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招生就业处 段 兵 李政敏 张顺军
2015年高校各类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相比2014年727万毕业生增长了22万人。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加与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构成对就业的双向挤压,使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成为党和政府需要应对的严峻课题。就业难题不是孤立问题,解决好亦不能仅靠社会个体之力实现,破解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将其置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运用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视角对其审视,探寻破解的思路和策略。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社会发展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基于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定位,人以劳动的方式确立自己,证实自身的价值,基于此,“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劳动的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劳动权成为人的首要权利,一方面通过劳动从社会中获取个体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劳动体现着着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证实着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为社会个体提供充分的劳动机会以及能使个体能力、潜能、专长得以充分释放的劳动岗位与平台。这样,人的劳动能力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互动、互促、互进的一体过程,社会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的过程。作为人的劳动能力培养机制——教育,以及依托其社会配套机制和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终极目标,即适合、促成人的能力提升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契合。
社会个体(劳动者)与社会提供的劳动机会、劳动岗位的结合过程,就是就业。人类所诉求的理想就业状态无疑是:个体的兴趣、特长,以及受教育专业与社会提供的劳动岗位所容载的劳动内容的有机结合,是个体潜力得以充分发掘,能力得以充分释放,价值得以确证,实现好业、乐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就业、劳动、工作要经历一个由谋生手段到能力发展,再到全面实现本质的过程,也就是由“人的片面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而社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是实现着人的发展。
当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重要转型阶段,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等不同层次新的要求,我们高等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人才培养的定位相对滞后,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尤以法科为代表的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最为突出。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以往多数理论和实践研究者,更多是拘于就业本身(即高等受教育者与社会岗位的结合)的审视与探究,这样对问题的认识与相应对策思路,始终跳不出对应社会人才需求,而以高校为对策受动者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多途径综合能力提升及提供就业引导和服务的应对层面。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也就是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而存在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响应迟滞。”这一分析,准确地指出了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原因,突破了就业问题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常规思维模式和视角,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置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结构整体上去审视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视探,就业问题实质上不仅是人本身的塑造问题,不是个人去适应和依附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是个体劳动能力的社会塑造、提高与社会转型发展相适应、契合和共进的问题。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作为承载人的劳动能力提升的社会塑造主体——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层次之间的矛盾。
人的劳动能力的塑造与社会发展对人劳动能力的要求之间的有机连接中介,就是社会劳动能力培养体制机制及其外化载体组织(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及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机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人的劳动能力的提升与定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组成部分,要求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最终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根本意义上就是要适应社会与人的发展的需要。正如杜玉波副部长所指出的,当前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是制约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结合的主要原因。拘于传统的评价指标,许多高校为了自身招生及发展需要,追求短期和局部效益,在高校建设上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专业设置陈旧雷同,盲目追求博士、硕士点的设置、论文发表数、国家级课题数,放弃了原有的专业性、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由于这些高校办校办学定位缺乏科学性,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特征模糊,封闭化的办学,造成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的脱节,最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进行深层次改革,从而适应和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破解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势在必然。
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变革落后的社会体制机制,实现制度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根本就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每一次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成员的现实需求,为了促成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明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分层,有效化解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促进就业,保障社会成员的劳动和权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具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整体布局来说,要对各类高等教育进行合理、科学的定位,做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定发展本科教育,从严要求研究生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本科教育,培养多规格和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并培养一定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并保持规模上的稳定。
社会发展尚未形成适应人、贴合人的劳动就业发展机制,那么就需要人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作为类存在的人的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势必要以牺牲社会个体劳动自由意向的权利,就业必须以适当的为生存之手段,服务社会之发展的形态而现实存在,这种现实存在实际是为历史进程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而奠基。基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人的可塑性,在高校人才培养层面,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接,以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更新、变革、创新人才实用能力素养的培养和塑造,这样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突破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定位。
基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和趋势,应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紧缺,高等教育在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上,除了配合宏观社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探索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和方式外,同时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实现就业难题破解上的短期效应。也就是通过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调整大学毕业生求职定位,缩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周期,提升初次就业率。
其实,在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受滞后观念束缚、事务能力欠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延长其就业周期。基于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上,这些方面是当前高校应对就业难题应该积极应对的。首先,高校应通过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就业信心,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分析自身,摆脱“精英”意识,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树立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指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分流”意识,跳出一线城市“围城”求职观念思维定势,摆脱择业功利化,职业认知不准确,将就业重心向人才需求量相对比较大的二三线城市转移,积极投身西部,扎根基层,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基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实务、实践能力的综合要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应通过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形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快速结合与运用;通过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尽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生面向社会,求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高校应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就业服务机制,建立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高校应通过校友等社会资源,建立社会网络体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积极采用现代电子网络媒介,开发和建立就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就业信息服务快捷化、迅速化和广覆盖化;积极开展就业咨询和辅导,帮助毕业生获取有效就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舒缓就业压力,理性择业,从而提高毕业生求职成功率。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N].中国教育报,2014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