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燕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215000)
目前我国档案学本科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而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对怎样教学、通过什么途径教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哪些环境资源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诸多优势,结合当前档案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目的在于提高档案学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合档案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而要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任务,至关重要的是要遵循教学规律,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如何教与如何学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盛行于欧美大陆,随后继续蔓延并成为21 世纪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并不完全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的,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利用一定的环境条件,通过协作(包括与教师及一切教学支持条件的协作)、讨论、对话等方式主动建构(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也就是强调教学中的“学”,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搭建者和引导者,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设置教学任务,解决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1],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相对于传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第一,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只有置身于一定的真实情境中,才能把自身原先积累的经验和新的知识进行组合,从而理解新的知识,建构新的认识[2]。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及内容,设计与之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
第二,会话与协作交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会话与协作交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的合作、知识点讲解、课堂训练、资料收集以及问题的解决等诸多方面,从层次上看,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学生自身旧知与新知的“同化”与“顺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3]。会话与协作的目的是让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协同作用,让每个人的思维成果为学习者所共享,它是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第三,意义建构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当前所学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从而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追求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性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完全是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方法,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是学习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4]。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虽然也有较为偏激的方面,但却以其独特的学习观、知识观给传统教学理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因此,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在档案学人才培养面临改革和创新的今天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考察全国主要高校的档案学本科教学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由于受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仍占统治地位。其特点是: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教师讲,学生听,知识主要靠教师灌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由于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无法准确把握空洞的理论和繁杂的教材内容,领会不到课程内容的真正内涵,造成学生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纯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封闭型的知识灌输形式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据笔者对所在学校的调查,甚至像“多媒体”、“网页设计”这样的课程也完全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茫然不知所措,考试时只知道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对所学知识根本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更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如此教学,不仅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更重要的是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的档案学实践教学普遍存在投入少、模式单一、内容、方法、手段落后等状况[5],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被集中安排在第四学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似乎不短,但期间学生既要找工作,又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所剩时间十分有限,加之学校对实习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对实习成绩也没有真正的考核标准,所以多数学生的实习实际上只是流于形式。一些学生四年中没有去过档案馆,也没有见过档案,“大量‘天之骄子’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需再重新学习,重新培训,无法直接参与业务工作”[6]。这种状况在全国各高校中并非个别现象。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经过多年的“熏陶”,已经养成了“依赖”、“等待”的惰性心理,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笔者调查,除老师讲授的内容外,近95%的学生不看课外专业书籍、报刊杂志,课下也很少过问专业问题,当遇到教师课堂提问或校外参观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退缩或无动于衷等负面情绪,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
从以上可以看出,现实的档案学本科教学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档案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无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改变传统教学中那些陈旧落后的东西,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档案学本科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档案学本科专业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档案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应做出适当调整,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档案学本科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涉及大量有争议的前沿问题和殊途同归的问题,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承认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改变单一的、纯粹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档案学本科教学应充分体现多样化、开放性特点,着重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协作教学”等教学方法,保证学生从更多层次和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1)案例教学。这里所说的案例教学并非教师课堂讲授某个问题时的举例(举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某个观点或某种理论,它服从理论教学),而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与实施的复杂的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对现实情况和实际问题的调查与精心筛选即案例的精选、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分组讨论与课堂交流、教师的总结延伸与教学评价等环节最终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如何运用档案学理论去指导档案实践。案例教学符合档案学的教学特点,既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情境教学。目前高校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境教学的特点,但据笔者的观察,多数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内容的文字罗列,并没有真正体现多媒体教学特色。笔者认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应更多地运用网络媒体的资源,充分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对“档案价值”的理解,运用再多的语言和定义都不如展示“中央档案馆公布日军侵华档案”的图片来得有效;在讲到“档案馆建筑”时,反映各国主要档案馆建筑特色的图片和视频就是很好的素材。在音频、视频、图片的吸引下,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教师也可利用这些直观、生动的素材更具体、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协作教学。协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手段之间的多元化、全方位的配合与协作。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式教学等都是协作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协作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任务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分组分工、帮助学生纠错、总结评价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题目,并通过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最近笔者在《档案学通讯》2014年第2期看到黄霄羽教授撰写的“档案教学方法的创新——档案新闻引进课堂”一文就是一种很好的协作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学生、档案杂志社、网络媒体等多方教学资源的配合与协作,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鲜活,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学生高度参与、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体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7]。
实践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综合体现,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情境”以及更广泛的协作交流平台,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效地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如前所述,实践教学是当前档案学本科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应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笔者认为,改革应从扩展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设施及实施实践教学监督三方面入手。以苏州大学为例,除了《档案保护技术学》外,诸如《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电子文件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都应开设独立的实验课,增加学时,单独考核,并根据当前档案工作需求变化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除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试验外,增加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档案管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设施上,要建设稳定的、多类型的实践基地,除校内要建立健全供各科实习的实验室外,更要与校外有关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增加实习投入,让学生真正“可以根据未来就业的方向选择相应的实践单位,体会不同性质单位、不同系统、不同部门档案工作的特色和要求”[8],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要有监督制度,实践指导教师在每次实习开始前都要强调本次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并对实习结果进行评价、验收,以督促学生更加努力认真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教师的教学组织作用,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多的教学活动形式,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提出问题,并帮助和指导学生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思维和习惯等等,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档案学理论功底和广博的基础知识,对理论问题的分析要清晰、透彻、深刻;其次,对档案实际工作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必须具备与学生进行多维度、多领域沟通的能力、较好的资料整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必须熟悉教学规律,掌握多种教学技巧,等等。以上要求对多数档案学专业教师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提高。
[1]庞彦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建构主义视角[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5):171-172.
[2]潘晓燕.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探讨[J].社会科学教学,2011(3):83-85.
[3][4]陈国宏.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7-79.
[5][8]于元元,倪丽娟.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档案学实践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4(2):88.
[6]朱贤,李静.现阶段档案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J].四川档案,2011(6):53.
[7]黄霄羽.档案教学方法的创新——档案新闻引进课堂[J].档案学通讯,2014(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