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冰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湖南娄底417000)
ESP是二战以后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往日益扩大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要和目标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该项工作的交际能力。由于其能满足特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与特定的专业和职业相关、句法词法和篇章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与特定的专业和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使用上,因而备受广大中外学者和学习人员的青睐。在国外,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有专门的学术期刊、专业硕士学位点。我国的ESP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外语学界的认识和确认,其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仍未进入成熟阶段,教学质量也不如人意,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更显落后或举步维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地方性本科院校缺乏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教学技能过硬的ESP教学队伍,特别是教学团队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根据企业管理学可知,团队是指为了一个或几个共同的远景目标或一项或几项共同的业绩任务,由责权统一、技能互补、分工协作、民主和谐的少数个体组成的群体。当“团队”概念被引用到学术领域时,不同的学者便有着不同的界定。美国学者Katezenhach&Smith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该群体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并体现自治、民主、高效的原则,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积极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1]。英国学者尼基·海斯则强调了团队成员协同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团队成员相互能顺畅地进行交流,与组织中其他成员的沟通也富有成效,他们在一起工作远比单独行动更为高效[2]。
同样,在高等教学管理领域中,学者们对教学团队的界定也没有一致的看法。刘宝存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教师所组成的群体[3]。马廷奇则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为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群体[4]。他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角度对教学团队进行了界定。
综合中外学者观点和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学团队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和建设目标,由教学任务相同或相近的教师组成,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博士领衔与负责,成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途径、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内容探讨、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并携手前进的教师群体[5]。
第一,团队具有共同的远景目标。所谓远景目标就是将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团队成员的相同愿望结合起来,使团队成员有归属感,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该项工作的交际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共同的远景目标是该教学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望,会使每位成员树立主人翁精神,具有昂扬斗志,形成通力合作和友好协商的工作氛围。
第二,团队具有共同明晰的教学目标。共同明晰的教学目标既是团队成员的粘合剂,又是团队合作的动力。团队以ESP教学实验基地、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为目标,创新教学理念,活化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革新,整合教学资源,增进教师间的协作,提高团队教师水平。
第三,团队需要有德才兼备的带头人。带头人不仅是团队的核心,而且在团队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中ESP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在学术上须在某一个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洞察力,最好在ESP研究方面有一定学术造诣,能够把握ESP发展的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教学上,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热爱高等教育教学;在领导力上,须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在品德上,须有吸引人、凝聚人的人格魅力。
第四,团队须有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团队人员。团队规模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与复杂程度而定。成员可根据各自学校专业的特点按学科门类如理学、工学、农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划分,一般为10~12人。适度规模的团队人员相对容易沟通和达成一致意见,团队成员之间的互信感相对较高,有利于增强团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此外,团队组建成员须结构合理,做到优化组合。在年龄结构上,须注意老、中、青的结合;学历与职称结构上,做到学士、硕士、博士和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搭配;在专业和技能上,要考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互补性,做到专业发展层级化、梯队化。充分发挥每位成员在团队中的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第五,团队须有和谐的团队精神。概言之,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三识”的综合体,其核心是合作协同,目的是最大发挥团队的潜在能量。团队精神体现着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反应着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团队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组合在一起,每个成员要不断地乐于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和团队其他成员分享,通过相互间的充分交流,实现整个团队知识、经验呈几何级数地快速增长。应加强团队冲突管理,化解成员之间的矛盾,构建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和谐团队氛围。
ESP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团队的目标,在当地政府和学校顶层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团队的各项建设。
第一,精心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ESP教学团队。首先,精心选聘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熟悉或承担过ESP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强,对ESP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明确;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组织与协调能力强;能确保完成教学团队的教学任务且教学质量高;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并卓有成效。其次,用心确定团队人选和数量。要把那些工作责任心强、教育教学基本功好、与团队同心、乐于奉献和协作精神强的教师们选进来;要考虑实施ESP教学对象的人数及他们的专业性质;要考虑教师的“双师”结构、专兼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第二,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团队保障机制。ESP教学团队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团队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首先,ESP教学行业多,层次广,不同的行业或专业有不同的社会需求;同时,从事ESP教学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专业或行业背景。因此,在团队管理机制上,要健全管理体制,分类管理。其次,相对其他教学团队来说,ESP教学团队更具有特殊性,要求有较高的英语交际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建立和完善涵盖职业发展激励、精神文化激励、培训教育激励内容的激励制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再次,ESP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依赖学校教务、科研、人事和计财等部门的支持、配合,而且依赖学校不同系部、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协作和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要确保经费、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团队考评机制,形成教师、学生、社会、企业、行业共同参与评价的多维度、立体化的考核机制。
第三,营造和谐、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氛围。ESP教学团队成员除应具有相当的、能灵活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较好的外语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基本语言教学理论、授课技巧外,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因此,ESP教师来源专业广,行业多,团队成员构成相对复杂,需营造好一种和谐、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氛围。首先,要培育好团队文化,构建好团队精神。从成员的实际需求与能力出发,赋予各自相应的职责与任务,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与信任、交流沟通渠道畅通,可以不受职级、学历、资格的影响而开诚布公地教学交流、科研交流,使每个团队成员有一种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团队的忠诚感。其次,要打造好崇尚创新的学术环境。创新是一个团队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推动团队不断发展的永动机。政府和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ESP教学团队的创新,不论是团队带头人还是团队成员要具有创新意识,大胆地在ESP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多出点子,开展创新竞赛活动,重奖有突出成就的团队带头人或团员,塑造出一种爱创新、敢创新和推崇创新的学术氛围。
第四,提升团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引领学校发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是ESP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团队成员要潜心于教学研究,不断地反思教学,经常性地聚集在一起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探索教学改革新规律,尝试教学新模式,开发教学新资源,不断提高团队所涉学科与专业的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的科研水平对ESP教学团队建设同样重要。团队成员要通过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与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了解学科、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行业、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扎实提高团队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相对其他教学团队建设而言,ESP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任务,不仅要提高团队成员的学科专业发展水平、教育教学技能,而且需要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但只要ESP教学团队拥有一名优秀合格的带头人,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建设一定能取得成功,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
[1]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孙建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杨蓓,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02.
[3]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4]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5]解玉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