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叔亮
高等教育现代化:条件、维度与路径**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13JZDW004)阶段性成果。
●曹叔亮
摘要:高等教育现代化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高教管理体制现代化与综合教育体系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包含以下三个维度:高等教育组织现代化、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参与者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可以选择以下三种路径:内生型发展模式、外推型发展模式与综合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条件;维度;路径
曹叔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即“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已经提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与改革措施。[2][3][4]本文探讨了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具备的三个主要条件,从组织、制度与人的现代化三个维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现代化,并阐释了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三种路径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在满足某些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成功,高等教育亦不例外。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条件,其中区域经济社会的现代化、高教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与综合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尤为重要。
(一)区域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前提条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社会各方面的现代化都会对它提出相应的现代化要求,而且其现代化本身就是社会现代化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5]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以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使高等教育自身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6]社会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也必须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但是,对于较大面积的国家来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区域经济的逐渐一体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每万人口在校普通大学生数是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态势的一个核心指标,在我国该指标较高的省份多为经济发达和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份,而该指标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个别经济发达但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省份。[7]因此,根据我国国情,率先在东部发达地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协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二)高教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按照当前我国“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格局,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确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遵循高等教育系统内在发展的逻辑,要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优化组合和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8]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来看,创新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两级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参与办学、加强中外合作交流等问题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实现高教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必须创新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化认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转变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监控转变;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扩大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协同发展东西部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参与办学的吸引力,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经验。
(三)综合教育体系的现代化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子系统,高等教育作为整体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发展规律,没有整个教育体系现代化的支持,很难想象高等教育的独自现代化,因此,综合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纵向上看,综合教育体系大致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为基础,否则高等教育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缺少坚实的底部根基。从横向上看,综合教育体系大致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支持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现代化都离不开综合教育体系的支撑,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鱼水关系。因此,保证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的均衡发展,尽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力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才能为不同形式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平台,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个性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民主化、特色化、社会化、普及化、绩效化等是其基本特征。[9]事实上,上述特征都涉及高等教育的三个要素即组织、制度与人,因此,笔者分别从高等教育组织、高等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参与者三个维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现代化。
(一)高等教育组织的现代化
组织结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载体,有效的组织结构影响着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决定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效度和程度。当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基本仿照科层制的体系,而管理科层制组织结构的某些特点并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时反而会阻碍其发展,日趋严重的高校行政化现象就是其中一例。另外,作为高校基本单元的学科及其相关分类制度也对高校的组织结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高校的院系分类及其机构设置是最为明显的特征。知识领域的边界以及院系结构给自由的学术交往带来了障碍,大学内部的学者们倘若从事跨学科的研究常常会因为脱离了所在院系而丧失其归属感。[10]面临上述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主要实施者的高校必须清除组织结构上的障碍,才能担负起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依据组织发展与变革理论,高校组织结构改革必须打破现有的僵化、呆板状态,在弱化官僚科层制与学科分类制度的前提下,向扁平化、虚拟化、无边界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校组织体系,建立遵循教师为本、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校管理机构,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高级人才成长的重要阵地”。[11]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为现代大学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铺平组织结构的道路。
(二)高等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制度设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制度创新可以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步伐,合理的制度可以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事业结构合理、系统完善与促进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其核心是高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的现代化。[12]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制度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求,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高等学校的视角来看,在高校外部,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需要处理好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内部,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顺畅的运行机制,需要处理好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问题,有效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监控;另一方面,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高校决策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需要综合改革方能见成效,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提供制度性保障。
(三)高等教育参与者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到底,经济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因此,追求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人的现代化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的,而且是衡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标准。[13]高等教育的主体、对象等所有参与者都是人,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高等教育参与者的现代化,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使高等教育参与者实现现代化。人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人具有价值追求的本性,人具有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本性,人具有把自我当作“主体”的本性。[14]这一观点至少包含了三点涵义:人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人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始于人又复于人的无止境的过程。
高等教育参与者即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的教育者、被教育者与管理者的现代化,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正如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一样,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现代化”。[15]高等教育参与者的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最高准则,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以人为本要求高等教育实现自主化、多元化和人性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乃至现代化必须尊重高等教育参与者的主体性,必须坚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放性,必须鼓励高等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一般认为,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先发内生型模式与后发外生型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一般属于先发内生型模式,而其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则属于后发外生型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近现代化皆属于后者。上述分类依据是同时按照时间和动力两方面标准界定的,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仅以发展动力为依据,从高等教育系统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模式,我们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三种发展模式:内生型发展模式、外推型发展模式与综合型发展模式。笔者从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周期与局限性等方面对三种模式进行比较阐释。
(一)内生型发展模式
内生型发展模式是指高等教育基于系统内部孕育的教育生产力而达到现代化状态的发展路径。其主要特征如下:1.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主要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政府、社会等主体起辅助作用;2.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源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通过内部孕育的教育生产力逐渐实现现代化;3.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国家主义的特征不太明显,以培养市民社会优秀人才为主;4.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一般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自然演进主义),很少会出现激烈的改革冲突;5.高等教育的发展周期较长、较慢,有时会持续数十年或上百年;6.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系统自身力量的限制,难以形成统一的格局和框架体系。内生型发展模式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漫长的自然演进形成适合于本国或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高等教育体系,非官方的教育权威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外推型发展模式
外推型发展模式是指高等教育借助系统外部给予的强制推动力而达到现代化状态的发展路径。其主要特征如下:1.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主要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政府或社会,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起配合作用;2.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源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通过系统外部给予的强制推动力快速实现现代化;3.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特征,以培养国家急需的优秀人才为主;4.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一般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建构理性主义),时常会出现激烈的改革冲突;5.高等教育的发展周期较短、较快,在政府规划的短时期内即可实现现代化;6.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系统外部力量的影响,容易导致教育系统的僵化和刻板的管理制度体系,有时会违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外推型发展模式有利于加快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整齐划一的高等教育格局和制度体系,来自官方的教育权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三)综合型发展模式
综合型发展模式是由内生型发展模式与外推型发展模式交叉综合而来,二者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其主要特征融合了二者的主要特点,并能够有效克服二者的局限性。通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产生的张力集齐高等教育发展各类主体的综合力量,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动力与外部推力结合起来,通过有规划的顶层设计制定发展目标,综合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形成既能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又能保持高等教育灵活性、多样性、积极性的发展局面,逐渐分步骤、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地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型发展模式
必须协调政府、社会、高校及个人等高等教育参与者的利益诉求,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以利益关系为中心建立适当的任务分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承担机制与绩效评价机制等。要建设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在政府、高等学校、社会以及个体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有效关系。[16]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解决的问题。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重视社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参与,必须注重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和提高,必须突出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17]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高教管理体制现代化及综合教育体系现代化等为前提条件才能顺利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围绕高等教育组织、高等教育制度及高等教育参与者的现代化逐步实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规模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投入指标、观念指标等。[18]如果上述指标可以完全准确地描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现代化则是一个浩大的、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齐心协力才能完成。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也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要求在思想观念、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19]无论是内生型发展模式,还是外生型发展模式,都无法单独完成这个繁复的系统工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依靠综合型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实施和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19]瞿振元.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理论先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2]北京市教委高教处.深入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加快北京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
[3][11][17]《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研究》课题组.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框架及其指标的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4]丁晓昌.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5]卢勃.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传统问题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2).
[6]陈泽龙,罗海丰.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7]龚放.“顶层设计”、“基层创新”与“中层担纲”——试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担当[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8]黎军,刘广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微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9]张安富.“十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10]俞冰,刘标,许庆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危机与消解[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5).
[12]陆俊杰.试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法治路向[J].教育学术月刊,2008,(3).
[13]蔡雨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体价值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4]姜文,黎明.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反思教育的功能[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5]孙义清.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表征与发展趋势[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6).
[16]朱益明.确立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的理论依据[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3).
[18]刘智运.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责任编辑:刘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