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忆红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教育实习是全面检查和衡量评估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中学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自21 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和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学作为缺乏应用功能、远离现实的传统学科,地位日益动摇,生源质量下降趋势明显,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而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中学历史教育新课改,也对高校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深化教育实习及相关教学环节的改革已成为历史专业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掀起了一股以教育实习改革为重心的改革浪潮,如“顶岗实习”“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集中与分散实习”等教育实习模式相继出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目前的整体现状来看,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仍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遭遇新的困难和挑战[1]。就历史专业教育实习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习学生综合能力不强,影响教育实习效果。实习学生练好专业“内功”可以增强教育实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专业“内功”即学生的教师基本功,重点是专业知识与“三字两话一机”(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实际上,实习学生在上述方面相当欠缺。在专业知识方面,知识面相当窄小、专业素养低下;或对中学新课标、新教材把握不到位,备课、授课机械地照搬大学模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作为实习主体的学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一些学生认为历史专业是“故纸堆”专业,是“无用之学”,毕业后不一定就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所以没必要认真学;一些学生忙于考研,认为大四实习与考研相冲突,所以在教育实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高校历史教学法师资力量匮乏,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历史专业教育实习是在高师院校历史系指导老师和实习中学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的。实习中学指导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现行政策下指导实习学生并非其教学任务,更谈不上相应的报酬,因此他们一般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历史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师资力量缺乏,往往是一人指导十数人,影响实习效果。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老师对中学历史基础教育漠不关心。他们教学科研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时间、精力去了解中学历史教育情况、关注中学历史新课改,更不用说去研究中学历史教育。所以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能与中学历史教育脱节是可预见的。
第三,历史专业教育实习有些流于形式。教育实习分为见习和实习。见习阶段主要有以下任务:充分做好第一堂课的准备,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撰写、修改教案,并进行试教;请中学历史教师介绍历史教学情况及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请有经验的教师上教学观摩课,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实习阶段主要有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大任务。课堂教学任务则包括:课堂教学包括课堂授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实习生按同教材、同进度成立备课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都应该认真讨论;实习生每周必须听同小组实习生的教学实习课2 节以上。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坚持体育锻炼和搞好卫生保健,组织班团活动、文娱活动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显然,如此繁重的实习任务放在短短的7 个星期内完成,对于实习生来说过于勉强,难以保证效果。而且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正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冲刺阶段,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实习,实习的很多环节被忽略。
第四,合作实习中学不稳固,实习经费严重不足。教学实习基地是实习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由历史系联系实习中学,对学生进行统一实习和管理。但大多数中学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一是担心实习扰乱其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升学率;二是事烦利少,不但无利可得,反而可能亏损。在目前“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如何固定实习单位,这是摆在历史学专业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高师院校与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标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要使此种差异不成为实习学生从事中学教学的障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有自身的规律,从知识内容来看,基本史实占绝大多数,而史学理论与概念、史学研究前沿动态等比较抽象的知识涉及较少;从教学方法上看,现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如讲解法、谈话法、发现教学法等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中学生重记忆,等。高师院校教师应当了解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过程及标准,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业成就、个性发展、智能发展等方面。当然,这主要靠高师院校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指导教师队伍,尤其要培养出1 ~2 名历史教学法专任教师,以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
第二,调整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培养方案,使之与中学历史教学相适应。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但高师院校历史教研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脱节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沟通两者呢?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历史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应该基本上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其一,师范性。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中,除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之外,还开设了书法、普通话、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技术等多种类型的专修、辅修课程,使学生具备当好中学历史教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其二,理论性。专业课安排份量较重的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课程,前者重点讲授史学的各个流派、渊源及特征,史学的社会功能,史学的基本理论及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后者是历史学的历史,介绍中国与西方自古至今的重要史学家、史学著作、史学流派、史学主张和史学理论。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实践性。在实践环节中安排了36 周的实践课程,含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专业考察等,并加强学生的教师基本功,重点是三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两话(普通话、讲话)。在教育实习的前一个学期进行教学强化训练,包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板书设计、教学方法、教态等各方面的训练,以便学生顺利走上实习讲台。其四,系统性。选修课中的断代史、国别史与中国通史、世界史有较多交叉和重复,除了保留少量确实质量较高、受到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外,过渡到以专门史为主,如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2]。由此,历史学专业可以构建一个整体较为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先后顺序及内在联系,在强化专业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之上,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
第三,培养师范实习生具有现代教学的理念与意识。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实习生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例如,就对学生的认识而言,认识到学生既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既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又是一个个独特的人。就创新教育而言,既要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又要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料,又要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3]。
第一,时间安排与延长实习期。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但与考研及毕业论文写作相冲突。为避免这种冲突,可将实习时间提前,放到第六学期,而且此时气候宜人,方便实习学生的生活。在一次调查数据中,很多师范毕业生认为大学培养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显然七个星期的实习远远满足不了实习学生锻炼的需要。那么,我们可以适当将实习期延长至半年、甚至一年,以促进实习生自身技能得到充分提高。
第二,实行“三结合”教育实习模式。变单一的教育实习为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与社会调查三者结合的综合实习。具体而言,在教育实习的同时开展专业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考察历史古迹或者老革命根据地,要求学生根据考察内容写出考察报告,实现理论-实践-新理论层次的循环发展过程;社会调查则是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等搜集材料,加以整理后写成调查报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第三,完善教育实习评价制度。一般情况下,历史专业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优秀率严格控制在30%以内,良好率控制在40%以内。个别严重违纪者其实习成绩评为不及格或不记入成绩。但这种评价制度过于笼统,可以将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与社会调查分别分五个等级评定,这样的评价更为科学和具有公信力[4]。
基于目前现状,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联系实习中学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就近原则。以高师院校为中心,以周边市县为半径,尽量联系一些近距离、交通方便的中学作为教育实习基地。二是质量原则。坚持挑选一些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的中学作为合作伙伴。三是互惠互利原则。一方面中学可成为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高师院校可帮助中学老师了解当前史学研究动态和趋向,帮助中学培训师资力量。
当然,历史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不是立竿见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在未来的几年,历史学专业要实现其理想与目标,应掌握时机,抓住重点,落实规划,稳步提高,这既需要学校的高瞻远瞩,又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1]党旺旺,马利涛.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教育实习改革新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76 -78.
[2]杨鹏程,胡忆红.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9):97 -100.
[3]时松,凌晓俊.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8):17 -20.
[4]刘敬.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62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