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花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的粮食生产也需要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劣粮食的产量并没有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而增长。就以黑龙江来说,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要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大豆的病虫害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止措施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要让粮食产量增加,已经是农业科学研究人员与农民倍加关注的问题。粮食的产量在环境的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下而有所下调,我们需要从其他方面着手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因此防治病虫害的技术需要不断地提升[1]。大豆是我国主要豆类之一,,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的病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分类,列举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 常见的大豆病虫害分类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品种,其产量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病虫害的威胁越发的严重,使得大豆产量一直得不到增加还有所下滑。部分地区的病虫害率高达5 %到10 %,使大豆产量损失达到4 %到15 %。据统计,大豆主要病虫害种类有二十多种,主要包括:大豆根腐病、褐纹病、大豆霜霉病、孢囊线虫病、大豆灰斑病、细菌斑点病、菌核病、轮纹病、灰星病、细菌叶烧病等,这些病害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中孢囊线虫病的病害程度更是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大豆的虫害分类大约有三十多种,其主要的虫害有潜根蝇、大豆食心虫、白边地老虎等地下虫害,另外还有特定年份会出现的蚜虫、二条叶甲普遍发生,幼虫成虫的危害都有日益加重的趋势[3]。
2 大豆常见病虫害发病特征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每年6月下旬开始发病,七月八月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严重时叶班布满叶面,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因为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大豆菌核病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呈现不规则形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大豆根蛆又叫根潜蝇,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造成根部腐烂豆苗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发生一代。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线虫的卵和少数的幼虫以包囊在土壤里或者在寄主根茬内越冬。使大豆的生育停止,结荚减少甚至是不结荚,严重时造成大豆全株枯死。
3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豆病虫害预防是大豆种植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以预防为主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一般来讲,大豆病虫害在防治方法上主要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注重栽培管理四大方面。农业防治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再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化学防治,是普遍治理粮食病虫害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程度。生物防治,是环保有效的治理方法,能够打破大豆病虫害的防止瓶颈。在管理栽培上,从播种、施肥以及中耕三方面入手,使产量增加。大豆种植采用的防止措施要因地制宜,同时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要有相对应的方式才行。
3.1 常见的大豆田间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大豆根腐病防治时,使用农业防治。建议合理地轮作,尽量避免重迎茬。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和植株通透性是防治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的大豆种衣剂拌种。大豆霜霉病农业防治可以选用抗病品种,针对该菌卵可在病茎叶残留在土壤中越冬,提倡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中耕除草,将病柱残体清除田外销毁以减少菌源,排出积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去除被侵染的病苗。大豆潜根蝇的农业防治,大豆田秋季深中耙茬。深翻可降低成虫的羽化率,秋耙茬能把越冬蛹露出地表,经过冬季低温干旱,使蛹死亡。适当的合理轮作,也可以减轻危害。化学防治可以采用甲基异硫磷水溶性颗粒,于播种时撒在沟内,湿土效果好于干土,中性土碱性土效果好。
3.2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要从改良土壤、防病治虫、促进生育三个方面,分清主次、对症下药、综合治理。首先要合理轮作,实施秋翻整地,选地首先要宏观调控,减少重迎茬的面积。选用自身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良种,在同一地块上年际间尽量调换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增施农肥,用好化肥。在缺素地段应用养分含量相等的多元素复合肥,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的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田间病残体,勿多使用氮肥,可减轻发病率。在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调控好化学药剂的使用。科学的应用栽培手段,将大豆病虫害的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4 结语
要想提高大豆田间的产量,一定要科学的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现阶段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给农业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很多农民对于大豆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观念淡薄。随着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完善以及推广,大豆田间病虫害的治理将会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松.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2.
[2]巩存来.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农业,2013.
[3]孙少龙,王智英.大豆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