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2015-03-30 14:03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王洁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宿舍成员群体

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 王洁艳

正确认识和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 王洁艳

为促进中职班级优质管理,以班主任实际工作为例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分类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和对待非正式群体的客观性、两面性,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提出相关认识和管理经验。

非正式群体 班级 班主任

在担任助产班班主任期间的一次班干会中,班长、文艺委员及502舍长三人因为宿舍纪律问题发生了争执。班长认为该宿舍的同学多次违反纪律并相互袒护,也常会为照顾同舍同学的利益在言语上集体攻击他人,而同宿舍的另外两人则认为班长在工作中有偏见,常常针对该舍成员要求严苛。

我私下通过其他学生间接了解事情的情况并对该宿成员的学习生活进行观察,发现该舍的成员凝聚力较强,习惯在学习和课余生活中结伴成群,确实也存在为维护本舍同学的利益而以团体的形式与他人发生争执的现象,不少同学已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颇有微词。

我意识到舍友是班级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非正式群体,在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中发现类似于这种情况的小群体在班级中大约还有两到三个,这些群体已经对班级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梅耶在霍桑实验中提出,也称自然群体,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中,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自发形成的,靠感情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在学生群体中,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脾气相投、性格相近或共同的切身利益等原因自发地经常在一起活动的无形的组织被称作非正式团体也叫小团体或小群体,它们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爱好、性格、气质相同或相近

例如,爱好文艺的同学常聚在一起,性格内向文静的同学常在一起。

2.互补需要

学生利用各自所长在一起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群体。这类群体通常较为松散,只是为了讨论问题才会聚集在一起,聚散没有固定的时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班级非正式群体。

3.环境因素影响

学生为了减少入学时的陌生感和孤独感而形成群体,如老乡会等;学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形成出入相随的群体,如学生宿舍、学习小组等;学生因为成长背景相似而形成的群体,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出身等;学生因为学业或表现方面在正式群体中获得的评价与地位相似而形成的群体,如“后进生”群体。

这些群体中,尤其是“后进生”群体,一般都有在正式群体中自尊心受挫的经历,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经常欺侮同学,顶撞家长、老师,违反校纪校规,个别的甚至走向极端,以求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群体如果处理不好,有很强的危害性。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自发性

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组织名称、章程和制度,不是一种定型的群体,心理模式的相似性是它产生的基础。

2.人数较少,“气味”相投,几人到十几人不等。

3.存在“核心人物”

核心人物一般有能力强、有权威或者性格随和、不计较、开朗外向等特点。他们在群体中起着榜样、调节和领导指挥作用,他们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是群体成员在交往和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的变化将对群体产生辐射影响。

4.制约性强,稳定性差

这种群体是一种自愿组合,靠道义和情感的因素来制约成员的行为,一旦情感因素减弱或消失就会自动离散或重新组合。

5.排他性

群体成员往往会因为维护自身成员的利益与群体外的人群产生矛盾冲突。

6.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

一方面,当班级正式群体凝聚力强,有威信,起积极主导作用时,他们会被吸引,帮助班级完成一些有益有效的工作,对班级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削弱班级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影响甚至破坏班级正常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言行,不仅能左右班级舆论,甚至可以造成群体成员心理和行为的整体偏离,给班级工作带来危害。特别是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二者间摩擦产生的内耗,对班级整体工作的破坏尤为明显。

三、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及管理策略

1.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1)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群体对班级影响的积极因素占主导,例如因学习互助产生的群体,志趣相投所形成的群体。像这样的非正式群体,其兴趣目标并不对班级利益构成危害,相反,经过正当的引导甚至可以将一些非正式群体转变成正式群体,把个人的爱好和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让非正式群体成员投入集体之中。

对于这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同时注意观察他们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和帮助解决,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个人的才华得以施展和发挥。例如帮助爱好漫画的一些同学组织一个漫画小组,在班级开设漫画专栏,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等等。

(2)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

这种非正式群体是最常见的,在班级中具有一定的离心力,不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增强,既可以因为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主导作用转变为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也容易受到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不利影响而成为反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工作带来危害。

对于这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应当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一方面促使他们多与健康积极的同学和群体友好相处和交往,增加彼此了解,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成为他们的益友,从正面教育引导和影响他们,使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此种非正式群体多是由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误解、歧视,受到家庭社会不利因素影响,在正式群体中自尊心受挫的学生组成的反班级、反学校甚至反社会型的群体,对班级的利益和其他同学的不利影响甚大。此种类型的成员在感情上易于与周围人群产生对立,因此在对待和处理该群体成员出现的问题时要冷静、及时、得当,坚持正面教育。

其一,主动接触,动之以情。情真才会意切,情通才能理达,班主任应当多与其接触,通过了解、尊重和鼓励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情感认可,取得教育诱导这个非正式群体的主动权。

其二,晓之以理,不懈诱导。班主任必须坚持正面教育,而不能以羞辱、嘲笑、惩罚等手段对待非正式群体成员。同时,人的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在过程中常会有些反复,这也要求班主任有足够的耐心。

其三,摸清成员特点,发挥相应特长。班主任应客观分析该型群体中各个成员特点和特长,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公开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其建立对社会生活的信心。

2.重视“核心人物”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虽非正式选举产生,但因其具有某方面较突出的才能,故威信高、影响大,他们往往能左右群体成员,有着较强的威慑力与协调群体成员关系的能力。做好这些核心人物的工作,特别是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往往会影响一批人,我们应当充分考虑这些人的作用。

班主任首先应该认真分析其心理状态、心理需求、性格特征及其家庭和社会背景,摸准他对班级、班主任的看法,找准突破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以利害、循序渐进地促使其转化。

其次,当这些核心人物出现错误时,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批评,私下与其沟通谈心,以感情孕育感情,以感动促使感动的教育方法,让他真正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一旦核心人物的工作被做通,其他成员的工作也就会水到渠成地做好了。

3.营造正式群体的良好氛围,发挥正式群体的引导作用

不同非正式群体及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往往具有交叉性,必然会通过群体活动形成相互影响。因此,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关活动,进行班级正规化的举办来强化群体活动与班级活动的联系,是两者形成统一的局面。

班主任在正确引导这些非正式群体的过程中,还可以灵活利用这些群体之间的联系,多组织一些有益活动,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逐渐融入整个班级大家庭中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四、案例实践

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充分了解,对某宿舍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分析如下:该宿舍形成的群体为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其核心人物即为舍长和文艺委员两人。该舍成员因性格相投,且长期一起生活而形成了感情,依赖性很强。该群体虽然对班级中的凝聚力产生不好影响,但是群体内部的价值取向是比较积极乐观的,成员相互之间在学习、生活日常中具有一定督促、约束作用。同时,该群体的核心人物是负责班级工作的主要人员,与班级中的正式群体有交叉性。

通过分析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将非正式群体转变为对班级有益的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做法如下:在班级中公开肯定该宿舍成员的团结意识,鼓励其他宿舍向其学习,多组织宿舍内部活动,加强团结,在舍员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教师及与核心人物要与班干部在私下沟通交流,分析小群体行为对班级凝聚力的正反面影响及对自身的反作用,鼓励二人在宿舍内部多做正面影响。

同时,利用自身优点和长处多参与班级事务中,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宿舍间的联谊活动。目前,该宿舍的排他现象及违纪现象已很少出现,其中个别成员还成为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积极分子,同时,在该宿舍的影响带动下,其他宿舍的集体活动增加,团结意识增强,该群体已转为班级中的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综上所述,班级中出现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为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自发产生的,应客观对待,不能躲避。班主任应及早发现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群体特点后,进行区别对待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这些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营造团结乐观的班风班貌,创建出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樊珍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与教育管理对策——以四川省水产学校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3]邹春丽.班主任对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3.09

[4]朱红枫.职校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整合[J].时代教育,2015.03

ISSN2095-6711/Z01-2015-07-0248

猜你喜欢
宿舍成员群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热得快炸了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