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

2015-03-28 23:29:52周文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民区域

□文/周文佳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首先具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欠发达,导致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农业技能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引进和开发致富项目方面有短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缓慢。此外,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必要的行业知识和农业技能,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非农业劳动力过程中的竞争力不足。可见,只有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才能发展农村经济,而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又在教育。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阶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农村教育改革进入政府视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促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根据农业区域规划办好一批农业院校和农业技术学校。1983年1月2日,发布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有步骤地增加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的比重”,尤见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第二阶段,1985~1993年,继续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提上日程,以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1989年8月20日,《关于农科教结合,共同促进农村、林区人才开发与技术进步的意见(试行)》下发,提出“农科教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职前与职后教育互相衔接,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第三阶段,1994~1999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途径。1996年4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农业、教育和科技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农意识,不断提高农业依靠科技教育,科技教育为农业服务的自觉性。要支持和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从颁布政策、执行政策两个层面,不断加大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力度,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一系列帮扶计划,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农村职业教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相比较其他地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生活贫困。由于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纵使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加以扶持,但由于人力支持受限,管理水平低下,也很难振兴农村的经济。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基本的生产力和最活跃的因素。以此类推,只有提高广大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广大农民的职业素质提高,才能提供农业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人力支持,从而真正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脱贫致富。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促使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当前,国家重点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及企业职工的职前、职中及职后培训,促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式的培训,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技能。一是可以输送到城市为国家创收;二是可以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另外,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可有效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进行点对点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有助于多层次地分流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致富资源,可有效为农民再就业提供渠道,提升了农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

(三)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为经过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岗位。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引导农民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有针对性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如何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地,只有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了,才能进一步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农民的职业素质和知识素养。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和参与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发展区域经济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加强政策扶持,配合政府统筹,重视市场调节。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都需要加强政府的协调和领导。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县级地方政府对农村职教的财政扶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围绕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以网络和市场作为媒介机制,开发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鼓励校企合作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促使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进入一种长久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项目合作是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条纽带,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以产学合作、定岗实践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为区域经济服务。目前,很多农民尝试做生产项目,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生产技能和知识,项目规模难以扩大,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市场收益并不理想。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热情极高,只有把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送到农村生产的最前沿,使内行人变得更内行,才能更快地发展生产。项目合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促使知识和项目结合,有利于培养出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操作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只有通过项目教学,才能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从而促使一些改变农村面貌的项目能得以顺利进行和实施。

(三)深化教育改革,合理设置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调整自身结构,合理配置专业资源,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每一个地区都会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来打造符合本地区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

农村职教若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就应该针对本地的市场资源和特色经济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大力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强势专业。学校可以结合当地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围绕项目合作编制教学计划,把教学场所设在乡、镇、村,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并按时完成学习内容。这样以生产需要为教学导向,可以使农村职教不仅培养新生劳动力,还可以开展持续培训现有劳动力,培训口径扩大;只有农民的学习、实践与发展生产紧密联系,农村职教才能有效服务农村经济。

[1]李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5.

[2]潘光.中国教育报[N].2013.1.2.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民区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6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区域
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 09:06:46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