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延庆李文辉.2
(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陕西·西安)
节能减排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节约自然资源与再生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是新时期国家对工厂企业的基本要求。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程序上的漏洞与疏忽,一些依靠传统能源优势发展经济的地区已经明显的后劲不足,自身能源的消耗与不合理开采,新能源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冲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以上种种原因都要求我国企业在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对内部体系中包含的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排污管理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保证其对现有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没有负面作用或者将其降到最低。
(一)企业节能减排设备技术更新缓慢。尽管节能减排的观念在2006年就已经被提出,社会各界针对这一课题也都争相发表着自己的见解,然而反映在国内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生产方面,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相关技术设备改良的滞后。以西安为例,到目前为止的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以及化学需氧量等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有代表性的脱硫技术工艺就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一般的节能减排产品与设备在市面上的成本较高,它们不仅制作或者建设成本是普通同类产品的几倍,在日后的维护中也会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与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了这类高精尖的现代化节能产品比如污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与吸附设备等等在市场上的需求度一般,表现相对疲软。这样的市场状况对设备研发生产方无疑是一盆冷水,尽管国家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技术研发创新,为科研人员等等提供了最可靠的资金与物质保障,但需求市场难以产生推动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动力,与之有关的一系列生产与营销也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落后生产力与生产模式束缚企业转型。在大多数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革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传统生产模式与新技术、新模式之间的冲突,工厂企业内部的员工往往已经在原有设备技术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与实战技巧,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效率和熟练度,在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的过程中,这种相对稳定的模式便需要面临调整甚至是程度较大的更换与重组。大多数企业内部已经形成的生产模式与生产力规模对企业发展转型产生了一定的惯性作用,因此基于节能减排目标的生产改革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中企业呈现出的缓慢发展与转变的状态,正是落后生产力与生产模式的蜕变过程,在这一阶段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都是不能够被省去的,企业针对污染治理、能源再生、生产方式调整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客观现实所要求的。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公司实力有限,以及改革经验不足等原因,多处在这一过渡阶段,资金设备投入大、产出效果不甚理想是它们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拓与技术的不断升级,这种生产能源上的优势与生态发展模式的持续性都会使企业在未来的同业竞争与市场开拓上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从长远上看,这种投资是极具价值的。
(三)一些中小企业尚存在较大节能减排空间。目前,尽管有一些典型的能源消耗型企业将热力来源渠道进行了调整,开始采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生产动力,或者是对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直接关停整改,但是这种方式仍然适用于一部分企业,更多工厂的生产系统以及主要产品的批量生产仍然不环保、不节能,它们将会成为节能减排深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就陕西各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看,陕煤黄陵矿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延长石油集团的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等等,都再次为能源消耗型企业的管理者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控制不可再生能源开采与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掘这些能源的利用渠道与多重价值也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就目前污水处理、脱硫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元素在一些中小型企业覆盖程度并不高,因此与之相关的利润价值与改良空间都相当大,工厂企业生产线上的技术设备调整由于其较低的起点将会产生巨大的边际效用,在不久之后将会作用于产品以及市场竞争中的效率优势对于它们长久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一)地区技术经济水平差异客观存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不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地区,鉴于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能源环境以及需求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相关工作不同的工厂企业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与实践效果。就如同我国单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倍一样,国内各个中小企业的能源成本与污染处理能力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与极端性。其中,经济与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毕竟企业的生产方式转型以及个别设备的更换调整,都需要企业管理者在权衡利弊与成本收益之后进行资金调拨与技术上的改进。想要转变一个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普遍状况,资金必须先行,技术则需紧跟其后,西安市在2008年起就建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不仅对于该地区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更新节能环保设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还在政策上向各个企业管理者表明了态度,增强了他们坚持科学发展模式、促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管理者需要尽快争取资金优势,为企业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工厂负责人节能减排意识有待提高。在我国,中小规模企业基数较大,它们与发展模式已经成型并且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转型机会。国家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大力扶持也能够侧面体现出中小企业群体在现阶段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节能减排工作,中小企业经营者们也同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在经营管理自己企业工厂的成本控制、能源消耗以及污染处理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国家政策指标、工厂周边地区环境与居民生活以及自身生产模式的合理性。因此,企业管理者以及内部员工是否有足够的环境保护观念、对于社会环境与能源状况是否有相应的责任感等都会关系到他们实际的作为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三)与企业节能减排有关的法律法规仍需完善。国内中小企业的存在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关,人们在组织相应的生产活动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因而产生一些不合规甚至不合法的行为与现象。尽管近年来国家对于各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定期不定期的监察与评估的确对工商企业产生了一定作用,但也不排除一些商家企业搞“突击性”节能减排,在工商部门或者环保部门到来时,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度,而在监察人员走后一改之前的状态,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能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变本加厉。这一问题对应的影响因素在于与企业节能减排有关法律法规的薄弱,一些企业是由于不懂法,在生产过程中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侵害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权;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太懂法”,想方设法的寻找相关法律上的漏洞,逃避责任与惩罚,对地区能源与环境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因此,约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以及政府部门的执行力都亟待相关部门给予优化,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才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近年来,国内环境与能源状况以及国家对企业生态性的治理与管理都使企业以及其负责人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不仅需要维持工厂企业生产营销活动的正常运转和体系内员工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还需要接受来自政府部门、媒体、社会大众的节能减排评估调查与群众监督,他们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进行的工作调整,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赵鹏宵.新经济形势下对环境保护技术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9.
[2]黄琨.探讨关于环保技术创新中的节能减排[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2.
[3]纪昌勇.倡导绿色铸造践行节能减排[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