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扬善”道德主题活动的形式和意义

2015-03-28 06:52张沛海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扬善道德思想

张沛海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部,河北 邯郸056005)

大学之道中讲到“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自2014 年12 月15 日起,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习善扬善,和谐校园”主题活动。学院号召全体师生从每日一善念、每日一善言、每日一善行做起,深刻体验向善行善、习善扬善的益处,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积善成德、善行一生、立德树人”的目标,完成人格的优化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开展此次主题活动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消极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因此,高校在关注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和加强道德和人性善的教育。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一分爱心,一分同情心,一分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和一分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善”的教育概念的内涵

“善”的概念是中西方伦理思想史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教育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之一,也应以“善”为追求目标,从而使教育成为善教育。

“善”更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贯弘扬提倡的人性美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深厚基础,具有全民共通的人性基础。发展到当今社会,“扬善”教育是中国传统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传承与回归,也是一种发展与丰富,它是一种协作奉献的团队精神,是一种有所作为的入世精神,是一种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是一种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开放精神,是一种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善”的教育形式及内容

1.充分利用课堂教育

“道人善、即是善”,在课堂上宣扬“善”的道德意蕴,引导学生“修身、修心”,树立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以教室为载体,使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形成健全人格。营造校园人人向善,崇善行善的良好氛围。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任何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然而当前有一种误区,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理论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技能。

因此,学校强调各门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利用好教室空间和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此次的“扬善”主题活动。

2.党员教师身先垂范

党员干部、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做表率、践善行”。弘扬和实践服务学生、善言善行的奉献精神。诚实履行服务宗旨,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

只有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才能确保“扬善”主题活动的落实和持续开展。“扬善”主题道德活动是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顺利进行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队伍思想的塑造。思想决定行动,党员干部和教师只有深刻领悟学校举办此次活动的丰富内涵,才能体会“扬善”教育的文化本质,进而不断树立自身的教育理想,愿意在该活动中身先士卒、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用自身的实际示范效应引导学生,配合学校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3.以“善”为主题的多样学生活动

以“善”为主题,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善”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日行一善”,是每天做一件好事,即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既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思善、行善、扬善,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也是从寻善源、存善心到发善言、行善事心灵净化过程。即“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通过活动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使人人乐于助人,宽容忍让,热爱生活。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以团组织为平台,树立道德模范、行善扬善先进典型,推动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深入。通过对“扬善”先进人物的评选与表彰,及时发现和树立校园“习善扬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格,表彰他们的善行善举,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学生“习善扬善”。

(3)开展校友“爱母校,献爱心”活动。邀请社会各界新老毕业生到校,分享成长经历,激励在校学生发奋学习。利用积极心理效应推进“扬善”活动的正能量持续发酵。

4.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传播善念,实践善行的有效途径。

因此,组织和教育好教师、学生、志愿者,尤其是党员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社会志愿活动等实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习善扬善”的思想理念转化成自觉行动,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现实意义。

三、做好“善”的教育工作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院领导专门组织相关部门开会,明确活动的主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各级部门分工负责,精心安排,并结合实际制定各部门活动方案,做到有特色、有计划、早部署、重实效。

2.建立机制,常抓不懈

建立健全活动机制,将道德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级部门要把“习善扬善,和谐校园”活动当作一项常态的工作来抓,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使“习善扬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在实际活动中,切实遵循思想教育原则,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会、解决“善”的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师生座谈会、主题班团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定期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善”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提出了全院师生既是“善的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实践“善”行的带头人,强化“习善扬善”不是某个领导、某个教师的事,而是全体师生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的意识。如:要求教职工利用课堂教学,日常生活接触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习善扬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达到相互督促,互相教育的目的。

3.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要充分发挥校报校刊、广播站、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介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形式,宣传道德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感人事迹,扩大“习善扬善,和谐校园”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营造习善扬善的舆论环境。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交互性。例如:积极引导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移动终端的优势开展微博微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习善扬善”主流价值观的不断认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广大师生必备的素质,“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行善事当有崇高的境界,高尚品德当依向善的修炼。“习善扬善”就是要存善心、说善言、践善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日行一善”就是从每日一善念、每日一善言、每日一善事做起。因此,“扬善”教育是对人性美质的开掘、是对道德完美的修炼、更是对学校德育的创新。在高校道德教育活动中要坚持把那些世代相传、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弘扬下去。教育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1]罗明星.善行层次论[J].荆州师专学报,1993,(06)

[2]张庆黎.善行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河北实践[J].求是,2014,(12)

[3]曹振坡. 善行、立德,贵在行动[J]. 河北教育,2013,(06)

[4]杨佰青.善行起于尊重[J].社会与公益,2010,(06)

猜你喜欢
扬善道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思想与“剑”
扬善
扬善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构建扬帆课程 打造适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