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杨光毅 ◇ 图/ 代君君
清水村新村全貌
这是一个特色高山种养业与乡村旅游业“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故事。
故事发生地在武隆县土坎镇清水村。故事主角是清水村600多户里的2300多位村民。
王庆丰当了十多年村党总支书记,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很清楚,这个故事除了他们这群在前台的主角,还有各级党委政府这个幕后功臣。
在清水村采访两天,用“流水账”记录,也是一种方式。“流水账”背后,才是展示清水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剧情”的真实场景。
中坝是清水村的一个组。1月19日下午3点过,王庆丰从中坝的村道拓宽施工工地赶回来。
闲聊时,他的手机电话不断。
听上去,多数跟村里大小事务有关,尤其是挣钱。
挣钱,这是村民们感兴趣的话题。
王庆丰掰着手指算清水村村民的挣钱方式:农家乐、打工、种烤烟、养殖、蔬菜种植……
种植烤烟,需要忙碌半年。清水村部分村民,流转了别人的土地,适当规模化种植烤烟,王庆丰说“种20亩,一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20万”。
很多村民家里都经营农家乐。这里海拔900多米,夏季凉爽,空气质量好,成了城里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虽然旺季也就三四个月,可一家20间房的农家乐,三四个月也有20多万元收入。
正在拓宽的那条6公里多长的村道,尽头是一个旅游休闲和种植基地。是一位吴姓的台湾老板,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
工地上打工的,几乎全是清水村的村民。个别稍远的村民早上去工地打工时,带上中午饭。更多的人,都是附近村民小组的村民,干脆就回家吃中午饭。
土地流转给别人规模化经营了,清水村更多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也有人外出打工。王庆丰说,两口子在外面打工,一年随随便便都要带10万元回来。
很多人则选择了在村里打工,有项目进来,他们就有活路可干。
但他们依旧笃信“财不外露”,轻易不会说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多少钱。其实大家都清楚行情,平均下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种,每天也有上百元。
“一个人一年的纯收入,随便找一家,都是一万四五。”王庆丰话里底气十足。
1月20日一早,去往清水村正在打造的国际露营区采访。
贺劲松带路,开着他的私家轿车。
他是80后,在外闯荡过几年,一身干净的休闲打扮,完全不像想象中的“村民”。
贺劲松有自己的产业。2012年,他利用自己的林地,搞起了林下养鸡,每年能有8000多只出栏。就连鸡蛋,都是一桩收入不错的买卖。
他现在想的,是增加山羊的养殖项目。花了10多万元,贺劲松已建好了两栋羊舍。山下的一处小河沟,贺劲松说“观察了好多年”,准备在那里搞一个小型的特色鱼养殖场。
正在拓宽的村道旁小河沟两岸,傅恩军的工地已全面铺开施工。他也是清水村人,村里最豪华的饭店就是他自建房开的。一路之隔,是他家的老屋,破败不堪的土墙和石墙平房。
这天,傅恩军是开着他的奥迪Q5去的工地。
傅姓是村里的大姓,村里很多人都是傅恩军的“三亲六戚”,也许是一种“情结”,让他把项目选择在了清水村。“没得大的项目带动,发展不到好大。”傅恩军的产业带动意识很强。
旧貌换新颜的居住环境
农家小院的文体设施
农家乐让村民尝到发展的甜头
傅恩军的项目,也立足特色高山养殖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模式,集流水养鱼、观光休闲、猕猴桃种植、度假为一体。顺着他指的方向,还有一大片坡地,傅恩军准备自己提供果苗,引导村民种植果树。
半山腰上,还有一个清水村引进的“大项目”,也跟休闲旅游有关,据说投资超过30亿元。
和王庆丰一样,清水村的村民,都盼望着这些引进的项目,给清水村带来持续发展的希望。
到清水村的时机很巧,傅麒林家当天杀年猪,“三朋四友”、“三亲六戚”都来了。
中午在家里摆了5桌,晚上第一轮8桌,还有些亲戚朋友吃的第二轮。
要准备那么多人的伙食,仅靠傅麒林一家肯定不行。“一家有事,全村人都走拢来了”的古老规矩依旧延续—村里不少妇女,一早就赶过去帮忙。
变化却总比不变的多。
几名妇女忙里偷闲,站在院子里低头玩着手机,有QQ也有微信—围裙还系在腰上。
之前的下午6点,王庆合和秦茂秀两口子已吃晚饭了。
和清水村其他村民一样,他们现在“执行”的是新作息时间: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吃早餐,中午12点左右是午餐时间,晚上6-7点,家家户户几乎都吃过晚饭了。
旅游旺季,村民们晚饭后喜欢跟着城里来避暑休闲的客人,跳点“坝坝舞”。更多时候,饭后在家里看看电视,或在村里散散步。
日子跟城里人似乎没什么两样。
“原来嘛,早上5点就起来了,先去做活路,10点钟才回来过早(吃早餐—编者注),下午3点钟吃晌午,第三餐要到晚上10点钟才吃,吃完就睡觉了。”这是清水村以前的作息时间。
傅麒林的家宴,每桌摆了一瓶酒。
“喝一杯不?”有人问。
“不喝不喝。”几乎每一桌都是同样的应答。
60多人,仅5人各自倒了一小杯。没任何人劝酒,更无以往猜拳行令的喧闹和酩酊大醉。
不到一个小时,赴宴的亲戚朋友都已离席,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站在院子里闲聊。
这天的流水席不收礼?
“空手,带嘴巴来就可以了。”王庆丰更喜欢现在这种状态,村里70岁以上老人大寿,才允许在规定范围内办寿宴。
“走人户”送礼的压力,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