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夫 纪海荣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既要遵循传统内部控制的原则,又要研究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制约机制的建立——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理论相对滞后,使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成了最紧迫课题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薄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
(一)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会影响办事效率;更有甚者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等。
(二)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中缺乏知识全面、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一般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首选是发达城市的大企业,其次是各大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流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根本不符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只能聘请无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比如,内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内部授权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控制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不合理,控制重点不明确,管理漏洞比较大,内部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在现有的大部分企业中,内部控制只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情况。然而,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等也鲜有实施,内部控制执行不力,许多企业内部控制只是说说而已,真正落实的却很少。
(一)制度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被明显弱化。从目前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严格逐级逐层的制定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因此,从完备性来讲,已将内部控制从文字上和形式上做到了,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使单位内部控制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另外,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公司治理层次,这样就无法防止内部人控制对所有者权益的侵蚀。
(二)内部控制目标比较简单。内部控制的根本在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经营者往往只从经营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治理层面来考虑,因而其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很少关注经营效益目标。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内部控制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是员工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是培养所有员工诚信和忠于职守的一种制度约束,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优良的环境。然而,仅有企业文化而忽视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实施控制过程的活动,如果缺乏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就可能使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规定,从而导致员工缺乏有效地沟通,信息难以共享,这样会使内部控制的执行显得非常困难。
(四)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计划规避了市场风险,而市场经济风险是处处存在的,如今许多企业仍然是计划经济政策方式,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只凭着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地进行决策,最终会使企业灭亡。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内外部监督弱化。由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以等级制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传统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只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单向的监督机制。监督被作为上级对下级的激励约束计制,当下级遵守规定且表现良好时将受到上级的奖励;反之,当下级违反制度的规定时,将会受到上级的惩罚。
(一)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各公司问题的出现都不同程度上说明了内部控制不足,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主要由一项《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成。企业要充分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趋利避害。
(二)增加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这是有效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前提。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同时要带头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保证会计及相关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三)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应注意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即必须遵守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原则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首先,制度建设要突破传统观念,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以风险防范、控制和提高效率为目标。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王作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谨慎不等于保守,不等于故步自封,而是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从有利于业务发展,风险防范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敢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使内控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应成为发展的阻力;其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如果没有考核考评、奖励与惩罚,就无法保证该项制度推行和运行,因而只有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各组织之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励或惩罚,才能激励和鞭策与推行内控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这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项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承担着监督经营者及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会计控制规范的责任,会计人员作用发挥得如何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成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王的素质,对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了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应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比如,实行会计人员上级委派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是非常有利的。
(五)强化外部监督力度。当前,国内企业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纪成本相比,前者仍然诱惑难挡。在“机会收益”与“败露成本”间比较,是造假者决定冒险的关键。就实际情况而言,压缩财务造假的机会收益极具难度,而增加败露成本是非常现实的遏制手段。要想转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加强外部监督,加大司法介入和法律惩治的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加责任意识。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督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完全完整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但是,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些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如本文所提的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简单、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内部控制文化的支持、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监督弱化等,面对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从管理者开始提高内部控制意识、重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提高风险评估能力、积极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强化外部监督力度等,企业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那么也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