合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的规律,成为导致师生关系异化的因子。
二、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因素分析
在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上,众多学者从导师、研究生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访谈内容,对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因素的分析分为导师和研究生两部分,同时又分为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展开。
在客观方面,主要是存在不同的学科特点影响着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进而会影响到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例如文科与理科、工科会有不同,文科生要么多做文献论著阅读,然后做理论思辨,要么做社会调查,做数据分析等,而理科生有一部分也是做理论的,大部分要做实验等。不同导师所拥有的课题项目数量,直接影响学生有没有资金进行创新研究。行政职务也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因素,有的导师由于担任学院的行政职务,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与研究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导致其研究生呈现“放羊式”管理,这种条件,影响到了导师与学生的交往宽度与深度。导师的性格特点也是一个客观条件,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人对现实(下转279页)(上接173页)的态度表现为“做什么”,人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怎么做。师生交往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双方的性格特点直接地影响到交往状况。再通过和调查对象的交谈中发现研究对象不时会提到导师的性格,自己的性格。导师毕竟在研究生生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家都会对自己与导师的交往做一定的反思。
在主观方面,导师主要是涉及到作为导师的责任意识,并且每个导师对身为导师的“责任”有不同的想法,因而会形成不同的行事风格;为人处事,导师的为人处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并且会受到影响;研究生方面,主要涉及到对导师的认可程度和专业兴趣与求知欲。认可了也就能理解,而理解了就能原谅,对导师的认可基础是为人处事,具体来说是对待人的方式方法,学术是次要,但关键的是,懂得如何指导学生。专业兴趣及求知欲望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否积极应对师生交往,这也是影响师生关系亲密度的因素。
三、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高等层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与又是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异化现象,主要与影响因数是师生交流次数过少,导致研究生逐渐开始“独自打保龄球”的现在发生,互动的减少,导致了导师对研究生传播知识的减少,进而是的师生关系出现异化的现象。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对师生之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解,发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师生的关系总体来说比较融洽,有利于研究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毕鹤霞.研究生师生关系探讨[J].中国研究生,2006,(4).
[2] 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
[3] FREIRE P.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11,(4).
[4] 熊娜.JDC模型下硕士层级的师生关系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
[5] 朱莉.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