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宪
东吴讲堂
可爱可恨的微文化
——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
周 宪
今天,微生活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文化正是这种微生活的文化表现,是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技术带来的新的文化现象。微文化具有四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信息构成的高度碎微化,碎微化信息的极速传递、接收与变异,微文化的海量信息性,信息的高度娱乐化。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正能量和负能量常常纠结在一起。微文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也在改变着我们主体本身。
微文化;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移动技术
周宏(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尊敬的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地介绍作客第四十六期。东湖讲堂的主讲嘉宾,周宪教授。
我这份荣幸也更加特别,因为周老师是我母校的老师,他编了很多的著作,我从其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周老师是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九八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一九九八年获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博士学位,现在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今天,周老师演讲的题目叫《可爱可恨的微文化》这个题目是当下热门的具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对这个题目,我首先进行一个个人性理解——在这个题目里边,包含了两对非常古老的哲学范畴。一对是“爱”与“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曾提出过“四根说”。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水、土、气、火四种元素构成的,这是从质料方面讲。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它们糅成万事万物呢?这就是爱和恨。这对哲学范畴到现在绵延了几千年,爱和恨,人们思考了几千年,也争论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终结性结论。可能哲学的魅力正在于它总是在争论而不在于下结论。第二对范畴是“大”和“小”。大和小也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课题。与恩培多克勒几乎同时代的古印度哲学家释迦牟尼曾经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描述宇宙的精奥。当然,微和小在词义上是有所差异的。我们从《说文解字》里面可以看到, “微”,隐形义。即,“不明显的,暗暗走”的意思。一般来说“微”具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小”,一是“隐秘”,然而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微”已经超越了小和隐的含义。我们着重在现时代的意义上讨论这个“微”。
同学们,老师们,当今时代,微这个字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至于它为什么叫微,我至今还不甚清楚。自从微软出来以后,微就和数字化生存、信息化生活连在一起,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人类的微活动,创造了一系列微文化。我们几乎无时不在地进行着微活动,也无时不在创造着微文化。那么微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今天,周老师的这次演讲一定会给我们很多的知识,给我们非常多的生活方面的启迪。下面,让我们有请周老师作演讲!
感谢你们周院长的非常精彩的一个开篇词,我很荣幸来到常熟理工学院。今天第一次到你们学校来,但是我对你们学校的印象是非常熟悉,因为你们《东吴学术》执行主编林教授经常邮寄给我贵校杂志,我们看到国内外很多知名学者都在这里作过讲座,所以我能加入他们的行列深感荣幸。刚才,周院长点题,已经要把我讲的东西给大家作了精准的分析,其实今天我来讲这个问题我心里是存有疑虑,我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年我们在学校里改研究生试卷,学校各院系的老师聚在的一个场所,分成一拨一拨的。我们旁边是社会学院的老师,当时在争论什么我不记得了,我和某位老师说:“你这讲得不对,我儿子告诉我应该是怎么怎么做。”结果这句话给社会学系的周晓虹教授听见了,他受到启发就开始了一个有趣的研究,叫“反哺研究”。我们知道,过去我们的知识传授都是老一辈传授给年轻一辈,现在颠倒过来了,年纪大的要向年轻人学习,这就是“反哺”。我想在座各位同学一定比我更了解“反哺”,尤其是微文化,在互联网时代,青年人懂的东西一定大大超过他们的长辈。所以我来讲微文化有点疑虑。但是我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我们同样看到了现象,你也看到我也看到,你可能不会找到一个理论的框架它来解释。而我能在理论上对这个现象加以分析说明。刚才比如说:周院长刚才说的这“微”这个字,讲得非常准确,一个是讲它的致用之效,另一个讲它的隐形的一面。所以,我今天就在这跟大家交流,会引发大家的一些感触,因为我们都在微文化之中。大家都是有知识的人,在面对任何一个文化现象时,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思考。而不是大家都玩我也玩。虽然我也玩,但我通过思考知道它的好处在哪儿和坏处在哪儿。今天的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技术在改变我们,塑造我们。
今年的五月份我参加了一个调研,去了广东和北京。在广东我去了腾讯总部。总部二楼有两个很大的LED显示屏,一个正在显示全球微信的在线人数,当时网上我记得是有3.8亿人在线,另一个是QQ在线,有1.3亿人在线。面对这两个数据,我觉得非常震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很小的技术发明,吸引了全世界这么多人同时在用,我们的时代发生的变化太大了。一位英国有名的地理学家哈维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后现代的状况》,此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家,他在书中绘制了一个图,说明了从一五〇〇年到一八四〇年,然后一直到一九六〇年,在整个世界发生的变化。从一五〇〇年到一八四〇年地球很大,我们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很困难,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坐船或坐马车。后来火车发明了,汽船发明了,地球也就变小了。比如说从中国到美洲去,坐船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当年郑和下西洋用了很长的时间。到了一九五〇年代,我们知道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特别是到了一九六〇年代,由于喷气式飞机的发明,整个世界变得像一个鸡蛋一样了。地球村的概念也就出现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微文化也应运而生。什么叫“微文化”?这个概念是有争议的,我们先来探讨这个概念。我们今天的微文化就是刚才周院长非常精准的界说,就是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技术带来的新的文化现象,大家频繁使用的微信就是微文化最常见的现象。我有一个朋友是英国伦敦大学教授,他每年暑假都到中国来学中文。他回国和我联系就是用微信,我第一次接到他微信真的大吃一惊!老外也会用这玩意儿?微信是腾讯的重要的技术发明,所以那天在腾讯公司看到的情况真是让人非常震撼。腾讯是在建构一个巨大微文化平台,任何新的科技发明都上去淘金。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新技术的发明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方式。所以微型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微文化的特点在“微”,因而它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哲学上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小的是美好的。”小的就是好,这在今天绝对是一个真理。但小的也是危险的,因为小的东西有时我们看不见,其功能隐而不显。为了今天的讲座,昨天做ppt的时候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图片,这些图就跟微文化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大家在地铁上会经常看到一个场景,那就是几乎每个人都在玩手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看节目,有的在刷屏看微信或短信不一而足。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微文化,微信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怎么改变呢,这是我要着重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今天我们都生活在微文化之中,有人预测将来微文化不但是一些新的技术装置,这些装置还会植到我们的皮肤和大脑里去。我就现在来设问一下:现在是不是存在一种发展趋势,微文化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世界呢?我想大家都有所体验,在微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在变,技术在变,文化在变,我们也在变。当下的社会变化就是转向现代性或现代社会,那么,什么叫现代社会?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说,现代社会就是从传统社群发展而来,传统的社群靠血缘关系来维系。而现代社会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群,不再建立在血缘亲密关系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法律、理性和契约的基础上。另一位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对此也有很好的描述,他提出了一个“星丛”的概念。这个概念用于说明我们现代性的特征也很有解释效力。照他的看法,现代社会的形态就像是一个个“星丛”,看起来好像是连在一起,实际上却是各自独立的。今天社会就是如此。
英国的社会学叫鲍曼,我也建议大家去读他的一本书,叫《流动的现代性》。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它讲述了现代性如何从固体状态变成流动的液体状态。他举了好多例子来说明,比如过去一个人的资本就是物质性的存在,如厂房、土地或地产等,在流动的现代性条件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阿里巴巴,它的产业和资本并不是厂房和地产,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巨大的网络,是它的经营理念,它是靠这些来挣钱。所以,今天的现代性变得越来越流动,流动性与今天讲的微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流动的现代性的出现,我们的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碎片化”。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个特征也是碎片化。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碎片化,而是我所说的碎微化,这是微文化所以诞生的条件。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今天的信息传播、生产和接受中的高度碎微化现象。当下流行的很多说法或新语汇,比如微电子,微生活,微营销,微消费,微情感,微电影,微小说,等等。虽然这里的“微”都不是同一个,但却向我们指出了一个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那就是我们的生活世界越来越倾向于碎微化。碎微化的种种症候在微信中体现得最为显著。
人类我们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口传文明、印刷文明和电子文明。口传文文明就是在场的面对面的交流,比如说说书,唱歌曲,听京剧,你必须在场,你不在场你听不见,反正就是一种很受局限的交流。后来印刷术发明了,印刷术当然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现在关于印刷术发明的争论很多。印刷术的方面改变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变成了人和书本的交流,这就极大地拓宽了传播的范围,是延时的不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第三种我们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电子媒介文化,它与前面我们所说的流动的现代性相对应。电子媒介加剧了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进而使自我变得更加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了。从信息方式看,微文化是电子媒介的产物,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步的产物。它有四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以下我们来做分析。
第一,信息的构成高度的碎微化。你们在微信平台是看到的各式各样的信息通常都是短小的,这些信息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刚看到世界儒学大会的报道和发言,然后就是那里出什么绯闻或者最近很抢眼的新闻,这些信息之间毫无关联,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今天在微文化中所遭遇的就是这样高度的碎片化的信息,长篇大论的报道或文章行不通的,碎片化的信息流动市场极大。当你一打开你的手机,打开你的电脑,什么样的无关信息都扑面而来,让你无暇顾及它们的关联和语境。第二,就是碎微化的信息的极速传递、接收与变异。这是我们可以体验到的当下生活世界激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古代社会,身在长安的杨贵妃要吃广东的新鲜荔枝怎么办?只有靠快马加鞭从海南运到长安。但是今天就简单得多了,飞机空运几个小时就从海南运到西安了。更重要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即时通讯和传递成为可能。我提到的腾讯那个LED的显示屏所呈现的几亿人同时微信在线,就是一个明证。不管你身在何处,在南非,在澳大利亚,在美国,或在中国,巨大的通信网络把全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信息的极速传递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当信息传递简化为点对点的实时传递时,社会的民主化也随之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我们知道,中国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改变也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透明更加民主,比如动车事件,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新闻事件,最先都不是在官方媒体上透露的,而是在一些草根媒体上看到的,这就突破了官方媒体独揽新闻喉舌的局面。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所谓“远距作用”,即远处的事件对本地社会生活的影响。如果说传统社会可以老死不相往来的话,那么在电子媒介时代,本体的生活要受到外部世界的深刻影响。英国有个社会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例子,他说一个人他可以一年不跟他的同屋讲话,但是他可以每天两个小时在网上跟远在5000里之外的网友聊天。这个例子耐人寻味,电子媒介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亲密的看法。我们过去讲亲密就是一种距离的概念,但是今天的距离和亲密无关。我们那代人做学生有一个传统是拜年,就是在过年时到老师家去坐坐聊聊。在座的同学大概很少有人这样拜年了。因为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拜年的边界方式。第三,就是微文化的海量信息。在今天的各式各样微文化平台和网络上,存在着海量的没有经过检验的信息在网上裸奔,每个人每天都能收到无数这样的信息,常常是一些没头没脑的信息,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些海量的未经检验的信息,既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是否真实可信,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我们要被这些信息所吸引,所困扰。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你不知道是谁发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否属实,所以也不必认真对待。第四,就是我们现在的信息是高度娱乐化的,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说娱乐就是娱乐嘛,有些事应该和娱乐无关。现在却是没有什么不娱乐的,信息也要高度娱乐化才为人们所接受。所以英文里有一个全新的词儿,叫infotainment,翻译成汉语就是信息娱乐,它是英文的信息information和娱乐entertainment两个词的合成。这个新词的确昭示了微文化的某种特征,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娱乐化”趋向。微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快感文化,无论你做什么都少不了快感。教育不能枯燥无味,阅读要有快感,网络信息的传递也要有视觉快感或内容快感。总之,没有快感的信息是走不远的。于是快感成为当下微文化的一个策略,也是一个特征。
总结一下,我来再概要地归纳这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解释我们信息方式,尺度和容量很小很,但却很容易传递;第二个特征是指信息的交往非常及时、迅速和广泛,微文化的信息交往的时空范围都非常广大;第三个特征强调的是微文化量的特征,即海量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太多的信息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最后一个特征是文化的广泛娱乐化,没有娱乐性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上微信和QQ了,所以说娱乐化在改变信息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信息的态度和看法。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微文化对人的潜在影响是什么。如前所述,微者往往习而不察,视而不见。微文化无所不在,可是它的潜在影响如何却很难观察到。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说过,越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对它越是缺乏思考。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微文化也是这样。正是因为微文化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天天发生,所以我们失去了对它特有的敏锐省察。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恰恰就是“微文化的一代”,和我们这一代有些不同,我们还经历过前微文化时代的文化现象,所以对微文化有所参照和比较,而你们生在微文化流行的时代,很容易失去对这一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我认为,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正能量和负能量纠结在一起,需要我们仔细辨析。这就需要各位同学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盲从和随大流。今天社会上有很多从众现象。大家可以在“从众”两个字中悟出汉语的魅力和从众的特征。“从”是两个人,“众”是三个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少数人会跟着多少数人走,这就是今天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叫“阿什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人在大众社会所作出的判断,通常不是自己独立作出的,而是受到了群体压力的影响。人是一种社交的动物,不可能一个人独立生存,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那么在群体中,你就一定会受到来自群体的种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压力,微文化就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群体压力,进而形成了广泛的从众在我看来,微文化的出现至少有这样几个积极功能。其一是微文化的社会交往给人们的自由表达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以往人们无法表达的欲望、诉求和想法,现在可以通过各种微文化的渠道来表达;其二,微文化所导致的新的人们交往的格局,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出台更加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其三,微文化为一些处在社会底层、边缘和少数群体的人们,提供了表达他们局部利益提供了可能,这些群体在大一统的信息严控的构架里是没有发言权的。
但是,微文化也有它的问题和局限,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所不同,看到并关注这些问题和局限,对于我们参与和发展微文化至关重要。首先,微文化的出现对我们的公民理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理性的公民性。我想大学作为教育场所,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大学生理性的公民性。如果没有理性,你拥有知识也就没有一个规范和导向,知识可以去用作犯罪,也可以用作为社会服务。我们看到,一些最顶尖的大学里,发生了一些简直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些极端聪明的学生反被聪明误。有的大学医学院有学生把自己室友毒死,想想看这为什么发生?这是我们应该好好考虑的。所以我认为大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过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训练,让每个同学具有理性,这是我们社会很缺少的东西,是我们的主体性所匮乏的东西,就像一个人营养不良那样,走上社会怎么能成为社会栋梁呢?微文化的碎微化和信息方式,对一个人的理性要求是很高的,轻信、盲从、起哄、非理性参与、不负责任地传播信息等在微文化的平台上俯拾皆是。网络上一些反道德、反社会的东西,谣言啊,诋毁啊,说别人坏话啊等等,都是司空见惯的。虽有一些网络活动的游戏规则和规范,但这并不能有效约束每一个人。这时,一个人的理性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碎微化的现实在改变我们的主体性,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对每个人的理性培育变得更加艰难。九十年代在美国人的研究发现,人们浏览一个网页的浏览时间不超过10秒钟,浏览超过2分钟的不到十分之一,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什么情况,但估计是差不多的。所以有专家得出一个结论,网络用户是不阅读的,因为这么短时间你看了等于没看。二〇〇八年的以色列的一项研究更具体,发达的国家网民浏览网络的平均时间是19到27秒,而且还包括了页面载入的时间。这里有些数据可以说明,最短的是德国人20秒,美国和英国人是21秒,印度和澳大利亚是24秒,法国人是25秒,那中国人呢?是更长还是更短?还有个研究也是二〇〇八年做的,就是看看那些搞学术的网民怎么去看网页。研究者选择了两个重要的网站,一个是英国的皇家图书馆,一个是英国教育协会。最后研究发现,这些专业人士也是一目十行,只看文献的一两页内容,只关注的是标题页面和论文摘要。所以研究者为这样的网络浏览创造了一个新的术语,叫作“强力浏览”。
尽管人们在网络上不阅读,但今天人们的知识面和信息量的把握远远地超过了前人。但数字化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信息与便利,也使人变得懒惰起来,许多事我们不必去辛苦记住,有电脑和手机可以代我们记忆。据说英国有一个争论,就是出租车司机要不要用GPS。肯定的一方认为应该用,因为用了GPS能很快地找到这个地方。反对的一方则认为,用了GPS给司机的空间记忆力和辨识力带来威胁,他们的空间记忆力明显衰退了,离开了GPS他们什么事都做不了。至此我想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二〇〇八年出现的,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海尔斯。她听过大量调研和观察发现,美国新一代大学生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叫作超级注意力或过度注意力。超级注意力有四个特点,第一迅速转移焦点,我们讲20秒看一个网页浏览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迅速转移,不能够长时间坚持做或关注一件事。第二多样化信息,今天我们的微信,我们的网络,我们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是多样化的,前面所说的海量信息就是说的这个意思。第三喜好刺激性,信息要有刺激性才引起兴趣,这和前面说的娱乐化有关。第四个就是对单调的状态难以忍受,传统的“板凳不怕十年冷”的方式显然过时了。我为什么说微文化能改变我们呢?就是因为微文化很自然地培养了我们这样的过度注意力,形成了一种新的主体的文化习性。大家可以反思一下,你们有没有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想一定有一点程度的存在的。和过度注意力相对的是传统注意力模式,叫作深度注意力。它也有四个相反的特征:第一,执著地聚焦于一件事情;第二是忽略外部刺激。埋头于自己的工作;第三是比较喜欢单一的信息,而不是多样庞杂的信息;最后是有耐心和耐力,可以长时间地忍受研究工作的单调。我想,超级注意力模式显然是微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它导致了人们认知方式的巨大变化。今天,人们阅读的时间可能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可是深度注意力的阅读却很少,更多的是超级注意力式的阅读,就是前面所说的网页浏览式的“强力阅读”。我们学校一位古典文学的教授说过一个有趣的事,他发现每年推免研究生考试,当他要求考生背诵李白的诗歌时,学生第一反应就是背诵《静夜思》。于是,他不得不在面试时告知学生不得背诵《静夜思》。今天的校园也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了,碎微化的微文化已经占领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以往那种校园阅读文化也经历了深刻转型。不仅校园阅读在改变,整个社会的阅读都在改变。网络上有一个二〇一三年做的调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三千多条读者微信和微博统计后得出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排行榜”在排行榜上都是些什么书呢?说出来大家一定很震惊,从《红楼梦》到《追忆逝水年华》,从《百年孤独》到《水浒传》和《西游记》。这十本书不读我们还读什么呢?
微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微阅读,也即碎片阅读、浅阅读、在线阅读,这已经成为当下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阅读习性和方式。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可能几代人之后我们的阅读就是这样的,那种超级注意力式的浅阅读和碎片阅读是阅读常态规范。更有趣的是视觉文化在微文化时代的影响,不看《三国演义》而去看《三国》电视剧,不看小说《红楼梦》而是热衷于看《红楼梦》电视剧,这对我们来说是很悲哀的事,我顺便再说一下,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文字 有一种独特的爱和敬重,中国的文字大抵上可算作世上最优美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文字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后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体验,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大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文字实现的。比如我举个例子:为什么家长要小孩子背诵唐诗?因为古诗里所记载的那些东西,变成了我们的永恒的记忆,并构成了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
微文化在改变我们的社会,也在改变我们主体本身。文化是一种耳濡目染,不需要说教,也不需要强制,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接受了一种文化,也接受了该文化后面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微时代的微文化中,海量的信息的广泛传播,虽然为人们自由发表意见提供了可能,但是,根据一些经典的研究,在社交网络上,会出现一些“大多数人沉默”的现象。有研究发现,网络时代的媒体化社交,常常会形成一些主导性的意见,另一方面会形成跟风式大多数人从众现象。当一个意见被不断强化并占据主导地位时,人们主动去反对它并表达自己想法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是去追随主导意见,而表达异议则面临两个危险,第一就是你与多数人的意见相反,第二就是不被人尊重,你会成为众矢之的的异己。这就是传播学上著名的“螺旋上升式的沉默”。微文化显然也遵循这一规律,那么,如何是微文化更具民主性和对话性?如何让微文化为民众自由表达提供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我们该如何利用微文化来为社会进步服务?用网络里的流行语言,就是要穿越微文化,不被微文化所限制,发挥它的正能量,克服它的负能量。一言以蔽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培育我们的理性的公民性,培养我们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样我们的文化就大有希望。而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应做表率,努力把自己培育成为一个理性的公民,这对于中国的未来非常重要。
我的一些想法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周宏: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周老师的演讲引发了我们对传统和现代的文化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经典或传统的意义上理解微文化,又如何在时代的平台上以微文化审视经典或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记忆和现代经历的交汇,走向文化未来;以兼容性和超越性思维建立关于微的理性,使微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有机分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周老师今天的演讲无疑为我们讨论这个文化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我们感谢周老师。
周宪,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