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涛
“再不久,我们创作的十二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就要播映了,心中真实感慨万千。”导演王新建表现出兴奋不已,话语中流露出自信,也充满了期待。
2012年的一个春天,作为央视第十套节目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制片人的王新建大胆提出了这样一个动议:把镜头对准河西走廊,拍摄一部讲述河西走廊的历史纪录片。
三年来,他们为了片子的拍摄,克服重重困难,寻求专业团队的支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执导,不畏艰辛在荒漠戈壁进行现场拍摄,从总导演到团队的每一个人无不展示出敬业奉献的精神。
时隔三年的今天,在所有人不辞劳苦的创作下,他们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开花结果,这也让王新建凿实可以松口气。
历史的选择
提起“河西走廊”,不得不承认它是中国地理与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符号和标志。简单的一个词,也会令人浮想联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千古名句,在古代人的创作中,一种沧桑绮丽的画面便油然而生。
也许,这便不仅是因为走廊沿途延绵千里的戈壁,抑或是由于这里沉淀了太多的历史脚印、颇多的精美故事与早已远去的文明。
毋庸置疑,“河西走廊”,这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也便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的存在,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便是天赐良缘。
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给我们的祖先摆布下这样一条通道,那地理空间的复杂变幻给人们勾勒出激动不已的天然画卷——高山、峡谷、冰川、雪线、融水、绿洲、戈壁、沙漠……
于是,就在这天造地设的大舞台上,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并深深扎根在走廊两侧,造就了闻名于世的景观大道。也正是因为祖先的深谋远虑,才会让这条地理大通道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故事;让这条迤逦千里的走廊充满了跌宕起伏的烽烟传奇。
在距离今天的两千年前,汉武帝的雄韬伟略,出塞使者张骞的不负使命,大将卫青、霍去病的金戈铁马,以及穿梭于此的商旅驼队,寻求生命真谛的云游僧侣,在这丝绸之路上……他们仿佛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而这样一个“历史的必然”需要在今天重新上演。
王新建说,三十五年前,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首度合作,深入中国西部腹地拍摄了一部影响力很大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又相继制作了大量主题类型的系列纪录片。这包括《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望长城》、《大运河》、《新丝绸之路》、《大秦岭》、《大明宫》、《故宫》、《敦煌》、《森林之歌》、《茶马古道》、《茶叶之路》等等。
纪录片的创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创新,纪录片的制作团队也愈发优秀,创作出的作品也日臻成熟。只是,以“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纪录片迄今为止还从未涉及,作为中华民族瑰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部主题纪录片的缺失显得有所难以说得过去。
从几年前起,王新建便开始思索着,关注着这一历史主体纪录片的创作。他说:“许多大型纪录片常常是行进到甘肃,顺便讲讲河西走廊,仅仅是一带而过。这既是一个遗憾,更是一个机遇。”
面对这样的机遇却貌似无人问及,但王新建和他的创作团队看到了,同时决定筹划着要大干一场。
王新建和他的创作团队不断把目光投向河西走廊的两端——
东端,是中原腹地与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诞生地,那是一个遥远模糊的梦;西端,是敦煌刻写的千年史记,那里真实记录了发生在河西走廊的喜怒哀乐。
“两千年前,当汉武帝刘彻站在长安沉思的时候,他的目光一定会越过伏羲女娲的诞生地,越过秦帝国的故乡,继续向西眺望。他的内心一定会有向西拓展疆域的宏图大业。而敦煌,则记录了这一步步实现的生动镜像与最终结果。”
王新建用自己不朽的热情探索着历史发生过这样的一场场、一幕幕。
精益求精的创作
熟识王新建的人都知道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央电视台从事编导工作。他曾创办中央电视台第一个长篇纪录片栏目《地方台50分钟》,又先后创作了《归还者之路》、《大地的呼唤》、《改革开放20年》,所获奖项不胜枚举。
而此次拍摄《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可以说,王新建在自己搞纪录片的创作的生涯中又要迎接新的任务,新的挑战。
2012年,他开始决定组建拍摄《河西走廊》纪录片的创作团队。之后,他又和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他曾花去一年的时间去酝酿、去筹备。
这一年中,他不断更换自己一度提出的想法,只是为了在创作中精益求精。
“和35年前所拍摄的纪录片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们认识上的提升,现在的纪录片也要开始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色调与风格,在把握题材、结构故事与拍摄基调上也要更加成熟和更有想法。”
正是寻求要与时俱进,拍摄出和现代人气息相符,同时又要还原历史真实的效果,在拍摄基调上仔细研磨,反复推敲,时常让自己成为了剧中人。
拍摄这样一部历史纪录片,他们更少不了专业学术的支持,为了确保一切的真实。
“主创人员深入河西走廊做了大量前期采访,还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专家组作为本片的历史与学术支撑。”
可以说,为了此次拍摄,王新建和他的创作团队用心良苦。
同时,面对浩如烟海的两千年历史线索与人物事件,他们也需要花掉大把大把的时间进行论证,从主题、结构和叙述方式上寻求可以操作的路径。
这期间,就有好多人会给予他们很多有益的帮助。王新建说,他很感谢刘亚洲将军的《西部论》,正是这部著作给了他们许多有益的启迪,对于他们观察认识河西走廊提供了极具锐度的思想工具。
制作中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王新建实感欣慰,“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先生给予了我们中肯的建议,他提出‘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观点最终确立为我们全片的主题。”
有这样一个主题的升华和拍摄的侧重点,也瞬间让《河西走廊》这部历史纪录片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国家的经略,文化的复兴,“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和倡议也需要在片中得以体现和彰显。
基于这些之上,最终,王新建确立了河西走廊上的十个历史节点来作为纪录片的主线——《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谈》和《苍生》以及《宝藏》,另外两集是综述内容。
为了完美地展现出主线的主题色彩,他向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他希望他们抓住每一个历史节点上最重要的人物,展开讲述他们的故事,充分展现其中的冲突。他希望将这部纪录片作品准确地对向河西走廊历史背后的印痕,竭尽全力探索那些人物故事复杂深幽的偶然与必然,为了从更深的程度破解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历史密码。
“只要这一点表现好了,我们的片子就一定能成功。”王新建自信道。
为了创新,王新建和他的制作团队大胆地决定要敢于放弃通常纪录片大量采用学者专家访谈的模式,完全用解说与画面进行流畅叙述,完美展示河西走廊的历史风情。
总之,在这部纪录片漫长而又艰辛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做了大量的创新尝试:聘请获得国际大奖的金牌摄影师执行前期空镜拍摄;聘请国际顶尖的雅尼团队为本片采风并创作音乐主旋;分集执行导演由一个年轻的团队统一完成……
王新建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就是,竭尽全力,为观众奉上一部真实、细腻、震撼、感人并且具有超强视觉冲击力的影像《史记》。”
《河西走廊》带给我们什么?
大漠边关的金戈铁马;绿洲深处的欢声笑语;西域古国的盛世灯火;河西走廊的商旅繁华;玉门关前的羌笛悠扬;莫高窟里的翩跹舞姿……
这样一场场对历史的解读、视觉上的盛宴,引起人们对民族文明的再次反思和体悟,正是王新建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
“在《河西走廊》这部作品里,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是一处关乎国家经略的咽喉要道;这是一条维系西部经济的强劲动脉;更是一卷展现东西文化的绚丽画轴。”
可以说,三年间,对一个记录片拍摄来讲,是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年限。只是,这部片子耗费了王新建还有团队成员们的太多心血;也承载了朋友、专家、众多期待人的重托,他们不敢懈怠。
而如今,《河西走廊》纪录片的全部创作已经完成,即将和观众朋友们见面,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觉得如释重负,同时也收获蛮多。
“在长达三年多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学到并感悟了很多。”
王新建说道,河西走廊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这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文明永远都是合作的产物,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对此有所贡献。只要你站在河西走廊上,你就可以强烈感受到这条通道的气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明天,都将以富有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像成为永恒。他们是河西走廊上的主角,也是这个民族的英雄。
如此透彻的感悟更来自王新建对历史文明的膜拜。因此,《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的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更像是向伟大的西部文明致敬,并以此回望整个民族的辽阔苍生,以此守望走向宏大未来的信心。
经历了,便会懂得。感悟了,也便会有几分期许。“但愿,这部纪录片能够成为关照历史的独有记忆和路标。”
“这也正是我们电视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王新建说。
责任编辑 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