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霞,徐业龙
(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3;2.淮安市淮阴区政协文史委,江苏 淮安 223300)
后申遗时代淮安运河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
周素霞1,徐业龙2*
(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3;2.淮安市淮阴区政协文史委,江苏 淮安 223300)
淮安是中国大运河沿线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运河经过多次变迁但从来未绕开淮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是中国大运河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申遗时代,保护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重任。以价值判断的方法,对淮安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积极探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性继承来寻求创新与发展的途径。
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大型线型文化遗产,大运河在孕育了丰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孕育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安是古老的运河之都,与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淮安人民在运河沿岸社会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此拉开了后申遗时代的序幕。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面临的共同课题。
淮安旧称淮阴,清人丁晏《淮阴说》论曰:“故淮阴一郡,不过数百里之地,然无事则飞刍挽粟,引漕渠以供上都,而为西北之所仰给,如人身之有肠胃也;有事则秣马厉兵,设岩险以固中原,而为东南之所依庇,如人身之有咽喉也。至于鬻盐榷关,商贾辐辏,转输阜通,衣被宇内,财用赋籍于是乎在。统观天下之郡县,其为天地之奥区,古今之扼塞,九州四海之衿键,系边腹之安危,控门户之出入,未有如淮阴者也。”[1]淮安因运河和漕运而兴,明清时期,淮安是全国漕运管理、河道治理、漕粮储运、盐榷税务、船舶制造“五大中心”,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大运河哺育了淮安城,在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滋养了灿烂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是广大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大运河(淮安段)遗产保护规划》认定淮安段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六类27项,包括运河及治河相关的神话及民间传说8项,运河相关民俗4项,运河相关传统民歌、戏剧、舞蹈7项,运河相关传统技艺6项,运河相关地名2项,以及描写淮安段运河的对联、古诗词及古文,与淮安段运河相关的运河档案文献等。自2006年国家实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淮安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至2009年,由淮安市文广新局牵头,在全市组织开展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共涉及门类17个,调查项目1772个。目前,淮安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建立,全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22项、市级149项、县(区)级300 余项。淮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有了运河主题而形成独特的地方色彩,与运河沿线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多侧面地展示出淮安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1.2 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极高,弥足珍贵
运河两岸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发展水平、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其中有部分已被列入国家和省、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淮安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与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密切相关而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也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抗争精神。以河神、妈祖崇拜为代表的信仰文化与运河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明清时期漕运的兴盛而不断受到明清政府的加封,逐渐由民间信仰发展为官方致祭,乃至纳入国家祀典,充分证明了运河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性。与运河相关的传统民歌、戏剧、舞蹈、技艺等,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1.3 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可危,亟待保护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大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空间日渐狭窄,基础日益薄弱。全社会对地方文化的认知、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普遍不够深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对滞后。群众参与意识不强,不少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了解,常常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与封建糟粕混为一谈,该保护的与不该保护的模糊不清,不能很好地参与保护和传承。相关部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深,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除部分已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其余均尚无适当的保护措施,面临濒危、失传的危机。与运河相关的民俗、传统民歌、戏剧、舞蹈、技艺等逐渐脱离社会生活而成为展演艺术,淮扬菜、洪泽湖渔家歌舞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淮扬菜美食节、洪泽湖水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得到了较好的宣传和展示,但总体上缺乏长效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机制。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精华,它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既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又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在中国大运河2000多年的发展史上,淮安一直处于重要的转轴地位,丁晏《淮阴说》有云:“淮土跨徐、扬之境,居南北之冲。江南诸郡,文物华丽,而或失之浮;河北诸郡,气质颛固,而或失之野。惟淮阴交错其间,兼擅其美,有南人之文采,而去其浮;有北人之气节,而去其野。”[2]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延展空间,也使淮安运河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元、交融的面貌和格局,要将有形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将运河遗产中的实物以及和实物有密切关联的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说、传统音乐舞蹈、传统竞技、曲艺、礼仪、传统节庆、风俗习惯等非遗项目和文化生态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考量,使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更为全面、直观、生动、形象。
2.1 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里的“文化场所”也译作“文化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文化官员爱德蒙·木卡拉对“文化空间”作如下解读:“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时间。”[3]文化空间是演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为集中、最为典型、最为生动的形态和形式,也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须建立的学术理念。文化空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必须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地理空间或场所;从其文化属性看,则往往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族群性、娱乐性等等。[4]运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根基深厚、枝繁叶茂,面对这样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以对一个个具体的文化事象的保护来替代对文化遗产全局的关注和保护,应该在全民范围内树立和提高对运河文化的整体保护意识,努力让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2 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的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具有非物质形态,但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没有生态环境就失去了非物质文化产生的源头活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运河文化广泛地存在于运河两岸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与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化交流活动相融合,为群众所适应,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文化与地理、环境、生态密切关联,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互相阐释、互为依存,完全依赖生态环境作为文化背景才能显现其文化特色。保护运河文化不但要保护运河文化遗产自身,更要注意保护其所依赖、所因应的生存环境,要高度关注和细心呵护运河文化赖以生存、赖以依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提高对保护运河遗产真实性的认识,不得割断居民与运河的时代联系,尽量保留运河的原有肌理,使运河成为展示淮安地区地域文明的重要窗口。要将相关建设纳入和运河遗产保护相一致的目标中,防止曾经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发生过的建设性破坏、真实性丧失的教训再度发生。要特别注重运河文化内部的关联性,坚持族群整体保护与杰出传承人保护相结合,生态保护与人文保护相结合,让运河文化成为当代人文化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自然和文化环境中继续存活、传承和发展。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历代先人的日常生活,成长于人民群众的反复实践。在20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运河文化形成了多样的、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淮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血脉相连,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运河文化贯穿了淮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存在于每一个淮安人血脉和记忆里的文化标识,其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人们认识、了解甚至是找到淮安这座城市的文化路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传统文化优秀的品质,获得可以让当代人领悟和鼓舞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唤起全民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和认同感,唤起公众对我们伟大传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到真正文化遗产的价值。”[5]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部部厚重的史书、一本本鲜活的档案,承载着淮安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反映着淮安的特有历史风貌和人情世俗,体现着淮安人民的非凡创造力和特有的地域文化精神,这些留存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典范,是运河文化的核心所在,支配着信众的行为、思想乃至灵魂,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密码在这里埋藏得更加深邃、更加丰富、更加本真,保护运河文化的核心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物质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谈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能不谈到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单一的超物质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物质遗产上,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依相存、相靠相生,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物质文化的层面就没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没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层面,物质层面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脱离了物质层面来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不科学的,不合乎实际的。”[6]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活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展示所需要的物质层面的文化空间也纷繁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将“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进步。运河文化不仅蕴涵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蕴涵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催生了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涵养了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其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实施整体性、综合性保护。
古老的大运河孕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淮安人民,运河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是淮安经济与文化繁荣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7]淮安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不仅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或知识,还是一种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要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为契机,打造运河文化品牌,推动运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让运河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3.1 繁荣运河文化
淮安是运河的诞生地,是运河文化的源头所在,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文化潜能巨大,理应以彰显“运河之都”文化地位为己任,在保护传承运河文化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给了淮安一个向全国人民、向世界人民展示自己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城市文化实力的良好机遇,加快培育独具特色的淮安现代运河文化,推动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呼唤。必须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重新认识大运河,从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重新审视淮安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既要倍加珍惜和爱护运河文化遗产,也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发挥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价值,让淮安运河文脉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以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的研究,认真收集、整理淮安独具特色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认真保护自成体系的古运河两岸一大批文化古迹,认真整理流传民间的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智慧,依靠科学和艺术手段,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意地繁荣文学艺术,创造出面向广大群众,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和形式,使运河文化更加灿烂、辉煌。积极组织引导开展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示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美术、工艺等优秀乡土艺术,以及节庆活动和餐饮、服饰等传统民俗文化,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
3.2 发展文化产业
运河文化的点点滴滴,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挖掘丰厚的历史底蕴,展示灿烂的地域文明,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大力弘扬运河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推进淮安市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淮安市着力在运河核心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方面下功夫,策划了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淮扬菜是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淮安运河文化的沃土之中,淮安市通过每年举办一届“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建立了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在清江大闸风景区西至醉笑天大酒店东至圩北路的范围内打造大闸口淮扬名菜美食街,不断传播淮扬美食文化,使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领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运河遗产产业化作出了有益探索。自2013年起,淮安市启动了“中国淮安·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亿元,将全力打造“让世界领略淮安古运河文化,让淮安承传世界古运河文明”的5A级世界运河文化旅游景点,使之成为淮安人民充满自豪和荣誉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华东地区旅游新标杆,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淮安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成为享誉世界的古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要高度重视区域的联合,有计划地规划建置运河文化产业园,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矩阵,做大产业集群,做长产业链条,推动运河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要加速文化旅游产业化进程,整合提升运河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对“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包装、重新打造,建立集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提供活动平台和宣传窗口。
3.3 塑造核心象征
卡尔·荣格指出:“当一个字或一个意象所隐含的东西超过明显的和直接的意义时,就具有了象征性。”[8]每一种文化现象均有其特征,渗透到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其独特的象征性文化符号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并特别提出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保护运河文化,延续运河文脉,传承历史文明,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最近几年,淮安市注重城市实用功能与文化形象的有机结合,以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重要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及布局。运河申遗成功增强了其所标志的运河文化的吸引力,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契机和平台,以塑造运河文化的核心象征为着力点,把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文化元素融入到运河两岸群众的民俗活动中去,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各种感性载体之上,使运河文化的象征符号在更加宽广的时空得以延伸发展,经过广泛的持续的传播,逐步转化成为具有核心象征意义的文化标志。多提炼一些运河形象、故事、精神意蕴并加以运用,使我们城市建筑、广场、公园由外而内,彰显出运河文化特色,形成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和合理的精神意蕴,最终成为独特的富有运河文化个性和城市精神气息的标志性的建筑和象征物,成为淮安对外宣传的形象名片。
3.4 推动城市发展
把握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好淮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的特点,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的修缮建设,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淮安市把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列入全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确立了“以提升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品质为导向,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通过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策略,将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成集高端论坛、文化旅游、生态养生、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国际交流经典空间”[9]总体规划定位。里运河文化长廊核心区规划建设多个文化中心功能区,空间结构分为起、承、转、和四个序列篇章,通过建设山阳湖景区、异乡风情街、低碳科技馆等八大工程,在沿河形成四大功能片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是淮安运河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彩篇章,把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体现到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必将使淮安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独树一帜。应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城市建设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充分挖掘这片土地的文化资源,达成文化、旅游、居住、商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风格和城市经济模式。从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启动修复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1][2] 丁晏.淮阴说[M]//刘学军,葛莱.千年古县——淮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61.
[3]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5.
[4] 向云驹.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N].浙江日报,2009-02-09(11).
[5] 马知遥.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J].民俗研究,2010(4):44-52.
[6] 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76-81.
[7] 应晓萍.淮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创运河美好未来[N].中国文化报,2014-10-16(13).
[8] 卡尔·荣格.人类及其象征[M].张举文,荣文库,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2.
[9] 陈晓春,李运办.淮安全力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N].新华日报,2014-08-28(19).
(责任编辑:郑孝芬)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ai’an Canal after the Age of World Heritage
Zhou Su-xia1,Xu Ye-long2*
(1.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ai’an Jiangsu 223003, China;2. Huaian in huaiyin district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Huai’an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long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history, the Grand Canal went through several changes, but never bypassed Huai’an. Huai’an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is the epitome of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In June 2014, the Grand Canal was listed as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UNESCO. After the age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and Canal and playing fully to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r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important task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ai’an section of Grand Canal by methods of value judgment to explore the way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Grand Ca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 and exploit
2014-11-20
江苏省文物局基金项目(2014SK010)
周素霞(1982-),女,江苏泗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为通讯作者。
G122
A
1009-7961(2015)02-0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