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启,张胜良,焦俊娟,张慧丽,陆静文
(1.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02;2.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超高度、大跨度建(构)筑物,无论在基坑开挖、施工建设过程中,还是在运营管理过程阶段,日照、温差、风力和自振等因素都会引起其动态变形,近年来,施工过程中基坑坍塌、运营期间楼宇倒塌事故等,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也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信誉和经济损失(如图1、图2所示)。因此必须加强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和运营期间的监测,以防事故的发生,对于大型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建设部高度重视,建设部编写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大于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变形监测和安全评估,工程完工后还要经常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图1 基坑坍塌
图2 楼体整体倒塌事故
本文以国家重点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国家贸易中心三期等项目为实践对象,研究通过GNSS监测技术进一步完善对基坑、运营期间的建筑物的监测方法,并在监测体出现异常之初就能做出预警报告,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危险事件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国内大桥几乎都安装了监测系统,一些超大建筑也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如虎门大桥、青马大桥、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等。这些监测系统主要采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GNSS、加速度计等设备对桥梁或建筑物位移进行静态或动态的监测。对我国的大跨度桥梁、国家重点建筑的安全建设和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技术参差不齐、监测精度不高、数据标准一致、各监测子系统分立、结构评估方法能力弱、实时性不高等问题。相比而言,在基坑、建筑物监测方面还处于刚刚起初阶段,需要在工程实践中进行验证。
测量系统主要采用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设备,综合这些常规的设备,其缺点主要表现在:
1)高度超高300 m以上时,激光发散角变大,全站仪仰角大,无法满足观测。
2)不适合在大风、大雨等恶劣条件下监测,而这种气候条件恰好是重点监测时段。
3)无法进行多点实时和同步测量,也无法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测量。
4)受大气湍流及大气折光影响,测角、测距精度变低。
5)经济效益差,使用常规设备方法需要大量人力和设备。
因此,为了满足超高建筑、深基坑的安全实时监测要求,必须自主创新,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1)测量精度不会随监测点高度的增加而较少;
2)可以进行多点实时同步测量;
3)在台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下仍可进行全天候的连续测量;
4)监测点与基准点之间不需要通视;
5)可以直接获得监测体的三维坐标。
如图3所示,在需要监测的部位布置监测站,在稳定的区域布置基准站,在监测部位安置天线,每个天线连接一台接收机,接收机安装在柜子中进行防雨防潮保护,接收机24小时通过三维通信模块输出基准站和监测点的数据并发送到监测中心服务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处理软件接收到监测站和基准站的原始数据后,进行基线解算,获取监测站高精度的实时三维坐标,对监测体的形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成图、预警、报表。
图3 监测系统示意图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CCTV主楼屋顶最高标高234 m,总建筑面积49.5万m2,包括两座斜塔楼(1号塔楼52层,2号塔楼44层)、顶部有14层高的正交悬臂大连体、底部有10层裙楼与3层地下室(如图4所示)。塔楼1和塔楼2的屋顶标高分别为234 m、194 m。
如图5所示,国贸三期A标段主塔楼高度330 m,B标段主塔楼高288 m,与国贸一期、二期一起构成110万m2的建筑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图4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
霞光里5号、6号商业金融项目:地下6层,地上18层。工程东至规划霞光里北一街、西至机场高速、南至北京无线通信局用地、北至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用地。
在附近稳定的地方布设点位作为基准站,基准站应至少布设两个,基准站可充分利用城市CORS站。位置选择要求如下:
1)周围视野要开阔,在高度角10°以上无遮挡物和产生多路径反射物。
2)要远离无线电发射源及高压变压器。
3)要有避雷设备。
4)基准站天线电缆要能防雨水,连接可靠,并能在-15℃-+55℃工作。
在建筑物屋顶或基坑边合适的位置布设GNSS监测点,所有监测点都采用钢制强制对中杆(如图6、图7所示)。
图6 建筑物监测点埋设
图7 基坑监测点埋设
北斗兼容的多模多频高精度接收机。
通道数256个;可同时接收GPS/BDS/GLONASS三系统八频点数据(L1/L2/L3;B1/B2/B3;G1/G2);采样率20 Hz。
专用的抗多路径天线,在提高天线性能的同时,更有效的抑制了多路径干扰信号。天线的圆锥形保护层,使天线的使用不受冰雪堆积,大雨,雷电等天气和飞鸟干扰的影响,可全天候工作。
如图8—图11所示,利用获得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通过专用软件自动处理,显示监测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等,并在出现异常时实时报警。
图8 测点管理
图9 建筑物BD1点(8月15日—8月17日)位移变化曲线图
图10 建筑物BD1点(8月15日—8月17日)速度图
图11 建筑物BD1点(8月15日—8月17日)加速度图
在基坑、建筑物健康监测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选择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国家贸易中心三期等有代表性的项目,选用高精度的GNSS设备,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目前监测工作还在继续。
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高质量、高精度监测是建筑物安全施工和运营的关键,该项技术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建筑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需要,大大提高监测系统的安全评估能力,提高我国健康安全监测的技术水平,应用前景广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DB11/T 446—2007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