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广州工人生活状况考察——以1945~1946年广州工人生活费用调查为例

2015-03-28 10:13:51佘细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人广州

战后广州工人生活状况考察
——以1945~1946年广州工人生活费用调查为例

佘细花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经贸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摘要:战后广州的各行业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复苏后,出现动荡衰落,广州工人生活深受时局影响,失业人口节节攀升。在此结合该时期的工人生活费用调查数据,考察战后广州工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当时广州城市中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况。

关键词:广州;工人;生活费用

收稿日期:2015-04-10

作者简介:佘细花(1986-),女,广东汕头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经贸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近代社会史。

中图分类号:D411.7文献标识码:A

广州是中国南部的重要商港,近代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劳工人数众多。无论在政治上、产业上,劳工阶级都占着重要的地位。据广州市1946年人口调查的结果,[1]250抗日战争胜利时广州人口数仅为617473人,而工人数达218836人,占全市人口35.44%,较其他职业人口占最多数。但对于这个群体的实际生活状况,如工资及生活费等问题却殊少研究。本文从该时期的工人生活费对劳工阶层的生活状况进行考察,可以一窥当时广州城市社会中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况。

一、1945-1946年广州社会局工人生活费用调查

战后广州社会局主办了一次大规模的生活费用调查,调查期为1945年9月到1946年12月,历时1年4个月。[2]其中物价由社会局派员直接调查,房租由各工会查报。以1937年6月工人生活费用为基准,测量各时期工人生活费用对于基期之增减倍数。1945年9月—12月广州工人的生活费指数和战前相比增长了数百倍,且四个月之内生活费指数呈翻倍增长。[2]且1946年工人生活费用指数较前一年增长了数倍,12月的生活费指数是上一年同月份的4倍多,足见当时的物价猛涨失控,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工人生活困苦不堪。

根据1923年国际劳工统计家第二次会议决议案,此次调查的生活费用项目可归为五项:食品、服装、灯油燃料、房租、杂项,与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生活费用调查项目一致。下面对各项调查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1.食品

战后广州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在生活费里占的比例超过50%。[2]1946年3月的食品花费最高,达到了每月生活费用的80%。以该月为例,食品中,米占79.3%,猪肉、鱼、蛋占11.8%,油盐糖等调味品占7.1%,青菜豆腐类占1.8%,由此可见,广州工人的食物,绝大部分是植物性的,谷类占了极重要的位置。

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可归纳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无机盐、维生素、食物纤维和水等。从食物的营养角度看,战后工人的食品组成营养不足,自谷物中获得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最多,蛋白质来源也是植物(谷类),工人一日所需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谷类食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取不足,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更是很少。

2.服装用品

服装费用方面,1945年和1946年的费用指数为1937年的数千倍以上,在1946年的12月服装用品费用指数为7900,而1937年的仅为0.57,二者相差达一万多倍。[2]服装用品的调查统计仅涉及到白土布,蓝布和鞋子,此项在生活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小,没有涉及被褥、成衣等项,不能全面反映出工人家庭在服装方面的实际支出。

3.房租

本次调查中工人家庭的实际租房面积普遍在2平方市丈(相当于22.222平方米)以下。房租占生活费的百分比,由1937年的40.51%降至1946年12月的19.68%,最低的月份为1946年3月,仅为6.16%。[3]484战后比战前大幅度下降,原因在于广州刚刚复员,市区人口大量疏散,房客大量减少。之后,疏散内地的人陆续返回广州,市区人口增多,房屋供不应求,此后租金普遍提高。陈达教授在统计民国时期上海市工人家庭的生活费用曾提出,一个成年人生理上的需要,按32平方米定为一个标准,上海工人家庭每家仅住1.4标准间,是十分拥挤。[4]314而战后广州的工人家庭,平均的居住面积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4.灯油燃料

灯油燃料的支出在每月生活费用所占份额较少的。项目包括松柴、火水油、火柴,每月每户分别按120斤、3两、1盒计算。1946年12月的指数为上一年同月份的3倍多,[2]涨幅在五个项目中最小。

5.杂项

杂项的调查涉及肥皂、纸烟、茶叶、烧酒四项。杂项的费用是家庭生活开支中最少的,全年平均低于5%。[2]但从社会局的调查项目看,笔者认为这个设计还不够全面,广州社会局的调查,肥皂可以认为是涉及到卫生方面的开支,而纸烟、茶叶、烧酒这三项则是嗜好方面的调查。对比上海市社会局在1929~1930年的生活费用调查,杂项这一部分还应该涉及到特别费(丧葬、喜庆、生养)、小孩杂用、社交、医药、迷信、教育文具等方面。

二、广州工人家庭生活水平分析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食物开支占总消费数量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过来,食物占比重越小,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水平就越高。

因此,可以将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低由食品及杂项的消费,做出粗略的估计。食物的消费量及消费额有随着生活水平上升而降低的趋势,食品完全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生活水平上升后,生活中其他的需要也有比例的增加,因而食物在生活费总额的百分比要降低。反之,杂项的支出随生活水平上升而增加,其中包含了卫生娱乐教育等项目。从这个生活费用的调查看来,广州工人的生活水平较低,食品平均比例超过60%,最高的月份到达80%。而杂项的开支所占的比例最少,平均低于5%,一方面是社会局统计的项目有缺漏,仅仅包含卫生和嗜好两方面。因此,本次调查对于工人生活开支数据不够全面,而另一个方面也有可能是该时段工人生活中教育、娱乐等方面支出并不普遍,所以社会局并未将其纳入统计项目。

对于以上的生活费支出统计,工人的收入能否负担呢?需要结合该时期工人的工资收入才能做出判断。根据广州社会局在1947年和1948年对十五个行业的工资指数统计,[6]印刷业的工资最高,并且均由资方提供膳食。下文以印刷业工人的收入与生活费支出进行考察。

印刷业的工资计算,分时工和件工,时工比件工收入高,男女工不同酬劳。时工的工资,如按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8天算,1945年9月印刷业男工收入13065.92元,女工月收入3734.08元。1946年2月收入则分别为21154.56元和7889.28元。[5]广州社会局统计的1945年9月的工人家庭生活费用是6954.70元,[2]由此可见,在9月份,印刷业工人的收入大大超过了维持生计的基本需要。而到了第二年的2月份,虽然工人的工资有涨,但是相对于物价,明显是不足的,当月的生活费用统计为30845.24元,[2]该行业收入普遍无法维持家庭的基本支出。

工人的收入无法维持家庭的温饱,更不用说子女的教育、医疗费用等。更多的工人家庭单凭其一人之力难以养家糊口,不得不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业人口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活。同时,出于生计的需要,包括工人家庭在内的广大平民不得不把年幼的子女送去当学徒、童工、报童、小贩,甚至从事苦力劳动。在依靠手工操作或机手操作的企业,如纺织业,烟草业,火柴业等,存在着大量童工,例如该时期广州新祥奥玻璃樽制造厂,超过一半员工是童工。且计算工资方面,成年男工比女工工资高,童工计算并入为女工,这样收入就更低了。

据1946年广州十一个行业工人的现况调查统计,现有工人38586人,失业人数13961人,转业工人为1200人,[6]即使是转业,也一般多从事小贩、散工或者回乡,生活极为困苦。1947年失业人数更是节节攀升,据1947年9月的人口分业统计, 25万人失业,占全市人口四分之一。[7]失业工人生活更是多有饥寒现象,极为困苦。

另外,对工人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印刷业工人1945年11月的最高工资尚可满足家庭温饱需要。至1945年12月,加薪后最高的甲种工人工资19200元。[6]而该月工人家庭消费总值是19149.45元,[2]物价高涨即使加薪也不能维持家庭的最低衣食,大部分工人家庭生活倍感拮据。1946年物价飞涨惊人,1946年1月家庭消费总值28936.28元,到了1946年的12月高达96378元。[2]收入较高的印刷业工资涨幅尚且赶不上物价的飞涨,生计无法维持,更不用说其他低收入的行业。从1947年开始,广州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长时间劳资纠纷,也正是这个原因。

三、结语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食物开支占总消费数量比重与生活水平成反比,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从广州工人的生活费用调查来看,最大的开支是食品支出,可见广州工人的生活水平很低,更没有支付教育娱乐等项目的能力。该时期的工人收入普遍无法维持家庭的基本支出,而物价暴涨的时局使得工人的微薄收入遭受二次贬值,资方即使加工资,无法做到按照物价增长的比例增加,导致工人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益加困难。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卷九[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2]广州市社会局.广州市工人生活费指数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份起至三十五年十二月份止[Z].广州市档案馆藏档,1946.

[3]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卷三[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4]陈达.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

[5]广州市社会局.广州市各业工人时工工资调查表[Z].广州市档案馆藏档,1947.

[6]广州市社会局.广州市工人现况调查表[Z].广州市档案馆藏档,1947.

[7]广州官方统计廿五万人失业占全市人口百分廿五强 [N].华商报,1947-09-09(4).

责任编辑:何玉付

猜你喜欢
工人广州
20分钟拯救打工人计划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多彩广州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广州路壹号院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14
我与广州这些年
中国三峡(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6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8:58
调配工人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