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中的现状与对策

2015-03-31 04:29梅联合
绿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永胜县林业产业现阶段

梅联合

(云南省永胜县林业局,云南 永胜 674200)

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中的现状与对策

梅联合

(云南省永胜县林业局,云南 永胜 674200)

摘要:结合云南省永胜县的气候、地理概况等县情,介绍了永胜县现阶段总体林业产业发展及核桃、膏桐、桉树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瓶颈制约,提出了加快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云南省永胜县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阶段;永胜县;林业产业;问题

1引言

永胜县地处长江上游云南省的西北部、丽江中部,该县将林业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当前核桃、膏桐、桉树等主导林业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云南省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面临财政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发展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林业产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2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永胜县4950km2,下辖15个乡镇147个村委会,39.57万人,农业人口达到35.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人口大县、工业弱县和财政穷县。永胜县海拔相对高差高达2900m。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比较独特,分为高寒、中凉、中温和低热气候类型,境内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降水南少北多、高湿低干,从北到南、从高到低、从冬春到夏秋的水热分布模式是一种立体性气候。永胜县有10种土类、18种亚类、10种土属和57种耕作土种[1]。

作为云南省的重点林区县之一,永胜县的林业用地达到560多万亩占总量的75%还多,集体山林达到430多万亩,是农业耕地面积的11倍,森林覆盖率达到53%,活立木蓄积共1240m3。

云南省永胜县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县林业资源异常丰富,也决定了林业产业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年来,永胜县坚持“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了冷凉区域发展核桃产业,温凉区域发展桉树产业,干热区域发展膏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油橄榄、花椒、水果和林下药材业的特色发展路子,通过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创造了林业和林业生态产业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使得林业生态产业成为促农增收、带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云南省永胜县核桃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8万亩增长到2013年近94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0t、产值达到9800多万元,核桃产业可谓发展迅速、势头猛烈,目前已经有6个乡镇基地达到了种植8万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品种主要是永11号和朝阳1号[2]。该县种植膏桐21万多亩,有5个乡镇种植基地达到了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示范村达到13个,膏桐年产量近1800t、产值达到700多万元。全县种植桉树22万多亩,生产桉树油1300t,年产值将近8000万元[3]。种植油橄榄2万多亩,年产值5000多元。全县种植花椒5万多亩,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

3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几年来的积极努力,云南省永胜县林业产业已经为“绿色经济强县”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还存在发展比较滞后、支撑作用不够突出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1 存在的问题

(1)林业产业发展竞争力不够强大。目前林果产业的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仍然缺乏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的主导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林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够高,对全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象还很突出,以种植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支撑林业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4]。

(2)依靠林业产业谋生的林农增收难。林果产业的发展具有收益周期长、市场浮动大等特点,加上本县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特别是本地林农发展的林果产业过于分散,林农增收比较困难。

(3)个别地方出现了林业产业退化、林木无序采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3.2 原因分析

3.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社会各界对县情民情认识不够准确,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些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些人对本县林业发展的优势认识不够到位,认为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靠招商引资引进工业企业。

3.2.2 财政投入不足

永胜县是典型的财政穷县,2013年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对林果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对林农发展的扶持不够,直接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过于简陋,林农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够高涨,严重制约了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5]。

3.2.3 科技力量不足

现阶段永胜县科技队伍严重老化,科技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以及技能素质与林业发展极度不适应,各级对林业产业的科技投入与政策扶持不够,制约了科技力量的发展,导致核桃、桉树、膏桐等林业先进的培育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落后,科技含量不够高,不能适应现阶段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3.2.4 体制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集体林权确权等制度不断完善,但永胜县森林及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还不能与之相适应,如苗木生产经营等许可证的发放处于无序状态;森林采伐管理、投融资平台、森林保险、林地流转等方面的障碍比较多,管理不够规范,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及生态保护的效果;林业产业存储能力、流通服务、科技咨询平台等配套体系不够完善。

4永胜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永胜县各级要加大对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视程度,应充分利用永胜县独特的气候及地理优势,努力构建核桃、膏桐和桉树产业为主导,其他前景可观产业为辅的“梯形”产业格局,切实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6]。

4.2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办法,从资金、项目、信贷、税收等方面加快优惠扶持力度,快速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并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和惠农力度。

4.3 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永胜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科技队伍,加强科技指导,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4.4 建立健全林业产业体制机制

结合永胜县经济发展实际,尽快建立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一是成立林业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负责林业产业开发和经营的规划、组织、立项、招商引资等工作,规范产业活动避免重复投资,避免掠夺性开发和恶性竞争;二是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林权确权工作,走好自治化和集约化的路子,让利于民,切实保护好经营者合法权益[7];三是通过开展小额信贷、成立评估担保机构、监督机构等方式,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帮助林业产业经营者获得发展经营的启动资金;四是鼓励群众、集体、社会团体等参与营林造林,形成绿林护林与产业发展两相结合、两相促进的良好局面;五是按照“谁造谁拥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工商品林开发。

5结语

永胜县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支撑作用弱等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改变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扶持,加快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带动,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从而切实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惠民力度,促进林业产业更好更快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应陪.对永胜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云南林业,2009(2):42~43.

[2] 熊竹兰.永胜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9(3):91~94.

[3] 胡松桦.永胜县膏桐产业发展探讨[J].绿色科技,2012(2):17~19.

[4] 赵宏.永胜县林产业发展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83~84.

[5] 张斌.永胜县低效林改造现状及对策浅析[J].绿色科技,2014(4):173~175.

[6] 颜惠芬.永胜县林业科研成果简介[J].云南林业,1994(1):18.

[7] 谭云菊.念好“山”字经 做好“林”文章——云南省永胜县核桃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2011(4):34.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1-0127-02

作者简介:梅联合(1969—),男,云南永胜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收稿日期:2014-11-19

猜你喜欢
永胜县林业产业现阶段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
现阶段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