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霞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社会心态是时代精神的“晴雨表”,是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反射器”,是社会成员心理活动的集中表现。社会心态的培育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发展为民的现实途径。通过社会心态培育与社会成员精神成长的一致性分析,实现社会心态的构建与社会成员精神成长目标的一体化,将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作为促进社会成员精神成长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将民生保障的领域从物质和文化的层面延伸到了精神的层面,也把社会心态培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将有助于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及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保障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发展。
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是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反映。包括社会价值观及其信仰、社会需求、社会认同、社会信任、社会情绪等丰富的内容。社会心态体现了人们的利益诉求,透视了人们的思想倾向,折射着个人和群体、个人和社会、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认为,“社会价值观念及其信仰是社会心态的核心内容,人们的社会需求、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都是由社会价值观念影响和决定的。社会价值观及其信仰是属于深层、稳定的社会心态。社会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情绪则在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并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且影响着社会认知,是阶段性的社会心态;社会认知是变动性的社会心态,受社会认同、社会情绪和社会信任等因素影响,也受价值观念影响。”[1]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传统以及主体自身的因素等,都对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不尽相同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心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就当前社会而言,健康的即良好的社会心态主要包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等方面的内容。
精神成长是伴随着人的生命成长过程而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扩展,是人的“心理自我”和个性的形成过程,是对“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的思索与实践。体现为人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内心宁静感的获得。主要包括高尚的价值追求,优秀的人格特质,积极的心理状态三个方面。
1.“自尊自信”,自尊就是对自己人格和国格的尊重和肯定,是对自己和国家的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自信,就是对自己和国家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乐观充分的估计,就是在正确认识自己、社会、国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长处和优势,能悦纳自己和对方,相信自己和对方的能力和才干。自尊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的内在体现,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自尊自信是进步的动力,是一个人和民族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支持,只有尊重自己,依靠自己,相信自己,你的所有能量才会发挥作用,你的梦想才一定会实现。自尊自信要求我们对自己和国家、民族要有文化的认同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正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更要相信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办好自己的事情。
2.“理性平和”是一个人或群体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状态,是一种不停留于事物表面而分析问题本质并能采取建设性做法的冷静、客观和平心静气的心理状态的呈现。要求我们客观、辩证、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看到存在的问题,更要看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看到问题是阶段性的问题,还是发展中的问题,更要看到我们党和国家正在全力解决这些问题;看到问题的存在,不夸大、不扩大问题的蔓延,更要有“从我做起”的自觉和担当。
3.“开放包容”是虚怀若谷、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是团结协作、共存共赢的意识和心态。要求我们以开放的思维和包容,宽容的心胸与气度去接纳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遇到矛盾和问题,多从积极方面着眼,尝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并客观地对待和积极解决问题。期盼和点赞他人和社会的进步,接纳其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在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路上帮扶前行。
4.“积极向上”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精神和追求,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积极向上就是一方面以乐观豁达积极心态看待任何事情,凡事看到事物蕴含的积极因素,看到发展,看到成长,拥有理想信念,努力追求;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我们积极实践,勤于行动,奋发进取,实干兴邦。因为对一个社会人和一个民族而言,只有积极向上,才能有追求;只有积极向上,才会有理想;只有积极向上,才富有激情和朝气,才能激活其他一切优秀品质的优秀元素,促进自身成长和社会进步。
1.高尚的价值追求。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的丰富,核心问题是解决价值追求问题。高尚的价值追求就是培育社会成员在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在其引领下形成个人核心价值目标及对未来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也就是要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2.优秀的人格特质,是指人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积极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所谓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按照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的观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真实存在于人内心的“一般倾向”,是对行为习惯整合的结果,能支撑、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并造成行为的一贯性,是个体独特性的来源。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是个体的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是个人内心的价值核心和基础因素,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关系的建立和事业的发展与成功。
3.积极的心理状态,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阳光心态,指人们聚焦优势与积极,关注激情与活力的比较稳定的、良好的心理活动水平。也就是面对工作、问题、困难、挫折、挑战和责任,从正面去想,从积极的一面去想,从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想,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去做。积极心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呈现,是人们幸福感提升与和谐社会建立、民族精气神提升的基础条件。
第一,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人们的心理状态必定是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当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会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做什么,遇到各种问题就会更淡定、沉稳、豁达和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同时也是社会成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价值定位系统。价值观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与此同时,价值观及信仰还是群体认同的内在根据,它左右着社会心态的走向和精神成长的高度,是社会成员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的反映。所以,从根本上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促进人们精神成长、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一致的。
第二,都是以培育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为内容。有人说,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个体的心理环境构成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与社会成员的精神成长都要以个体的心理状态调适为积极的心理状态为条件和内容。积极心理状态是一种阳光心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积极心理状态是个体精神成长的重要内容,也为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都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积淀。人或群体的知识储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提升,不仅是促进个体和群体精神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重要条件。当人们的文化底蕴有着深厚的积累、内心精神世界丰富,心智必将豁达,意志经得起磨砺,必将是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是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的人,是一个大气而舒展的人,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社会成员精神成长的目标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依托,促进其精神成长和社会心态积极的过程。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了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规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从根上说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凝聚其高尚的价值追求、积累深厚的人文底蕴、促进精神成长,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过程。因为理性与包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当他们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就可以理性的思考,少有情绪化的冲突,就可以从大局着眼,放弃小我的得失;积极、平和不仅是一种心态的表达,更是一种大境界的体现,是在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对人和事物的情绪反应状态,是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乐观、勤于行动、务实进取的行为状态。
从社会心态包含的内容看,社会心态的健康与否也是由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社会成员精神境界的提升、精神生活的丰富本身就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体现,而当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成员才会在有大雅的基础上拥有大度,拥有真正的内心宁静,淡泊、宁静致远。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既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内容,也是良好社会心态的依托。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而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内心宁静感的获得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共识的建立是以建立共享的价值观为起点而逐步形成的,是社会成员精神成长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心态的内在支撑力量。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和基本的价值判断的最低要求就是社会成员要有红线、底线意识。红线是指人的理想信念,底线是指要遵纪守法,这就要求,其一,培育社会成员的正确价值观,促进社会成员做有德之人。王俊秀说,“就目前的社会心态来看,民众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在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下,社会在学习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应该鼓励提倡和正向激励那些对社会有利的基本价值观念”。[2]对国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对个体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多样方式对大众进行积极引导,让其入心、入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体成长的自觉追求。其二,创造阅读环境,提高阅读数量和质量,做有文化之人。人的价值观的培育不仅可以从生活、工作、理论中学习和理解,还可以从阅读书籍中感悟和升华。学习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心态自信、理性、平和的源头之水,是积累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是形成社会共识及国家文化昌盛的基础条件,它不仅利于固化全体成员的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社会共识会成为良好社会心态的坚实基础。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身体基本需求是安全的需求和生理的需求,而当这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向往,更会使人产生不安、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这些负性情绪的蔓延,会加剧不良社会心态的传播,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受,影响社会的合谐与稳定。所以,加大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的治理力度和治理速度是净化社会精神环境和营造良好社会心态的基础性条件。同时,提高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解决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如教育不公平、医疗费用高、房价难以承受、生活成本加大等问题,让社会成员物质消费可以承受,精神追求有所向往,生活幸福感、满意度增加,社会心态自然理性平和。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社会心理现象的集中反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生态环境,不仅在心理层面有利于消解各种不良的社会情绪,也在更高层面上有利于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战略目标实现。社会现实的贫富加大、贪污腐败、钱权交易、分配不公,国家的法制不健全、正义难以伸张,政府的权力任性,民众缺乏信任和社会诉求实现困难,这些社会现实会构成社会成员的精神污染源和负性情绪诱发因素。所以,其一,改革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利益分配向弱势群体倾斜,努力缩小贫富分化。逐步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向上流动机会。其二,发展民主、厉行法治。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社会诉求能在民主的制度下得以实现,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能在法治的框架下公正解决;从源头上解决官本位,权力大于法律,人治胜于法治,弱势群体无话语权的情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三,加大环保问题的解决力度,让人们生存焦虑的生存环境有较大的改观。这一问题虽然国家出重拳想加快解决,比如,修改《环境保护法》等,但这是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又是综合治理的问题,出新招,出奇速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生态良好,利于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增加社会成员对社会、政府的社会认同和社会信任,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提升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立个体的积极心态,确立个体的积极心态是良好社会心态的基础条件。积极心态是心态模式的转换,是心理调适的基本方向。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就能心怀感恩,用爱回馈他人和社会,能使自己的情绪更加稳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和更好应对问题,更有勇气应对挑战,乐观向上;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就能有博大胸怀接纳、宽容和拥抱一切,有奋发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内在精神动力,避免迷失方向和盲从、轻信、意气用事等情绪左右自己。
[1]苏海南,辛鸣.解好“社会心态培育”这道题[N].北京日报,2013-02-04.
[2]李松.社会心态“新观察”[J].瞭望,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