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教学剧场项目,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刍议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的视野

2015-03-28 13:21:19师为硕黄国清
关键词:剧场青年教师发展

师为硕, 黄国清

(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增设教学剧场项目,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刍议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的视野

师为硕, 黄国清

(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教学剧场项目(Instructional Theater Program,简称I.T.P)是汲取戏剧、剧场、创作与教育等多种理论精髓用于高校教师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泛指一切以通过想象与扮演的方式有意识地再现并传递教与学经验的活动项目。基于地方高校转型的视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的述评,结合当下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操作路径及注意事项。

教学剧场项目;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转型

0 引言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增进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延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其整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盛开在戏剧与教学这两座早已百花齐放的花圃之间的教学剧场项目,契合青年教师的心理,是理论研究成熟、经过实践验证的行动范式,具有其他发展模式不具备的优势,更适合青年教师的科学健康发展。

1 教学剧场项目的简介、表现形式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 教学剧场简介

极具特色的教学剧场项目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CRLT)创立,是把戏剧艺术应用于教师发展工作中的典范,其初衷旨在促进密歇根大学的19个学院的教学优化与创新。该项目多以“教学”与“学习”为主题展开,通过为教师、学术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助教提供各种短剧、对话和表演等戏剧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教学的复杂性、趣味性、情境性、互动性。并重视演出结束之后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交流探讨,共同改进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2 教学剧场项目的三种表现形式

首先是互动戏剧剧目,它是教学剧场项目的主要表现形式。互动戏剧是通过喜剧短剧和音乐短剧等多种方式将高校教师复杂的日常教学和职业生涯中遭遇的情境呈献给观众,具体的剧目主要分为教与学类的和学术职业领域两类。注重演出结束之后通过该专业领域受过训练或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引导观众和演员就剧中出现的情景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主持人会恰到好处地提供该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信息及专业建议,然后剧组对讨论后提出的示范性意见进行改善并重新演出。

其次是传统戏剧剧目,相对于具有交互特征的互动剧目其实不具备交互性,但是却能为教师较全面地展现出当代高校课堂的本质。主要涉及教师工作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隐晦而又严肃的社会活动。诸如学术诚信、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师生恋、教职工角色变换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传统剧目将该主题的逻辑动机和情感脉络淋漓尽致表达出来。通过演职员生动鲜活的演出,将主体牵涉到的动机和情感完全呈现给观众,引发观众的深层次自发性对话,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反思、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和观念的改变,促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进而完满发展。

第三是启发性短剧剧目,是教师参与场景设计与演出的定制剧目,旨在激发对困难处境的对话。该剧目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针对某一个主题,先通过2—5分钟简短的对艰难或疑难动态情节的外在表述,然后由专业人员提供该主题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以及它如何可能被提高。其主要是针对近期国内外或者本校突出的问题。

1.3 教学剧场项目国内外研究述评

在CNKI上以“教学剧场”或“教学情境剧”或“模拟剧场”为关键词搜索,得出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将教学剧场这种模式应用于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用在指导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而仔细梳理发现有9篇是研究关于教学剧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献,可见对于教学剧场项目的研究太少。比如玛丽·C·怀特在《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效益评估——以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RLT)为例》中在论述CRLT的综合评估目标所涉及的项目中提到了教学剧场项目,认为该项目是评估目标的一个指标。可见该项目在教师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数据收集和改进之间拥有某些方法不具备的优势,且作为一个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发展的建设方式已经被公众认可。林杰《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标杆》和叶伟敏《美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的论文中提到演职员可以将模拟复杂的教学情境和学术生活中较为敏感的议题,用间接而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引发观众(教师和助教们)的讨论。可见该项目相对其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更民主和更具人文气息。王立、张玥在《利用教学模拟情景剧促进大学教师发展——密歇根大学教学模拟情景剧项目介绍》论文中谈到教学剧场项目作为一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三种类型的短剧,具有传统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方式不具有的优势,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如今学术背景下大学教师发展的需要,并列举了教学剧场项目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带给我们的启示。综上所述,以上文献都是在叙述CRLT的同时附带介绍教学剧场项目或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系统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研究。

2 转型视野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

2.1 教师队伍内部问题

转型视野下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凸显出很多问题。现有本科高校青年教师面对转型会对职业生涯产生迷茫情绪,学校还会引进更多“双师型”的青年教师,他们会给未转型之前的已在学校教学的教师带来压力。

转型前后进入地方高校教书的青年教师,他们都有着以下鲜明的特征。首先,社会化方面存在社会经验少、不是很擅长人际关系沟通,但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其次,教学方面存在教学交往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自我继续教育能力欠缺,学术创新方面擅长消化、吸收、借鉴,而缺乏自己思考、批评和创新;在生活方面存在着对家庭生活的渴望、职业生涯规划的迷惘等。

2.2 国家促进教师发展的建设方式不能完全满足新常态下教师发展的需要

国家很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政府为主、集中建设培训基地的培养模式。不仅依托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建立了很多师资培训中心和基地,而且号召学校通过学术休假、提供资助、培训、研讨会、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格教学等方式来促进大学教师发展。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很多方式已经问题频出,比如自上而下的“选拔式”培训的形式不能契合教师的身份和角色、局限于冲锋号式的宣传或流于现象层面的讲授,且人数有限,不能满足高校教师整体的要求;内容过于强调教师教学技术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高;集中培训的方式带有强制性和整齐划一性,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师个性发展的要求不能面面俱到;培训模式呈现出缺乏交互性、主体性、实践性、时效性。因此,原有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亟待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模式出现。

2.3 生源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在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创设学习型社会的语境下,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昭示其生源必将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既有伴随着分类考试招生模式的变化,以普通教育的高中生为主、中高本衔接之后的高职生为辅的学历教育,也有以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形式进来的生源,主要包括在职职工、工人、2.5亿农民工及新型农民等。未来生源的差异性将体现在领悟能力的差异、思维习惯的差异、认识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转型视野下怎样更好地服务于差异化生源的学习与发展?这也为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学剧场项目自2000年在密歇根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美国许多高校及科研组织机构教师的发展,成效斐然。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自然基金会的资助及西奥多·M·赫兹伯格奖(Theodore M.Hesburgh Faculty Development Award)等杰出荣誉,被誉为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中心的独家秘密武器。然而教学剧场的功效仍未嘉惠中国地方高校,实在可惜。结合笔者在高等学校的经历,有感于我国地方高校教师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学剧场亟待在我国地方高校广泛推行。

3 教学剧场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几条操作路径

3.1 通过剧场演出的形式促进教师健康长久发展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讲,不可能在短期内经历职业生涯中的所有事件。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教学剧场项目可以通过剧场演出的方式向青年教师、学生及其他教职员工展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及不方便讨论的问题,使平淡的人与事在舞台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从而增加青年教师的职业经验。教育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11月18日签署《关于“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会商备忘录》,启动建设全国校园电影院线,计划3至5年内在高校建设6 000块银幕,使之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成为汇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创新、创意、创业的示范基地。各地方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构建和发展教学剧场项目。可以将广受好评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剧目通过电影形式作为经典剧目保留下来,通过校际演出或者和校园院线投资方合作将剧本或作品进行精细加工然后在校园巡演,在扩大校园知名度的同时将剧场主旨推送给更广泛的人群。此举不仅可以拉近师师、师生间的彼此距离、缓解教师发展压力、促进教师健康长久发展,还可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和构建健康和谐校园文化。

3.2 教学剧场项目融入到校本培训中,打造教学艺术的学习共同体

很多传统的地方高校的校本培训仍然只停留在专家学者讲授、被培训教师听的单边模式。将教师看作被发展教育的个体没有体现出被培训教师的主体性,这也是为什么好多教师培训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所在。将高雅艺术的戏剧和传统的校本培训结合,让青年教师从心理上接受通过戏剧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理念及学术伦理等教育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培养效果。而且两者结合能够从班级形式的单边讲授走向多元化的交流沟通,在兼顾教师教育学历提升的同时更侧重转向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知识的提升”。校本培训结合教学剧场项目可谓上下共举、师徒共进,从而打造教学艺术的学习共同体。

3.3 开展微格教室内的即兴教学剧场形式

微格教室是一种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等),专门训练教师和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微型教学活动,活动是在装有电视摄像、录像系统的特殊教室内,借助摄像机、录像机等媒体,进行技能训练和教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微格教室通常会有隔离墙将进行教学活动的师生和负责观摩或培训的教师分离开来。但是有时候由于对新教师教学方面问题的矫正往往在课后进行,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后期再进行纠正也是枉费精力。如果能将教学剧场中的具有启发意义的触发性小短剧用于微格教学中,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无线耳麦等手段用简短的话语对艰难或疑难的动态情节进行治疗性描述,则可以在最佳期限内做到对新教师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同时对新的理念和模式的掌握运用得更加稳定深刻,记忆犹新,极大地促进教师的发展。课后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视音频文件仔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3.4 教学剧场项目和地方高校人文艺术专业共促共建

基本上每所地方高校都有礼堂、剧场或者微格教室等硬件设施,甚至有些地方高校也有多种师资培养培训实体基地。而软件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具有开设类似戏剧或者传媒类等人文艺术类专业的院系和匹配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综合以上软硬件,地方本科高校具备开设教学剧场项目的软硬件基础。比如可以从人文与艺术教育专业选拔具有教学剧场项目实施的专门人才组成教学剧场项目的负责团队,每学期或学年定期举行校园教学剧场的剧本创作和演出大赛,以赛代练,通过教学剧场项目的建设,各高校可以将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统整盘活闲置资源,共促共建人文艺术专业和教学剧场的发展。

4 转型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教学剧场项目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深化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剧场的观念

由于我国教师发展理念和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深化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剧场的观念,是教师将教学剧场项目的各种操作模式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前提。地方高等学校和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教学剧场是充满魅力且寓教于乐的发展形式,然后应加深对于开展教学剧场意义的理解,转变对教学剧场的观念认识,摒弃作秀、炫耀、取悦的错误观念,把握住教学剧场的精髓,不能背离为学生服务的初衷,明确教学剧场的培训目标和现实意义,真正建立正常、正确的戏剧教学观念。地方高等学校要认真开展教师教学剧场范式中各种能力技巧的研修活动,更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剧场能力,更好地为青年教师服务,促进其完满的发展。

4.2 增设与完善教学剧场项目的管理机构

为了更好地运用教育剧场项目服务青年教师的多元发展,建立管理和评估的常态化机制,需要学校有一个固定机构来做好整体协调安排工作。学校可以成立教学剧场发展中心或者尝试将教学剧场办公室、职业生涯与规划中心、心理咨询机构互相整合成一个部门,以确保教学剧场的常态化运行和管理。囿于地方高等院校戏剧方面专业人才的限制,可以考虑将人文与艺术类的专业教师吸纳进来,融入教学剧场项目的运作中。

4.3 整合资源优势,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的校本教学剧场新模式

教师发展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俱进。教学剧场项目要求其剧本要结合观众的反馈以及学校的现实情况不断更新。地方高等院校应基于自己学校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剧场之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

4.4 加强学习与交流,培养具有戏剧专长的师资队伍

教学剧场的设计、实施需要各地方高校拥有自己的教学剧场项目队伍。该队伍中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教学剧场的关键。教师要能胜任教学剧场各方面的要求,首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涵养,然后还要通晓戏剧、剧场、教育与剧本创作运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加强教学剧场知识的研习和校外进修,然后将教学剧场诉诸教育教学上,平时注意和同事切磋教学中的经验,以期不断进步。同时,还需要教师以信心与最适当的教学态度面对被培训教师,身体力行地融入教师的队伍当中督导青年教师的发展。

5 结语

只有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完满发展的社会公民。教学剧场汲取了教育学和戏剧学等学科的优质元素,具备最契合青年教师发展的特性,必将是未来青年教师发展模式的一种先进教学指导模式,必将会是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浪潮,也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培养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叶伟敏.美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玛丽·C·怀特,魏戈.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效益评估——以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2).

[3]王立,张玥.利用教学模拟情景剧促进大学教师发展——密歇根大学教学模拟情景剧项目介绍[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3).

[4]林杰.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标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34-39.

[责任编辑:李 强]

2014-12-25

师为硕(1986-),男,硕士,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E-mail:singer9916@126.com

G640

:A

:1671-6876(2015)01-0073-04

猜你喜欢
剧场青年教师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欢乐剧场
幼儿园(2020年24期)2020-04-07 12:52: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论《日出》的剧场性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