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

2015-03-29 03:16□文/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贵州省少数民族价值观

□文/陈 俊

(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贵州·遵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条件是人们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更肩负着民族团结,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重任。因此,全面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2015年1月,我们对贵州省内的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遵义医学院等五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简短的访谈。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取样本,调研对象全部针对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样本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民族、专业和年级,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上述五所高校每所学校发放问卷80 份,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90 份,有效回收率为97.5%。通过此次调查,旨在深刻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分析其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为下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认同路径和方法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8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80%的大学生表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说明贵州省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肯定态度,充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是,在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时,能够完整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只有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另外40%的学生能够回答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还有18%的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混淆在一起,不明白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有2%的学生明确表示完全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数据也体现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的认知方面具有不完全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全面,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认知教育和认同教育。

当提问:“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问题时,选择“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介绍了解的”有310 人;选择“通过上网了解的”有30 人;选择“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了解的”有23 人;选择“通过电视新闻报道了解的”有15人,选择“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的”有10 人,选择“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有2 人。当提问:“您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6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不满意,2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满意,还有剩余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表明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但仍然是以传统的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方式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和教育者的认同度。

此外,不同专业、年级、性别、政治面貌的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状况也存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位于省会城市贵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知、认同度最高,位于地方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度则要低一些;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在内)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度要高一些,男生比女生的认知度也相对较高,文科类大学生比理工农医科类大学生认知度要高一些,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认知度要高一些。

总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贵州省内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示认同,对于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表示认可;之所以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满意程度不高,主要在于教育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活力,没有体现贵州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地区民族特色,脱离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等实际情况,缺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二、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一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困边远农村,受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设施简陋,教学水平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造成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存在一定问题,对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认知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相对迟滞,加上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能力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都会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一)社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文化价值观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更加复杂,各种意识形态也在相互较量,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从来都没有停止。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趁机利用文化和价值观加大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渗透,西方势力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介、影视音像制品等文化资源优势,向我国发起了强大的文化攻势,对我国进行无形的渗透,企图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削弱了民族意志,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带来一些冲击,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此外,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原来生活的环境,由封闭状态进入了开放状态,由乡村进入了城镇,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发生变化,知识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会引起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发生转变。尤其是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发展,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和价值观异化现象也表现出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在树立人生理想和做出价值取舍时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从而也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接受。

(二)学校因素。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与新内容。当前,贵州省内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灌输,问卷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然而大学生们也普遍反映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单调、枯燥、陈旧、方法单一,不能把教材上抽象生涩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经典案例相结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与90 后大学生认知、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不相符合,容易引起他们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难以提起大学生们的兴趣。尤其是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来自于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文化传承、民族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有着特殊的生活习性、民族风俗、思维方式;这些民族地区在长期的民族传统文化沉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并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有别于汉族学生,要充分考虑其民族心理、民族个性和民族特征。此外,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比较落后的民族农村地区,难以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高校对这部分“基础脆弱”的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然而,事实上我们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忽视了因材施教,缺乏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就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个人因素。在贵州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中,大多数都是以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为核心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冲突。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对猛兽、日月、山石等自然物的信仰和崇拜,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这种信仰和崇拜早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当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所学习的内容、价值观标准就会与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发生矛盾,导致他们产生疑惑、厌烦心理,甚至产生逆反情绪。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思维模式不断更新,个体价值不断强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判断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但由于长期在本民族区域内生活,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极容易表现出浓厚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纷纷涌入大学校园,这其中既有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趁机混杂其中,可谓“鱼龙混杂”。面对这种情形,其中一部分思想意识薄弱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价值判断陷入迷茫境地,稍有不慎便会被“新自由主义”、“泛民族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理念所左右,动摇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轻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认同偏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了当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现状,总结了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洁,喻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9.

[3]陈志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探析——以宁夏高校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王小雪,杨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5]柏文涌,朱春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和培育路径研究[J].求实,2013.11.

猜你喜欢
贵州省少数民族价值观
贵州省种公牛站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