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瑜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理念及策略探究
——以文化自觉与跨文化沟通为视角
谭 瑜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是高校跨文化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构建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体系应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入学习与反思,充分运用本土跨文化相关学术思想与理论,从根本上加强文化自信,真正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同时兼顾外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及外国社会文化因素的习得。通过对多种实践方式方法的有机整合,实现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跨文化能力培训;高校学生;中华民族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沟通日渐复杂、多样,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在十二五教育改革规划中提出要鼓励和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跨文化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国内各所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逐渐加大了对在校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途径来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但就目前来讲,中国高校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尚不理想,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那么,高校跨文化能力培训的目标是什么?具备良好跨文化能力的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在我国高校实施跨文化培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如何通过一系列有效、合理的途径和措施来实现既定的跨文化培训目标,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解答,将直接影响我国高校跨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建设水平和整体学生质量。
进行跨文化培训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受训者提高跨文化能力,使其能够获得在跨文化情境或是新的文化环境下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跨文化能力培训即要帮助受训者形成这种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商讨文化意蕴、辨析文化身份,有效而得体的进行交际的能力。”[1]就目前我国有关跨文化培训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以企业管理人员、外派人员等人群为主要受训对象进行培训设计与实施办法。而针对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的研究尚不多见,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在理论基础上,现有相关研究多采用西方学者已构筑出的一些较为成熟的跨文化交际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包括贝内特等人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发展模式[2],陈国明与斯塔罗斯塔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三方面建构的跨文化交际模型[3],拜拉姆提出的以“批判性文化意识”为核心的跨文化学习模型[4]以及贝瑞等人提出的跨文化适应双维度及涵化策略[5]等。这些理论采用不同视角、各有侧重,并通过了多次实证检验,从跨文化知识储备、跨文化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以及跨文化技能习得等方面为跨文化培训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有效的理论指导。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基于这些理论构建和实施的跨文化培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学生开展的跨文化能力培训,在理论上主要依托西方跨文化相关理论,在内容设置上以外语语言培训及异国文化概况介绍为主,实践方式方法虽然多样,但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入探讨和学习重视不够。总体培训周期短、力度小,实际培训效果欠佳。在笔者访谈的数位学生中有一多半都认为,他们在校期间所接受的跨文化能力系统培训不够,且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也没有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虽然基础语言能力及文化知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更顺利的跨文化适应,但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接触、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仍常常为“该说什么合适”、“有什么值得谈论的话题”、“到底为什么在某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发生不快”、“对自身文化了解不够,羞于表达”等问题而烦恼。可见,对自身文化认识与思考的欠缺以及因此导致的文化自信低下的问题,因缺乏跨文化知识与敏感性而无法对跨文化冲突进行准确归因等问题是阻碍高校学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设计与实践中应该纳入和重视的重要内容。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厘清和解决。
(一)对培训范畴的认识存在偏差,培训方式方法零散
当提到“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时,目前一个较为普遍的观念就是认为其主要是指外语语言能力培训和外国基本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尤其是针对即将出国的学生群体而设计,且往往以短期性、集中性为特征。显然,这种对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的认识观念太过狭窄,是不准确的。
从实践上看,目前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是比较多样的。例如,高校设置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概论等专业课程,旨在介绍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及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一系列模拟训练和实践体验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态度,提高跨文化敏感性,获得在跨文化情境下进行有效交际所必需的技能。这类课程一般为每周一次的学期选修课程,实际教学中多以理论介绍及案例分析为主,由于学时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跨文化模拟训练和与外国人交往的实践体验实际较少,在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技能的提高上成效有限;其次,部分高校也鼓励在学科基础课程中融入跨文化因素,旨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跨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但由于课程内容多、任务重,对教师的跨文化水平要求高,这类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能涉及到比较浅显或是概述性的文化层面知识;另外,很多高校也开展短期和集中式的外语语言培训,而这类培训往往针对的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准备出国留学的部分学生,内容侧重外语能力集训和概述性文化介绍,无法进行系统性的跨文化交际训练;此外高校还有其他一些诸如举办跨文化讲座和留学交流会等方式,一般为自愿参加的、互动式跨文化学习。
可以看到这些方式方法在目标上整体一致、多有重合,大多都涉及到了对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跨文化能力核心因素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比较零散,倾向于“各自为政”、互无关联,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互补互促的内在逻辑联系。那么,这些方式方法是不是该归属于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的范畴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些方式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采取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方法或是在使用多种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忽视他们之间的联系,都无法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只有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避短就长,才可能实现整体培训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构建完整高校跨文化能力培训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中华民族文化在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内容中的缺失
我国高校的跨文化能力培训的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大多注意到了跨文化知识储备、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目标设定是比较全面且准确的。但在实际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外语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及外国文化的系统性介绍。而有关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结构因素的系统性学习、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往往只在与外国文化进行对比,如案例分析时才会概述性的提到零星的几点。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实施跨文化能力培训的实践环节中,实际是基于一个前提和假设,那就是参与培训的高校学生已经对本国传统文化具备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在跨文化情境下对其进行描述阐释、讨论分享和科学分析。然后,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下,这一假设是不实,或者说至少是存疑的。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教育体制上一方面强调外国文化,尤其是外国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保证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必要的沟通能力。但另一方面,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审视反思,使得整个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对学习中华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都存在欠缺。很多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仅止于皮毛,尤其到大学阶段在学科分化进一步细化后,甚至对经典的国学典籍或主要学说都不甚熟悉或者阅读困难,没有自己的思考和领悟,无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更谈不上要用外语表述它并在跨文化情境中就此展开讨论、分享和文化传播。
跨文化知识的储备不仅应包括对目标他文化的学习,还应包括对母文化的深刻了解;提高跨文化敏感性同样需要个体对自身所属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忽视中华民族文化学习而设计和实施的跨文化培训缺少根本的立足点,是不完整和不可靠的。
(三)本土跨文化相关学术思想与观点在培训中的运用不足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是对自身所属文化的深层反思和科学分析。中国古代先贤诸如孔子提倡的“仁爱之心”、“和而不同”、“有教无类”等教育观念即体现出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在对待其他文化、民族的态度上容忍、尊重、追求互利发展的特点。辜鸿铭先生在其《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将中国人与美、英、德、法国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人具备博大、深刻、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东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及矛盾[6]。费孝通先生在深入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及民族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差序格局”“文化自觉”等概念,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应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以加强个体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同时,他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亦体现了求同存异、宽容平等、互相欣赏、追求和谐的跨文化态度[7]。此外,黄光国[8]、孙隆基[9]、翟学伟[10]等学者对于我国社会文化结构及国人性格、面子观念、跨文化能力等深层文化因素的阐释也同样能够为我们深入了解和反思民族文化特征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然而,这些优秀的本土跨文化思想却在现有的跨文化培训中鲜少涉及。
这些本土观点与学术思想从语言、内容到表述,相较于西方跨文化理论,都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认知风格,因此更容易引起中国学生的共鸣和理解,在跨文化能力培训中合理运用这些传统文化及相关理论能够有效地提高受训学生的批判性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丰富跨文化知识储备。同时,如何在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参考西方相关理论进行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跨文化交际培训理论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高校跨文化能力培训起步较晚,其培训理念一直不够完善或不太清晰。一般都是以能够考试出国为基本目标理念。所以,学生拼英语应考和基本生活交流为目的参与短期培训,其结果是大多数这样出去的学生在国外遇到学业上的困难、异国就业和生活更是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这与培训机构和现代教育机构以及被培训个人在跨文化教育培训的理念不清晰和不完善不无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跨文化能力培训理念予以拓展。
(一)明确培训目标,实现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可持续发展
要针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能力培训,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培训目标有清晰的认识。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是高校跨文化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的,且愿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做出贡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全球化公民。具备良好跨文化能力的中国大学生应该:(1)具备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欣赏、相互有利的基本跨文化态度;(2)熟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能用目标外语对其进行阐释、分析和讨论;(3)在跨文化情境下坚持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和文化传播;(4)具备基本的目标外语表达能力、他文化背景知识和交际技能。
短期的外语集训、有关他文化的介绍和文化差异的信息资料以及一些跨文化交流技巧的培训项目,如果操作得当,对即将进入新社会文化环境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个体往往能够起到较显著的辅导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达到上述目标,仅重视或采用这一单一培训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个体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跨文化学习亦是如此。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逐渐深入和拓宽的过程,相应的,跨文化能力培训也应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当中,自成体系。
(二)厘清培训中“跨文化”的概念范畴,设置培训内容标准
讲跨文化能力的培训,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跨文化,哪些交往和沟通属于跨文化的范畴,才能据此设计科学、完整的培训内容。来自不同国家的群体及个人之间的交往必然属于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类别,由于显著的语言差异及较大的文化距离,这种跨文化情境下的接触与交往相对更容易产生冲突或问题,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关注,我们如今谈到跨文化沟通及其能力的培养时,往往默认的就是这种类型,相应的跨文化培训亦多以此观念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实践,在培训中重视外语能力的提高、外国文化的概况介绍以及跨文化模拟训练。
但事实上,我们应同时认识到亚文化群体的存在和重要性。跨文化敏感性的提高不一定非要在与来自不同国家、使用不同语系的个体间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才能得到锻炼。同一个体因具体划分标准不同可能同时拥有多重文化身份,并在不同的社会场合和交往情境下以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身份为标准进行思考和采取行动,实现与其他拥有多种文化身份的个体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譬如,以不同年龄、社会阶层、性别、社会机构等为划分标准所形成的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一套独特风格、符号系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身份认同观念,从而形成多样化的亚文化。[11]
显然,亚文化群体及其个体间的交往同样可以也应该被视为跨文化沟通的范畴,而且这类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更为频繁和常见。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即使是出于同一校园的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往往属于跨(亚)文化沟通的范畴。而无论是跨(国)间的跨文化沟通还是亚文化群体间的跨文化沟通,要实现和谐、良好的跨文化沟通结果,都需要个体辨别各自(亚)文化之间的差异,建构自我反省式的观点,需要遵循多元并存、求同存异,追求和谐,平等相待、和平共处的协作原则,坚持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惠互利的基本跨文化态度,才可能实现和谐、良好的跨文化沟通结果。
(三)坚持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是提升跨文化能力的本质基础
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也在其研究中发现,文化群体及其个体成员对自身母文化越是了解,对维护和保持自身传统文化越是自信,他们在与其他文化群体及其个体成员间的互动、交往中就更倾向于积极和主动,从而更易获得较好的跨文化适应结果[12]。同时,由于长期身处其中,潜移默化,个体往往对影响自身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的深层文化因素习而不察。“三省吾身”是我国传统儒学中提倡的教育观念。对自身所属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和领悟同样需要这种反省、反思的精神。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真正认识和理解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同时也是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相反,对自身所属文化认识的欠缺,易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下缺乏文化自信,不仅无法有效地与对方就双方文化这一非常有价值的话题展开对话交流,且在处理跨文化冲突或问题时,难以对自身行为、态度从理论层面上做出及时、合理、客观的分析和阐释,无法形成真正的文化自觉意识,在进行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中缺乏有效参照物,进而容易导致跨文化沟通的低效,甚至是失败。可以说,没有一定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的个体在跨文化情境中将很难实现积极、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活动。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训,需要有的放矢,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并进。针对上述几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培训策略建议。
(一)培训目标与内容统一,多种方式方法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科学的跨文化能力培训体系
对我国高校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训,首先必须保证设定的培训目标正确,且实际培训内容完整、与之保持一致。笔者认为,在培训实践过程中,应以专门的跨文化培训课程及训练为依托,向外辐射,结合其他多种实践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科学、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中华民族文化深析、外国文化对比分析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以及真实体验等多种途径,从跨文化知识储备、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敏感性提高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习得等方面对高校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
(二)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学习在跨文化培训中的比重,巩固民族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呈现出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中华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在多元文化形态的相互接触、沟通和交融中得到绵延不断的发展,其必然具有一股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特点。[13]其中诸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和位育”等优秀思想,与现有西方跨文化理论中提倡的尊重文化差异、互相理解、互相有利的跨文化态度相呼应,对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跨文化能力培训的过程中重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探讨、审视和分析是帮助受训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中实现积极、有度、高效的交际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在批判性创新和对外传播中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文化。
据此,笔者认为,在培训实践过程中,应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与反思为核心切入点,在外语语言训练中,锻炼受训学生用外语清晰表述和分析相关文化内容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模拟训练中加大以文化交流、分享与传播为主题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文化认识的同时,进行文化差异的对比与体验;在跨文化案例分析中加大对有关中国文化观念的系统性阐释与分析。
(三)将跨(亚)文化沟通的内容纳入培训设计与实践中,拓宽训练途径,在更宽泛的范围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态度与敏感性
在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中纳入亚文化间沟通的内容,其好处在于:首先,让受训学生对跨文化沟通的概念了解更为全面、完整,思想更为开放、客观;其次,不同亚文化群体间的接触和交际体验,同样可以帮助受训者培养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能够有效的扩充跨文化培训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减少因客观条件限制而导致与外国人之间的接触和沟通训练不够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跨(亚)文化间的交际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关注、分析和探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意识的对不同民族群体及其个体间的交往和沟通过程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加深受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及自身所属民族文化的认识,在多次的审视、反思和对比的过程中,对原本习以为常、习而不察的深层文化因素提高自觉意识和分析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为参与文化距离更大的文化间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四)在培训实践中提炼经验,积极构建本土跨文化能力培训理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构建本土跨文化能力培训理论是发展和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跨文化培训体系、实现我国跨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项重要、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提炼经验,进行理论探索,并在学术层面加大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该强调的是,本土跨文化能力培训理论的构建不应是简单的在现有西方跨文化培训理论框架下加入本土文化观点。而应以本土跨文化学术思想与观点为根基,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核心,以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习惯为标准,同时参考西方跨文化相关理论中有益的因素,通过理论假设、实践检验和反复验证,形成一套真正适合我国文化环境与社会现实的跨文化培训理论及模式。
综上所述,在实施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训中,我们必须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及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与此同时,提高外语水平,使其能够用外语清晰的表达及分析相关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本土跨文化培训理论,结合运用西方跨文化相关理论,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对跨文化情境中的各类问题及冲突进行分析、总结和交流,以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基本跨文化态度,坚持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及文化传播,从而使受训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能力,成长为符合当前国际形势,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公民。
[1] 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88.
[2] Bennett,M.Becoming interculturally competent.In J.S.Wurzel(Ed.),Toward multiculturalism:A reade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ewton,MA:Intercultural Resource,2004.
[3] G.M.Chen & W.J.Starosta,“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nthesis”,in Communication Yearbook,19,1996:353-383.
[4] 拜拉姆(Byram,M.).从外语教育到跨文化公民教育:文集与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5] Berry J.W.,Poortinga Y.H.,Segall M.H.,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6]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7]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8]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76.
[12] 丹.兰迪斯,珍妮特.M.贝内特,米尔顿.J.贝内特.跨文化培训指南[M].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5-257.
[13]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33.
(责任编辑 王鉴/校对 王明娣)
On the Concept and Strategies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rainingAmong College Stud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wareness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N Y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Hubei,430074,PRC)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s a significant form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being long-term,systematic and sequential.To construct the intercultural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learning and reflecting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and fully utilizing local academic thoughts and theories abo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o as to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develop cultural awareness.Meanwhile,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the enhance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and the acquisition of socio-cultural elements in foreign countries.Only by integrating various methods of practice,can we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cultural training for college student,an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specialized knowledge who will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college students;Chinese national culture;cultural awareness;cultural confidence
2015-1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模式研究”(CIA130185)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受到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科研团队资助
谭瑜(1984—),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心理与教育、民族教育研究
G 645
A
1674-5779(2015)06-0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