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卢克·马特尔 著 宋 妍 译
双语经典
数字、网络时代与全球化①
〔英〕卢克·马特尔 著 宋 妍 译
讨论全球化一定要重点强调的科技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性的,或者说具有全球性潜质的,或多或少包括了实时信息的传播。但是对于互联网的准入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虽然互联网已经算是很便宜了,可是世界上还是有一些贫困地区无缘与此。网络是无线通信、计算机和媒介技术的结合。没有互相联结的计算机过去是用来加工处理信息的,而现在计算机能够全球联结,它能做的就远远不止处理信息和文字了。它们是交流的渠道,并且能获取全世界各国媒介的,文字的、视频的和音频的信息。它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了解到国际信息,不过在一些国家,比如古巴、朝鲜和中国对于网络的使用和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网络加速了全球化发展的脚步,虽然并不是很均衡的。广告是促进互联网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经济因素,很多互联网内容都是依靠广告支持的,而不是依靠消费者的购买。
在二十一世纪早期,网络受到政府的管制相对较少,互联网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网络除了可以接收信息之外,还可以“发布信息”,而且不需要大量的财政或者相关机构的支持,比如通过博客或者参与有互动维度的网站。互联网的使用者和消费者都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一些类似博客网站和博客系统软件,都提供免费资源,人们可以使用它们来发布博客,像MySpace和YouTube这样的网站,允许人们免费上传音乐和影像。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站。有的公司和政治网站提供论坛,使用者可以参与。
在美国政治活动中,比如在总统候选人提名和总统竞选时,政治博客被认为是一个能够对参选人产生非常重要影响的工具。维基百科则是能够说明互联网具有民主和平等潜力的案例。所有网络的使用者都可以在线编辑维基百科全书。对很多人来说,它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个结果可能导致信息质量下降,滥用和噪音的出现,还有就是信息可信度问题。但是它也提供有用的信息,多元的和反面的意见,使用者可以开放地去定义信息。公众不仅仅是被动地使用者,还是积极的内容生产者,不需要依赖机构的支持。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的独立生产是否会改变大众讨论的议程,从而带给互联网的使用者一种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
学者如卡斯特尔斯(二〇〇〇),还有霍尔顿(二〇〇七)认为,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接近性和平等性,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不断发展的“网络社会”的一部份。通过互联网,人们就可以交流和组织起来,这与等级分明的官僚体制、国家、政治组织或者公司管理不同。网络是一种互动的市民社会组织的模式,网络交流模式是对政府和市场管理的一种替代性方式。个人和群体可以通过网络对抗文化霸权主义,提供自己的解读和信息。网络一直是全球社会运动组织活动的路径之一,这说明网络除了广义的含义之外,还具有类似组织工作的功能。
关于网络社会的理念受到了一些批评,卡斯特尔斯就意识到了它的不公平。在使用和不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有一个数字化的鸿沟。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就基本上被排除在现代互联网社会之外。网络社会的发展是和那些掌握政治、经济权力的公司和政府缠绕在一起的。这些公司和政府,通过互联网行驶其庞大的权力,制订会对人们经济、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决定。
一些大的传媒公司买下了发展势头较好的网络公司和网络论坛,将之纳入它们的领地。互联网的民主特性,在大公司向互联网逆袭之际,必须要重新考虑。比如拥有了MySpace的新闻集团。Google 的座右铭是:“不作恶”(Don’t be evil),但是通过购买像YouTube这样的小公司,它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控制力。而像微软和时代华纳这样的公司,在网络上已经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所有权。
因为互联网可以使每个人传播和接收到信息,所以它才能够成为实现平等和民主的潜在力量。网民可以免费获取到海量信息,能够了解到更广泛的内容。但是互联网和广播、电视和电影相比,或者和印刷技术、越洋电缆、电话和电报带来的革新相比,它是否能够使“消费者”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文化,这还值得商榷。互联网使得海量信息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但是大规模的即时通讯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就已经实现了,所以互联网只是在量上获得了飞跃,而不是质的。
和之前的技术形式相比,网络能够为消费者更便捷地提供信息。速度的提高也增加了信息的容量。新闻、参考资料、银行业、购物、音乐和唱片信息都能够更快捷、方便、广泛地获取。但是这种情况在网络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相对会有些尴尬和缓慢。网络是一个能够迅速接收海量信息的地方,但是这不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准入渠道,“是量的飞跃而不是质的飞跃”。同样的,网络上的社交平台,比如MySpace和Facebook,都是针对现实世界关系提供的一个虚拟空间,并没有为业已存在的社会关系增加新的类型。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技术”最关键的不是它是新的或者令人兴奋的,而是它在社会生活方式上的新颖程度,它是如何改变了世界和创造了新的社会体验的。从技术上来说,网络是革命性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它的社会影响也是革命性的,这两者之间应该分开考虑。互联网与其他媒体之间一个质的不同就在于,网络给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渠道,使他们能够不依赖财政和机构的支持,独立地生产和发表媒介内容。相较之前的媒介技术,网络对于消费者文化的改变,量变多于质变。
【译者简介】宋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法学博士。二〇一二年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系作访问学者,师从于卢克·马特尔教授,现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卢克·马特尔,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政治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政治、社会主义、社会运动等,著有《第三种方法及其后续:批判,前途与替代方法》(二〇〇四)、《社会民主:全球性与民族主义视角》(二〇〇一)、《新工党:撒切尔主义后的政治》(一九九八)、《政治社会学》(一九九八)、《生态学与社会学》(一九九四)等。
① 选自[英]卢克·马特尔《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第三章《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宋妍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