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高校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实效性探索

2015-03-31 12:55江苏宿迁学院唐献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思想

江苏宿迁学院 唐献玲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来应用技术高校的兴起,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的实践性、专业性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需求。随着网络普及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应运而生。应用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需要主动适应网络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以宿迁学院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相继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用简称)四门网络课程,现已成为思政课辅助教学的重要形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服务,建设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每天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相关模块内容,资源共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课件、教案、案例、图片、视频、测验等丰富的资源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大学生可以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选择学习,也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避免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上课人数众多而转移。如在“基础课”网络课程中,每天大学生把他们对“观天下”的新闻与感受在讨论区交流,在讨论中明辩是非,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2.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手段展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平台,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在网络上精简展示,学生就可以打开电脑或手机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地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得到提升。知识点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反复查看理解,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多次接受知识。如在网络课程测试模块,学生可以通过测试题,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促进主导与主体的双边互动。络课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主动的学习为主、以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主,降低了在课堂学习的紧张程度和大课人多的时空弊端。思政课教师整体与分模块布置所带班级的作业,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分时间段网络值班也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学习上的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提问,相互解答,相互交流,从而主导与主体双边活动,动态的思想碰撞可以给师生更多的思考与收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实践运行状态

以宿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辅助教学为例,2012年宿迁学院启动网络课程立项建设工作以来,网络课程建设逐渐完善效果良好。

1.思政课网络课程板块信息相对比较完整。网络课程建设通过思政部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分章节、分主题、分模块,准备网络课程所需要资源,随后教研室汇总所有资料后,相关资料集中或分时段上传至网络课程。每门思政课网络课程建设都有相应的教学概况(师资队伍)、学习说明、本期工作、助学模块、分类资源几个大项。分类资源中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件与教案、习题、讨论题、教学案例、参考资料、习题库等。每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意义等进行整体介绍,强调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每门课程的教学课件与教案网络中都有针对学生的相应材料提供,其中以PowerPoint 形式的各章节的电子课件与相应的电子教案、上课视屏等很受学生欢迎。网络自测测试题目主要为单选题,根据实体教学进度周次显示,学生做完后实时显示得分情况。

2.思政课网络课程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宿迁学院的“基础”、“概论”“原理”等课程已经属于院级精品课程且通过网络检查验收,相应地网络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在整体模块较为完整的网络平台中,其助学模块中包含公告、作业、讨论、答疑、文件、交流、考试、参考资料、习题库等板块,学生参与和使用率最高。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各有侧重,“基础”课主要侧重专题式教学,“概论”课主要侧重案例式教学,“纲要”课主要侧重问题式教学,“原理”课主要侧重启发式教学。现在网络课程作业栏目中,四门网络课程分统一布置网络作业和分教师模块布置作业结合,必做与选做结合。联系热点问题,网络必答题目与课堂上课课程同步,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思考。如“中国梦”这一主题的作业,“原理”课“中国梦—我的梦”,设置提交时间段内共有1558 名学生完成网络提交。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谈谈对“中国梦”的认识,在设置时间段范围内共有1413 名学生完成网络作业提交。很多有想法的学生通过网络作业体现出来。

3.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网络课程实现大众化。大学生在网络便捷化时代,对网络课程的参与面比较广,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如以学期的期中前后为时间界限,在每年级约3000 名同学中,参与“原理”课程网络学习的学生已经有2065 人;“纲要”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已经有2366 人,参与“概论”课程网络学习的学生已经有1665 人。“原理”课网络交流的帖子有220 多个,“概论”课有170 多个,“纲要”课中有200 多个;在“答疑”中,“原理”课有50 多个,“纲要”课有60 多个。参与“原理”课程网络学习系统自动积分较高的有315 分,“纲要” 课的有367 分,“概论”课的有339 分,“基础”课的有320 分。大学生参与网络学习与讨论内容很广泛,有当下的热点问题,有学生的疑难问题,有课程中不解的问题,有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有学生对自己人生的困惑等。网络课程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大众化打开方便之门,大大活跃了大学生的思想。同时,思政课的网络课程也承担全校大学生时政知识竞赛、大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竞赛等网络化考试的任务,大一到大四都有很多学生积极参与,思政网络知识竞赛参与面广又节省人力财力。

4.思政课网络课程运行逐步规范化。思政课网络课程经过三年多的运行逐步规范化。其一,通过较专业的讲解与培训,师生已经较熟悉网络课程。每个学生以学号为基本登录账号,思政课教师有统一账号登陆,在计算机老师的专业讲解下,熟悉网络课程流程。其二,网络课程对学生登录参与情况的认定客观公正。系统根据学生登录思政课网络课程的次数与发帖情况,记录其网络积分并显示其相应的等级,如状元、蓝秀才、白童生等,学生自己能很明确登录参与思政课程的情况。其三,思政部已经制定相关的网络课程学习要求与奖励办法。思政部要求每位同学每周最低登陆一次思政课网络课程,每周网络测试题的成绩公示。网络课程参与活跃的同学自愿申请“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学习加分申请表”和“思政课百名网络学习积极分子”。同时思政教研室制定详细的网络课程值班表。17位青年教师分时段在网络课程中值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批改网络作业、回答学生的网络疑问与参与网络课程讨论等。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进一步发展的探索

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思政课网络课程需要进一步探索推进的措施。

1.思政课网络课程更新与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网络课程以其便捷性、信息量大等特点提供学习交流的有效平台。它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增强了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符合应用技术高校发展的导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的后续发展和内容及时更新是网络教学的生命力与吸引力所在。应用技术高校由于条件有限,教师电脑的配置有限性,教学案例更新、新信息的发布、系统的稳定性等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对应用技术高校作用的发挥还有更多的空间,提高网络课程设计吸引力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吸引大学生进一步认可主流价值导向,让大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的更新,可以作进一步探索。

2.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的引领作用。思政课网络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引导。教师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要转变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组建信息库,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由此,思政课教师对网络实际操作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WEB界面上能熟练操作、开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网络教学设计、开发与链接相关主题视频等能力有待提升;教师的组织管理、责任心与敬业精神有待提升;教师参与网络答疑能力与及时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网络课程监控运行机制和激励措施。在网络化新时代,让学生主动积极愿意参与思政课的网络学习与互动,需要相关的措施保障。目前思政网络课程虽有相关的监控与激励措施,但学生参与度还有空间,思政课教师的付出有明显差别。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学习监控和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参与网络学习更加全面、公平、科学的评价。对积极参与网络课程有想法有见解的同学可以加大激励措施,对网络课程贡献大的老师在教学业绩评价、职称评审、教学项目研究、教学工作量认定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制度完善利于鼓励师生在网络课程中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不断创新。

4.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及时吸纳新的信息技术。随着各高校对网络课程的逐步重视,网上学习资料与教程很丰富,各个高校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网络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高校间打破壁垒,加强交流合作,达成优势资源共享。2012年6月宿迁学院思政部曾在系部主任的带领下,各课程组负责人赶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其网络课程建设,收获很多。宿迁学院思政部也曾接受兄弟院校来校交流。目前有的高校思政课已实现考生无纸化办公的网络期末考试,如何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完善,需要商讨;如何在网络课程中及时加入新的信息技术,如将MOOC 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与微博微信结合,需要探索。网络课程建设中及时更新思想、更新内容、打破校内系统平台实现网络共享共建,实现思政课教育的大规模化、开放性和社会性,为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服务,为培养更多应用技能型人才服务。

[1]项 明.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解决措施[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彭亚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在MOOCs视野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刘 婷.MOOC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课程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2015

[4]吴珊珊.高校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5

[5]陈鹤松.新升格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初探[J].广西教育,201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