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琦,姜建斌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也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将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两件大事之一。可见,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城镇化建设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重要载体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使数量众多的农民,也过上富裕的生活。加快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因素吸引到中小城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中小城镇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增加,减小区域、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现代化过程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对一国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城镇化建设也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机遇。“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承载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1]4。
2.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高增长不可持续。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内需拉动,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一是城镇化可以刺激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村发展的科技水平,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化推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在城市生活消费水平比农村更高。有学者统计,一个市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三个农民。非农人口的增加又扩大了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与更快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更快,从而形成经济良性循环。二是城镇化可以带动投资需求,扩大投资。建设城镇化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投资,有助于拉动经济发展。仅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拉动基础设施投入10 万元。每年新增加城镇人口千万人,就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投入1 万亿元,有利于解决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人们理论视野和消费理念转变的过程,消费理念的转变有助于影响农村的消费习惯,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进而有助于拉动内需。城镇化建设中,投资和消费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保障社会经济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3.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载体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富余,城镇化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然选择。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有1 千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中小城镇与农村空间联系密切,在吸收农村人口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大城市过度膨胀和区域经济不协调,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打破了农村封闭落后的局面,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2]1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整体发展历程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家五年计划的开展,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0.6%提高到15.39%。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缓慢。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7.9%。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到2013年底,城镇化率已达到53.7%。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没有完全实现人的城镇化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人的城镇化应该是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一种结构性劳动力衰减现象,农业需要的劳动人口逐渐减少。因此,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新的工作岗位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2013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已超过2.6 亿人,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建设。但是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农民工们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人群中的一分子,无法享受到城市人同等待遇。伴随着举家搬迁到城市,子女上学、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养老以及户口问题等,都成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发展的瓶颈。城镇化的本质就是使进城的农民转化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因此,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大城市过度扩张,中小城镇发展缓慢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来说难以短时间内破除。农业转移人口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出现了超大、特大和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大城市病”,已无力承受和合理安置外来人口;“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公共服务落后,发展缓慢,难以吸引人才和资金”[3]。
同时我国现有的城市在管理体制和方式上,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供给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下扩大发展建设大城市,势必引起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例显示,盲目扩大大城市,单纯追求数字上的城镇化,会形成大量的贫民窟和“棚户区”,导致社会治安严重下降,犯罪活动逐年增加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中国应该防微杜渐,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3.土地资源浪费过多,资源环境难以支撑
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总量逐渐下降,人均资源多低于世界人均资源水平,资源地域结构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的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同时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以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增加的住房为例,按照当前的发展标准,全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将要增加3-4 亿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即1000 多平方公里土地,需要14000 万立方米的生活用水,3000 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城镇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垃圾也会大大地增加。
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占用土地等自然资源,但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地占用过多。一些地方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违规建立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盲目扩大城市规模,粗放的土地使用导致了低效城市的出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招商引资带来的严重污染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耕地和水资源变得日益稀缺。城镇化的物质消费需求使整个国家的资源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1.坚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前,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1978 至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人增加到7.3 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但是户籍的城镇化只有不到36%。按户籍统计的城镇化率低于按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近18 个百分点,说明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镇,却没有成为真正的当地市民,还只是“半城镇化”。两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未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关键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迟福林认为,针对我国的户籍制度问题,不是简单地改革创新问题,而是要明确提出取消户籍的时间,5~8年的时间全面实现以身份证代码为唯一标记的人口登记制度。很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解决城市化中“人”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改革户籍制度。由此可见,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并启动了户籍改革工作,但户籍制度改革仍有待加速推进。与此同时,还要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因为户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实际是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所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保证。“只有这些进城的农民工完全转化为市民,并且能够实现就业、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才能实现真正的城镇化。”[4]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 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2.大力建设中小城镇是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就地城镇化是最好选择。因而,推动中小城镇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建设中小城镇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发展完善建设中小城镇的法律政策,统一规划,不要盲目随意地扩大或缩小城镇化建设规模,完善中小城市产业结构和公共资源配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职责与财政分配关系,加快构建以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加快调整行政划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水平均衡”。
推动中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病”,缓解大城市在住房交通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弥补国家资金不足,拓展城乡商品市场,使中小城市吸收大量劳动力,推动乡镇企业和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人口的内部吸收,减轻农民进城的成本和负担,拉动城镇化的内需和发展需求,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通过城镇化建设推行生态、绿色、低碳城市,进行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关键。在规划里,通过制定运用土地资源、交通系统、水资源、生态系统、废物回收系统等技术和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制度约束和政策引导,实现土地等资源集约使用,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地方城镇化发展的硬指标。还可以推行建设良性的生态循环新城镇,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建设知识型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今后的城镇化道路,必须由一度轻视人、轻视质量、轻视效益的传统城镇化,向注重集约、绿色、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1]陈文魁.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张贵,丁梅.中国城镇化的新探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王建志,吴作章.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政策思路[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7).
[4]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