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香
(中共漳浦县委党校 福建·漳浦)
和谐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进步提高、经济繁荣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文化欣欣向荣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复杂、系统的工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需要以经济作为物质基础,以政治作为保障,以文化作为灵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方面,从文化层面看,“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核心精神和内容,“和”是人们对宇宙、自然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和”为宗旨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一贯理想的儒家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灵魂。纵观儒家思想的逻辑层次,我们不难发现:人和、家和、国和、天地和是其思想的核心。“人和”,就是人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友善,不以自我为中心,求大同存小异。“家和”,就是要孝悌:尊敬祖先、长辈、父母,爱护兄弟姐妹,内和外顺,万事和兴。“国和”,是将家庭和谐推广至整个社会、国与国之间睦邻友好,和谐共处。“天地和”,就是尊重维护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平衡发展,长久共存,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今天,我们汲取儒家思想的精华,就是要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闪光点,实现出彩人生。这就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本文认为儒家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自身的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文化调整法律规范以外的人与人关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构成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很多是靠法律关系来调整,然而,也有法律规范以外的盲区是要靠人的自身修养所形成的道德准则来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是内化的法律”。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道德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道德观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最终形成了道德价值取向即道德观,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需要文化的引导,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在调整家庭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受到普遍的认同,如古代先贤们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主张通过“礼”实现人和,这里的“礼”指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通过礼节、道德的约束与规范,创造“宽厚处事,协和人我”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守礼思想和孟子的五伦思想。孔孟还强调忠君孝父、友信仁义。“仁爱”、“孝悌”、“忠恕”的思想就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成为用于指导家人与家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以及家庭与政府之间良好有序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在新加坡用儒家文化治家治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李光耀的执政亮点。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观点,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要求人们在做任何事,处理任何利益关系时都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考虑,要换位思考,懂得推己及人,学会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显然,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尊重、理解,社会就多一份和谐。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在促进和谐家庭建设中,儒家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并且认为孝是德之本,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中都是孝的表现。目前,在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中大家都重视孝文化的传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伦理来指导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达到“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仁爱求善,仁者爱人。儒家文化倡导社会上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大家相敬如宾,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善、邻里和睦。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会是友好和善,没有勾心斗角、落井下石,百事如意,国泰民安,一派和谐文明的景象。
(二)仁义中求财取利,建立和谐的经济关系。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信息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功利化和世俗化渐趋上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有些司空见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惜出卖亲情友情、违背社会的公德的事时有发生。官场上,冗官泛滥,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暗箱操作,暗流涌动,已经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成为当前民众愤恨的主流民意。这些人利欲熏心,在金钱的诱惑下,利益的驱使下,见利忘义,做出违背道德与良知的事,必然大大降低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扰乱社会秩序。市场上,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假冒伪劣商品到处泛滥,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现象比比皆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商业道德,违背了信誉与良知,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破坏了维系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纽带,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膨胀,现实社会中有一部分人道德沦丧,做出损害他人的行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正常关系,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面对这一情况必须通过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力量达成最大的公约数,树立大家认同的主流价值观,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儒家文化的生命力之所以在,就在于它为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统一的价值观。
“重义轻利”的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准则都要在义利取舍之间,怀义而去利,以“义”为价值取向和最高标准,告诫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要遵守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做到“义然后取”。
儒家文化的重义轻利思想,在市场经济中虽然有影响人们从事商业的消极作用的一面,但是,当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利益把金钱看成高于一切的扭曲价值观面前,特别是在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把经济利益放在生命价值之上的不良环境下,重义轻利的思想对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树立信用优先的市场理念,推动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不仅要把市场经济纳入法治轨道,使之成为法律经济,而且还要重新树立高尚的商业道德,用道德的标杆加以规范,使之成为道德经济。
(三)遵循“天人合一”理念,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原理,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只是自然界中的小小一部分,人类依赖于产生、生存和发展。人类肉体的每一个元素都来自于自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人化自然也来源于自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也是被自然所“包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时代;经历了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料,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农耕文明时代;在原始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基本是和谐相处。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时候,由于人类不尊重,并开始征服自然,把自然当成人类的奴隶,进行疯狂地索取,甚至是掠夺,以至严重打断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起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人类正在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洪涝灾害、泥石流、水土流失、可耕地“沙漠化”、水域污染、“厄尔尼诺”现象、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全球温室效应等等坏消息接踵而至,最终真正的受害者是处于生物链最高层的人类,所以伤害自然,也就是在伤害人类自己。由于过度工业化,人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才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世纪的生态学者就曾警告人类作为破坏自然的始作俑者,最终还是不得不以血肉之躯承受巨大的反噬作用。因此,盲目的、不计后果的行为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灾难,甚至会是毁灭,我们应该做的是带着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自然。
工业文明时代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制度和体制的原因,也有道德、文化观念缺失的原因。但对自然的态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们对待环境的道德文化观念、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发生了偏差,是人类与自然不平等关系带来的结果,因此“天人合一”理念的树立对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重要。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融共处的社会。解决环境问题,不仅要从法律制度和科学技术层面建立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制度和技术体系,还需要从道德、文化等价值观念层面上达成共识,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理念,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在这方面,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思想依据和价值导向。
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讲的就是农耕文明的生态理念。要求人只有遵循大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儒家文化的生态观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形成的,其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处于主导地位,人类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人与自然基本和谐。
儒家这种古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一种道德实践,能提升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今天,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中小小的一部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因此,我们应该热爱、尊重、保护和合理地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以“和谐”为宗旨的生态伦理,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的、明智的方法、手段。
总之,几千年前的先贤圣哲就有了关于和谐社会的精辟论述,这些圣哲们的哲理妙谛、真知灼见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我们应当从这一宝库中去寻求智慧,汲取其思想精髓,弘扬其精神真谛,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诚然,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必须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和完善,否则出现僵化,我们对待儒家文化也要从时代的进步中去传承和创新,文化要继承,同时也要创新,没有创新,知识就不会发展,社会也不会进步,所以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儒家文化加于创新、发展,那么这一悠久的文明就能在现实生活中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1]丁元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要务.中文期刊数据库,2007.
[2]张若甲,张玉海.中国传统人伦观及其现代启示.中文期刊数据库,2007.
[3]刘灵灵.构建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基础.中文期刊数据库,2007.
[4]李一李.浅析中美文化差异的根源.中文期刊数据库,2007.
[5]于文明,夏敏主编.儒家思想和和谐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