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竹枝词的雅俗文化互动研究

2015-03-29 03:17范明英
关键词:民俗

范明英

(重庆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巴渝竹枝词的雅俗文化互动研究

范明英

(重庆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竹枝歌是源于巴渝一带的俚歌野唱,亦称“巴渝竹枝”。中唐以降,文人参与竹枝仿写和创作,通过对民歌音韵的革新性传承与弱化、民间语言的文学性仿摹与改造、民俗主题的功能性延展与升华等,使巴渝竹枝由俗趋雅发展为文人竹枝词。文人竹枝词既保留民间竹枝歌古拙率性的特点,又兼以文人创作的清新雅丽,自成一体。民间竹枝歌与文人竹枝词的雅俗互动,终至缘于巴渝民间竹枝歌的文人竹枝词蔚为大观。

关键词:巴渝竹枝歌;文人竹枝词;民俗;雅化

一、 竹枝词源于巴渝

竹枝词初为民歌,任中敏曰:“竹枝者,真正之诗歌也,民间文学之大收获也。若以历史眼光衡之,其地位与国风等,可无疑义。”[1]272

据今存诗文来判断,竹枝歌这一最早的民歌形式应当起源于巴渝。吴汝煌认为:“三国时刘伶诗《北芒客舍》有‘陈醋发素颜,巴歈畅真心’之句。如果诗中所说的‘巴歈’与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所说的‘后之聆巴歈’的‘巴歈’含义相同的话,那末应该说,早在三国时期,这种民歌已经传到北方了。其起源当然比三国还要早些。”[2]尽管此“巴歈”是否即刘禹锡所谓“巴歈”未有定论,但竹枝歌确与巴渝地区的民歌有关。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序》云:“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刘禹锡的《杂曲歌辞竹枝》中有“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句,此处“本乡歌”为竹枝歌无疑。竹枝歌其时已在巴渝盛行,于鹄《巴女谣》中有“巴女骑牛唱竹枝”句,白居易的《听竹枝赠李侍御》则有“巴童巫女竹枝词”句,杜甫《夔州歌十绝句·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云:“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词》:“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词,庭槐叶落秋风多。”此类诗作不胜枚举,皆证实了巴人不分性别年龄,人人皆可吟唱竹枝词的独特盛况。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宋人黄庭坚也有“竹枝歌本出三巴” 之说。近人马穉青《竹枝词研究》辨竹枝词“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以上所述都可证明竹枝源起于巴渝,因此,竹枝歌又谓“巴渝竹枝”“巴歌”“巴渝辞”“巴人调”等。

但也应注意到,对竹枝词源起巴渝之说,学界仍有所争议。孙杰提出“竹枝词起源于楚地”[3]之说,中央民族大学的周建军在博士论文中指出各说之疑,提出竹枝词源于“巴渝巫山说最准确”[4]。在一定意义上,巴楚融合过程中产生竹枝歌的说法有合理性。据《华阳国志·巴志》所记,江州以东,其人半楚,巴楚既数相攻伐,也多年联盟。巴楚之地在文化上相互渗透,很难截然分割。刘禹锡的《别夔州官吏》中的“三年楚国巴城守”就较为生动地再现了楚地巴人、巴楚相融的场景。杜甫在《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中,即见到巴人属地鱼复浦(今重庆奉节县)高筑楚人台。该诗还描绘了竹枝词沿江传唱的盛景:“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竹枝词未好,画舸莫迟回。”蒋吉在《闻歌竹枝》中亦云:“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梦江湄。”黄庭坚认为“竹枝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该结论在其游历途经巴、楚等地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比较而得,应为可信。不仅如此,巴渝竹枝还西延及蜀。《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人所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此类关于竹枝词的诗文,记载了竹枝歌最初作为民俗文化形式之一源于巴渝,西延至蜀,东延于楚,并最终影响全国的轨迹。

二、文人竹枝词与巴渝竹枝的传承关系

郑振铎认为,民间俗文学“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为民众所喜好,所讲述的是民间故事,风俗民情,民间少男少女的恋情,是民间大多数人的情怀寄托”[5]。源于巴渝的竹枝词多是即兴而歌,随口而作,应为民众集体创作的结晶。民间歌者凭心而记,口耳传唱,其俚歌野唱,有卫风淇澳之艳,具有浓重的俚俗之美。刘禹锡的《竹枝》自序云:“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任中敏对此解释说:“变风之自,谓民歌《竹枝》犹《诗》之有变风,穷其所自,则远在卫风《淇澳》,而近在屈原《九歌》。”[1]272民间竹枝歌在主题上抒思情、咏风土,具有强烈的民俗特征,用于“传情、赛神、赛歌”[6]。顾况诗言:“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白居易的《竹枝词四首》(其二)“竹枝苦怨怨何人,夜唱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煞当年病使君”,即描绘了巴人唱竹枝歌表达爱恋、思慕的民俗场景。《水经注》与《巫山志》均记载了巴人婚礼仪式中唱竹枝的风俗:“嫁时,群女子治具,吹笛,唱竹枝辞送之。”巴人在驾船竞渡等赛神活动中,亦多以竹枝赛歌。《录异记》中记载合州石镜(今重庆合川、垫江)人“每斗船驱傩,及歌《竹枝词》较胜,必为首冠”。刘禹锡《别夔州官吏》中“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及清王培笋《嘉州竹枝词》中“报赛迎神唱竹枝,竹公溪畔竹王祠”句,与《夔州府志》卷十八中所记载的开州(今重新开县) “风俗皆重田神,春则刻木虔祈,冬则用牲报赛,邪巫击鼓以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内容相合,记载了巴渝地区赛神必唱竹枝歌的民俗盛景。此后的文人竹枝词也多写一时一地之风土。

中唐顾况、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仿作民间竹枝歌。其仿作的重要方式是借用巴渝竹枝歌的民间语言和民歌音韵,如刘禹锡借用民间竹枝歌的音韵特点,即所谓“其音协黄钟羽,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1]272,倚声填词,创作文人竹枝词。白居易在《忆梦得》的诗自注中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可知刘禹锡极为熟悉巴渝竹枝歌的音韵。《旧唐书·刘禹锡传》云:“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据任中敏考证,北宋文人,已失其声,“惟民间同时尚有传刘氏夔州原音者”[1]281。宋时的扬州,亦有能唱刘禹锡《竹枝词》的,据宋人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九叙扬州见闻曰:“夔州营妓……扣铜盆,歌刘尚书《竹枝词》九首,有当时含思宛转之艳,他妓女皆不能也。”由此可见,刘禹锡对民间竹枝歌鄙陋一面予以改造,并将之传教于巴人,广为传唱,影响甚远,从而使巴渝竹枝歌渐趋雅正,由过去山间水边的野唱移植为艺苑清唱,巴渝俚音登堂入室,光芒大白。此后,历代文人广泛参与,甚至清代皇帝如乾隆等亦写竹枝词,竹枝词在保留了民间竹枝歌某些特点的基础上,逐渐雅化。

三、巴渝竹枝的雅化

巴渝竹枝歌雅化的显著标志是其率性自由不依常格的韵律为文人借用,推动了诗歌革新,但同时也造成巴渝竹枝歌渐至失传。自唐初近体诗即格律诗体的出现,诗歌创作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甚至严格限制到苛刻的程度。中国古典诗论也对俗韵多有贬抑。自《诗序》始,音韵即有雅正与淫邪之分。如严羽的《沧浪诗话》云:“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文人竹枝词保持了民间竹枝歌注重变风、格律相对自由的特点,与精心雕琢、讲求平仄格律语辞对仗的文人七言绝句有明显差异。今人唐圭璋认为,竹枝词“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7]。但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九却认为,“《竹枝》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唐圭璋所论为语句形式,王士祯所论为语言风格,其所指有不同。竹枝词的基本形式为七言四句,看似绝句,但不拘泥于绝句的创作规范。竹枝词为一种可伴随声音、节奏歌之舞之的诗歌形式,天籁所至,难拘格律。明董文焕在《声调四谱图说》中说:“至竹枝词,其格非古非律,半杂歌谣。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间,不得全用古体,若天籁所至,则又不尽拘也。”清人宋长白《柳亭诗话》将其称为“拗体”,即“竹枝,人多作拗体”。可见竹枝词的拗体特色,有别于规范的七言绝句,表现为既遵循韵文学的规律,讲究一定的音韵,却又不完全拘泥于格律。亦可反言之,唐诗发展至中唐时期,其音韵格律的限制使其渐入窠臼,亟需改革,“刘禹锡从巴人中引进‘竹枝词’,正是反对苛细声律理论的实践”[8]。由此观之,文人竹枝词学习民间竹枝歌,音韵格律率性自由,自成一体,直接推动了中唐至明清时期中国诗歌的革新发展。同时应该注意到,文人竹枝词的大量涌现,使巴渝竹枝歌在雅化过程中音韵渐绝。由于刘禹锡能够直接歌唱巴渝竹枝歌,并教导巴人传唱竹枝歌,故刘禹锡所熟悉的巴渝竹枝歌至迟在宋代尚有传唱。黄庭坚的《竹枝词二首》跋云:“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由此可知,宋代巴人尚有能用唐时巴渝竹枝歌唱咏文人竹枝词者,但其音韵已仅限部分巴人所知而已,故任中敏说:“至北宋文人间,已失其声。”[1]281即便在民间,宋时能够传唱唐时竹枝歌的人也已经寥寥无几。宋人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九叙曰:“夔州营妓……歌刘尚书《竹枝词》九首,有当时含思宛转之艳,他妓女皆不能也。”明人似有能歌巴渝竹枝者,如明代王叔承《竹枝词》即有“深夜忽听巴渝曲”句,但该诗所叙是否实景不得而知。至清代,王夫之《竹枝词十首》有序:“杨廉夫唱竹枝于湖上,和者集。以初体求之,非竹枝也。”可见时人所唱竹枝已与刘禹锡时代的巴渝竹枝歌相去甚远,巴渝竹枝歌已经失传,终至断绝声容。正所谓“字句之外,亦终限于名称而已”[1]288。

巴渝竹枝歌雅化为文人竹枝词的另一标志是语言风格自成一体。中国古典诗论中曾专论诗之用语崇雅抑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圣文雅丽”为审美规范,提出“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钟嵘更在《诗品》中以用语雅俗作为诗品高低之标准,褒扬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贬抑鲍照“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宋人朱熹更在《答巩仲至书》论及诗法曰:“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言语意思。”但是即便是唐以前的诗论,在总体上排斥俗音俗语的前提下,因诗缘情的独特性,诗论家也注意到了诗歌中俗语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注意到雅字雅音使人厌倦,俗音奇辞使人兴奋,即所谓“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亦言:“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文人竹枝词师法民间竹枝歌,大量口语、俚语、方言入诗,保留了“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的民歌风味。同时大量清新雅丽的语言,又使其在“杂以风谣”间兼具优雅蕴藉的文人风格,其语言风格可谓“言尚易了”、“不雅不俗”。清王世祯《师友诗传录》指出:“竹枝稍以文语缘诸俚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即所谓“惟‘半杂歌谣’语,亦颇有见”。[1]286文人竹枝词在语言风格上保留了民间竹枝歌不避俚语俗言、重章叠字的歌谣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孙太钧《梁山竹枝词三十首》云“鄙俚方言琐屑事,不加笺注不分明”,因各地方言俚语有异,故方贞观《南行道中口号》说文人竹枝词“不避俚俗、不嫌重复,亦刘宾客建平《竹枝》之意耳”[9]。刘禹锡那首著名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既保留了民间歌谣不避叠字、不讲对仗的率性自由和比兴、双关的修辞特征,但又用“闻”、“道”等文语,“东”、“西”、“有”、“无”等对字,以及构造的“杨柳”、“江水”、“踏歌”等意境,表现了文人创作时不由自主的蕴藉隽永的修饰色彩,使其雅化。与之相比,民间歌谣“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你看路边那个妹,又想恋郎又怕人”,虽然题材、主题及比兴和叠字修辞等均有相似,却更加直白显露,缺少文人诗语那种别具一格修饰的雅致。明太祖孙朱有墩的《竹枝词》“巴山后面竹鸡啼,巴山前头沙鸟栖。巴山巴水到郎处,闻郎又过后门西”,不避俚俗,大量运用叠字和“后面”、“前头”等相对的方言,含思婉转,深得刘禹锡《竹枝》之意。明人阎秀卿在《吴郡二科志·文苑》中言及唐寅“歌诗婉丽,学刘禹锡”,唐寅的《桃花庵歌》即大量运用叠字,诙谐妙趣:“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巴渝竹枝歌雅化的第三个标志是咏风土与诗教传统相结合。据今存诗文所叙,巴渝竹枝歌中有不少悲歌,特别是思亲思故之歌,音多凄怆。与巴渝竹枝民歌“咏风土”的民俗主题并不相符。例如刘禹锡所言“荡浆巴童歌竹枝”或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宋人范成大《竹枝歌》(其八)中也写道:“当筵儿女歌竹枝,一声三叠意忘归。”凡此种种可见,巴渝民间竹枝歌,多为咏风土之作,而民俗本身并无悲欢之意,歌者情绪只是发乎内心。咏风土的民俗题材内容,使巴渝竹枝歌和此后继承这一特征的文人竹枝词绵亘千年不绝。或如任中敏所言,一般诗调在断绝声容以后,即退入徒诗,而生命遂止,但竹枝词正因为“状写风土已成为一种特殊内容,时地虽迁,文人仍乐用不辍”[1]288。但是任中敏先生未曾注意到,“咏风土”为众多民歌歌谣的共同特征,而惟独竹枝词影响甚广,此当另有其因。元人杨维祯认为,《竹枝》“辞若鄙陋,而发情止义,有风人骚子之遗意”。王士禄在《西湖竹枝词二十首序》中提出,竹枝词“不特异于风土,兼可以发验宕之思”。沈谦在《北墅竹枝词序》中说:“《竹枝》之体,肇于唐人,自述其山川民俗,然词必近情,调必近古。巴蜀秦淮及吾郡西湖皆有之,比之四诗有风之义焉。……序诗首风,将以察其真淫,知其劳逸。”袁学澜《姑苏竹枝词七言绝句一百首》序云:“岂以其体近理俗,鄙而不屑为钦?窃闻之,诗有六义,《竹枝词》主于陈上风物产,及山川古迹,则其义近于风赋。”清嘉庆时得硕亭《京都竹枝词》序云:“竹枝之作,所以纪风土,讽时尚也。”以上所论,指出了文人创作竹枝词的另一动因,即赋竹枝词以发情止义的变风之义。这正是竹枝词能够登堂入室、光芒大白的重要原因。刘禹锡曾作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其《竹枝词九首·序》云:“昔屈原居沅、湘之间,其民迎神,其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至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稗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将两者联系可以发现,刘禹锡创作《竹枝词》九首应有“风人骚子之遗意”。其《竹枝词九首》中“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等均已赋予《竹枝词》风骚之义。文人竹枝词承继了巴渝竹枝歌的恋歌题材,但将传统民歌中热烈奔放的情感予以内敛,显现温柔敦厚的诗教效用。曹枢《竹枝辞八首写征妇意》写道:“郎行万里戍云中,十约归期九度空。郎自官高奴自老,悠悠生死不相同。”“乱鸦啼罢月檬檬,门掩朱扉四五重。到底此心关不住,为郎飞梦到卢龙。”“朱颜绿鬓受孤单,鬼病侵寻命已悭。若得此身能化石,青山终久见夫还。”其情止乎礼义,其意蕴隽永雅致。高启《竹枝歌六首》(其六)写道:“枫林树树有猿啼,若个听来不惨凄。今夜郎舟宿何处,巴东不定在巴西。”《古今词统》评价其情真切如“一勺清泉能醉人”。清代女诗人张妙静有诗句“忆把明珠买妾时,妾起梳头郎画眉。郎今何处妾独在,怕见花间双蝶飞”,《名媛诗归》评之曰:“忆到始至时,极寻常事,正是极难过处”“‘独’字,‘双’字,两两相关”。不仅如此,文人竹枝词还将主题延展到悯民咏史等诸多方面,其风化之义更为浓重。如清代余焕文的《悯荒竹枝词》:“贫农何故又遭荒,苦境偏教此辈尝。受尽艰难成饿殍,欲将理数问穹苍。”清代刘鸿典《西充竹枝词》第一首:“喜逢嘉客火锅烧,也识鸡豚味最饶。借问平时糊口计,可怜顿顿是红苕。”清代龚维翰的《川船竹枝》:“凌晨水映月如钩,打桨推楠客路愁。一十六支飞燕子,号声吼破蜀江秋。”“蜀道愁过百八滩,滩滩险处觉心寒。骇人最是三峡石,乱掷金钱乱打宽。”“相牵猿臂上重山,捡缆人归缝铁环。喜得布帆三十幅,顺风飞送过夔关。”均为悯民佳作。清代叶曼的《吴江大水竹枝词》四首,专咏吴江大水灾民之苦,王士恒作《河工竹枝词》十首、《河工后竹枝词》十首、《后河工竹枝词》十首、《新春河工竹枝词》九首,述清代官吏腐败、工程敷衍、民情艰苦的实际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竹枝起源于巴渝,文人竹枝词是对巴渝民间竹枝歌的仿写与改造,这一改造至少通过民歌音韵的革新性传承与弱化、民间语言的文学性仿摹与改造、民俗主题的功能性延展与升华,完成了巴渝竹枝的雅化过程。如果进一步地反向度考察,可以发现,巴渝竹枝的雅化过程实际也是中唐以降文人诗歌“以俗为雅”的俗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唐人诗歌革新的艺术追求、宋人雅俗之争的文论思辨、明清改土归流的政治需要,均产生了极大的外驱力,限于篇幅,可作另论。由此可知,在中国古典诗歌尚雅抑俗的发展过程中,正如王国维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雅俗转化互动的文学现象一直存在。而在民间竹枝歌与文人竹枝词的雅俗互动中,后者终于以得益于前者的文化资源而蔚为大观。

参考文献:

[1]任中敏.唐声诗(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2]吴汝煌.刘禹锡传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107.

[3]孙杰.竹枝词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

[4]周建军.民族文学视野下的竹枝词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48.

[5]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2.

[6]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238-239.

[7]熊笃,张雪梅,选注.历代巴渝竹枝词[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1.

[8]丘良任.纪事竹枝词[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252.

[9]刘亚虎.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11.

[10]王利器,等,辑.历代竹枝词[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王学振)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ulgarity of Zhuzhi

Folk Songs and the Elegance of Zhuzhi Poems

FAN Ming-ying

(SchoolofHumanitiesandArts,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ongqing401331,China)

Abstract:Zhuzhi songs are folk songs originated in Bayu area, also known as "Bayu Zhuzhi folk songs". Since the mid-Tang Dynasty, thanks to many scholars’ imitation , reproduction or creation, the vulgar Zhuzhi folk songs had became elegant in terms of their phonological rhythm, language style, theme, etc, thus having been upgraded as Zhuzhi poems. Moreover, the Zhuzhi poem has retained the simplicity and unconstraint of folk song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ulgarity of folk songs and the elegance of poem ,zhuzhi poem has presented a splendid sight as a literature type .

Key words:Zhuzhi folk songs in Bayu Area; Zhuzhi poems; vulgarity; elegance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5)-11-0079-05

作者简介:范明英(1971-),女,四川德昌人,文学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巴渝竹枝词雅俗文化嬗变及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13YBWX092);重庆科技学院2014重点项目培育基金“巴渝竹枝词的文化研究”(项目编号:CK2014Z04)

猜你喜欢
民俗
冬季民俗节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传统民俗有奇趣
吴其萃作品选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一把面粉揉出的“民俗图腾”
第十一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