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环节。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为官用权要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轨道,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力,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而不被滥用。
权力不受约束极易放任,构建关住权力的制度体系必须能够覆盖权力运行所有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下大力抓干部作风建设,从“八项规定”到各项“禁令”,从餐桌到办公桌,从“舌尖”到“车轮”,中央给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套上了“紧箍咒”,布满了“高压线”,划出了“硬框框”。尽管如此,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蚁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需不断提速。要立足于“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把制度规范设计成干成实事的“直通车”,约束权力的“高压线”,为官做人的“底线”;要围绕限定权力范围、厘定权力界限、减少自由裁量、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制度,使权力授予、行使、监督全过程和各环节都有制度规范,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特别要围绕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对现有制度“笼子”查漏补缺,修缮巩固,彻底封堵行使权力的漏洞。
虽然关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不够完善,存在“笼眼”过大、“牛栏关猫”现象。制定的制度应当是“铁笼子”,不是“松紧带”,一定要织密制度“笼条”,把制度笼子扎紧扎密,确保“笼条”牢固、实用,彼此衔接配套、环环相扣。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制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遵循客观规律,使制度既在理论上站得住,又在实践中行得通;要以结果为导向,用结果引导制度正确执行,用好的制度保证好的结果;要与行使权力者自身利益挂钩,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要合理设计权力行使流程,杜绝权力寻租可能;要形成权力的封闭循环系统,单项制度各环节或相关制度之间要形成反馈环路,相互关联配套,构成相互支撑的制度链条和稳固架构,严防权力失控。
当前,无论“老虎”还是“苍蝇”都有了关它们的“笼子”,但“笼子”如果不够结实,就会出现“纸笼关虎”刚性不足问题,权力还是会轻易穿梭“笼子”内外。“笼子”要严密结实,“笼子”越严密结实,权力出笼的概率就越小,产生腐败的机会就越少。这就要求制度应当是刚性的,不是弹性的,更不是选择性的,一定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防止“破窗效应”。所谓刚性制度,就是要避免“原则上”、“可以”等似是而非的语言,将“原则上”、“可以”之类的模糊语言,用“必须”之类的刚性证言所代替,剔除权力越轨的托词和潜台词。要增强“笼子”刚性,每项制度规定都要明确具体,把“大力提倡”变为“硬性规定”,将“自由裁量”化为“具体标准”,不仅有要求还要有法则,压缩弹性空间,增强刚性制约;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制度、制约权力,做到依法确权、依法限权、依法用权,用法律监督制约权力;要运用科技手段固化权力流程,把一些制度科学设计为计算机程序,实现制度执行程序化,不能随意变通、跳过或逃避,防止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权力滥用。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除了有约束规范机制,还要有惩戒机制,让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使企图突破“笼子”的行为受到“电击”,从而遏制权力“出笼”。要增强惩治的必然性,进一步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办一起,不论涉及到谁,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要增强惩治的及时性,对“出笼”行为露头就打,快速处理,及时纠正,最大限度杜绝权力滥用不一定受惩罚的侥幸心理,防止造成更大范围的权力越轨行为;要增强惩治的严厉性,综合运用法律、组织、经济等处罚措施,加大惩治力度,特别是对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滥用权力行为,要予以重罚,让“出笼者”得不偿失,使人人敬畏制度,以有力的惩治保证权力规范运行。
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是一剂有效的“防腐剂”。近年来,我国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存在着随意性大、参差不齐、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要进一步增强透明度,按“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作出制度安排;要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司法等各项公开,不断扩大公开领域、内容和范围,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易发生腐败问题领域和环节的事项,都要做到及时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公示、听证等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听取民意,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群众监督下运行;要发挥舆论监督、网络监督作用,使权力运行“出笼”行为及时暴露在公众监督的阳光之下。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让领导干部不谋私,不沦为“老虎”“苍蝇”。权力触角不随意延伸,社会和市场的活力及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民众才能最终得益。当前,在中央正风气、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有的人却把不违纪、不逾规异化为不作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消极心理,为官少担当,在位不尽责;安于守摊子,凡事随大流;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这种庸政、懒政现象在一些单位滋生蔓延,造成了“脸好看、门好进、但事难办”的不良现象。虽然表面上没有以权谋私,但本质上的不作为让权力慵懒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离党和人民的期望相差甚远,是深入推进反“四风”改作风重点整治的问题。作为决定地位,奉献决定价值。领导干部应不断勉励和鞭策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了广大百姓的幸福生活,在工作上要永不知足,事业上要永不止步,追求上要永不懈怠,绝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得过且过。
(作者系海军陆战学院政治工作系马列教研室博士)
(责任编辑 楚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