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流离之苦的激昂歌唱——浅析艾青早期创作

2015-03-28 06:48刘晓玉
关键词:艾青诗歌创作

饱经流离之苦的激昂歌唱——浅析艾青早期创作

刘晓玉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艾青的诗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艾青早期的诗歌创作同他的动荡生活紧密相连。早期的牢狱之灾是他进入创作的契机,此后在动荡的岁月和抗日战火中,他激昂歌唱;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使艾青诗歌将个人命运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中,呈现忧郁、激愤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艾青;诗歌;颠沛流离;创作

[收稿日期]2015-06-02

[作者简介]刘晓玉(1990-),女,河南洛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DOI]10.16261/j.cnki.cn43-1370/z.2015.04.080

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吹芦笛的诗人”的艾青,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诗人,他拥有热情深沉、盖世绝伦的才情,在新诗创作与理论上有巨大建树,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艾青一生的经历可谓波澜起伏、历尽沧桑。童年时期的寄养,造成他与亲生父母间的隔阂。以后到法国留学,度过物质贫乏而精神充裕的三年,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国后又经历了三年牢狱之灾,期间还饱受病痛的折磨,面对生活希望的破灭,他开始了对文学的探究。此后,他经历了战乱时代,开始了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艰难生活。“文革”时期,他又遭遇不白之冤,度过艰苦生活20年之久。诗人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不一样的人生也注定艾青诗歌的特别,甚至影响着艾青诗歌在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

一、文学创作的契机

1932年的2月,艾青结束了在法国的留学,黯然回国。5月抵达上海,与力杨,江丰等人在法租界内,参加、组建把艺术深入群众为宗旨的“春地艺术社”,并且受到热烈的反响。然而好景不长,7月12日遭到巡捕房的搜查,将艾青和其他十二个美术青年逮捕。经过多方的斡旋也没有将艾青解救出来,于是艾青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监狱生活。

监狱的生活是痛苦的,当时正值上海酷暑,艾青所在的号子阴暗、潮湿、狭窄。因为关着24个犯人,十二人睡铺上,十二人睡在地上,视表现变动,众人一个动作只能睡到天亮,尤其是没有放风制度,屋内臭气熏天。但是对于嗜书如命的艾青,最难过的是整天枯坐,无书可读,亦无事可做,旁边人的无知和不理解更加剧了艾青心目当中的寂寞感。更加具有威胁性的还是艾青的肺病,狱方只是把他单独隔离开,并不给治疗,跟让其等死没什么两样。处于昏睡当中的艾青再次的体验到了“死”,他感觉这次恐怕是出不去了,他遗憾的不是生命结束得如此之快,而是命运没有给他留下多少的写作时间,哪怕只是写一写自己。此时知音永诀、无人援助,让艾青觉得不如死了好!人一旦不再害怕恐惧,将身上心里的担子卸下,就会感觉解脱。如果不是李又然的鼎力相助,不知道艾青是否能够挺过来,而更加坚定艾青活下去的动力则是他的诗作的发表。人在生病的时候,想的更多的应该还是回忆往事,往事又最能使人产生想写点什么的欲望。艾青说:“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决定我从绘画转变到诗,使母鸡下起鸭蛋的关键,是监狱生活。”[1]此时悲惨、无自由的监狱生活,让艾青犹如困斗之兽一样,急需发泄,尤其是摸黑趴在床上写作,恍如一场噩梦。这种情绪的延伸,很容易使他回忆起故乡斗牛的场面来,在这里,视死如儿戏,然而这种刺激逼人的斗牛场面对此时的艾青来讲却是很需要的,可以在文字里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他的笔不由得变得尖锐起来:“酒,酒,酒/我们要喝。/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牛的血,血染屠夫的手臂,……”(《透明的夜》)。[2]对“死”有一种特殊的嗜好,他把自己的病称作是“肺结核的暖花房”,把露珠想象成“亡人额上的圣水”。人在病中会显的尤其脆弱,与人交谈的欲望也会愈加强烈,无形当中法国的旧事和回忆成为艾青倾诉的对象,也让艾青对监狱的反感和愤恨得到了释放。因此在三年的监狱生活中艾青创作大量的诗歌,从《芦笛》开始,到《马赛》和《巴黎》、《阳光在远处》、《铁窗》……甚至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也成形于此时。加上李又然的鼎力相助把这些诗歌发表出来,更加激发艾青的创作热情。在这些诗歌当中,无论是怀念也好,怨恨也罢,都是基于监狱的痛苦而延伸出来的情绪,艾青在晦涩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三年的监狱生活不仅促使艾青由绘画走向诗歌创作,并且形成了艾青早期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创作来源于生活,艾青的深陷囹圄,使其在身心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和折磨,可也正是这么一段与众不同的遭遇才促使艾青能够真正的走进诗歌的创作,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就。

二、动荡岁月的历练

艾青出身于封建的地主家庭,从小时候克父母的传言到寄居在保姆家中长大,甚至到后来的法国留学、监狱生活都为艾青不一样的人生添上传奇的一笔。在艾青经历了三年痛苦的牢狱之灾之后,回到家乡面对的是人们的质疑和鄙视以及嘲笑,还有父母包办的婚姻,然而讨厌封建制度的艾青也不得不接受这一切。

婚后的艾青开始往返于常州、上海和杭州,一方面为了生计,另一方面为了逃离那令人窒息的家族生活 。1935年年底与表妹张竹如完婚,1936年开始到常州女子师范执教,但是好景不长,只在女师工作了一个学期。1936年夏,携妻子到上海谋生。在上海的艾青,开始受到胡风、茅盾的注意,艾青的诗作开始陆续得到发表,因此开始逐渐的声名显赫。特别是对何其芳的《画梦录》的淋漓尽致地挖苦,更显示出此时艾青身上的高傲,可以说这一时期艾青的生活是潇洒自如的。在这期间艾青发表《窗》、《小黑手》、《马槽》、《晨歌》,甚至还开始筹划出版《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然而,由于家庭中对于金钱的需要,所以艾青不得不放弃在上海的创作高峰,于1936年6月末到杭州谋生计。由于战火的迫近和不稳定的生活,艾青在杭州的7月到10月是处于无诗的状态的,面对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大迁徙,艾青一直盘桓在杭州到十一月份,在此期间深深的体会到民族危难面前知识分子们的烦躁和无奈。艾青此时虽然只是刚刚开始接触到上海的大文坛,但是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了。个体的生活是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的,艾青由出狱到1936年底都是在为了生计奔波,对于诗歌的热爱也只能等填饱了肚子再说,但是艾青的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他自己却是财富,是历练。正因为有了这一段的奔波和苦难生活,才让艾青对于安定生活和写作环境更加渴望,才让艾青看到更多不同地方、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自己的诗歌创作留下太多的素材,激发更多的创作激情。艾青认为:“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记录。”[3]150越是艰苦的生活,越能够激发艾青的创作热情,这一段的艰苦岁月是艾青创作的基石。

三、战火中的激昂歌唱

1937年的杭州已经四面楚歌没有办法再呆下去了,在艾青生平的第一次逃难过程中,亲眼看见了在战争的铁蹄之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民族的危难以及悲哀,这时艾青骨子里面的那种忧郁性格和对土地的深沉的眷恋就越发的凸显了。艾青一行人到达武汉已经是隆冬季节了,武汉三镇人满为患,住宿极其困难,每天面对山河破碎、有家难回的境况,让艾青感到透骨的悲凉。再加上吵杂的环境和艰难住宿条件,使艾青的写作环境更加的恶劣,也使其更加的暴躁。“这不是艾青一个人的遭遇,是中国作家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心绪与境遇的某种缩影。或者说,它实际上勾勒一代特殊的命运。”[3]130转眼间,到了12月28日,艾青的心情犹如这大雪纷飞的天气一样,萧瑟、寒冷。再加上看到南京遭到屠杀的消息,让这位爱国人士徒增悲凉,于是用笔写下传世之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歌当中有流离失所、不知去向的中国农夫,有“蓬头垢面”的少妇,在这其中除了爱情和忧国伤民的情绪之外,全是他发出的离乱之感和难言的喟叹。

1938年1月27日,艾青夫妇与萧红、萧军、聂绀弩、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前往临汾。当火车进入河南渑池境内,艾青看到虽然寒风凛冽、河川冰冻,但是仍然有不少农夫从一眼眼窑洞中出来,扛着农具在蜿蜒的山道上艰难的前行。端木蕻良的一句“北方是悲哀的”。让艾青顿时心生一种悲怆之感,这时天生的忧郁也被唤醒了。于是一路上艾青随手画下路边的补衣妇、乞丐等,这些成为他创作的素材,于是有了《补衣妇》,诗的笔调近于白描,简单却深刻,艾青总是“以一个画家来表明一个感受和观念”,[4]诗歌描写近似于绘画。几年之后再次与乞丐重逢,这次的乞丐不同于当年大婚时来吃酒的乞丐,这时的乞丐是木讷的,悲哀的,此时的艾青再也不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变成了一个人格上的“乞丐”。在临汾的校园生活中,受到当时热血学生的鼓舞,1938年4月艾青用他那富有坦诚抒情的个性写下长诗《向太阳》,这首诗歌成为抗战诗的优秀诗篇。这些诗歌倾注了诗人对于中国农民的深厚感情,饱含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关怀。从临汾回到武汉以后,就开始了再次的逃难生活,先是退到湖南衡山,再到桂林,意味着艾青的第一次创作高峰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了。艾青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当时的国家局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艾青把自己看成是冲锋陷阵的一员,在看到伤员在昏迷的状态仍然喊着快给他子弹,大受震撼下,于是有了《吹号者》。在战争中不免接触的就是死,于是当艾青认识到时,开始关注“死”,因此他做起了关于死的文章,创作了长诗《他死在第二次》,却没想到遭到严厉的批判。艾青的内心是孤独的,除了写作没有什么是可以让他得到安慰的。1938年11月 17日,艾青写下著名的短诗《我爱这土地》,写出他对土地、家乡、穷苦人的同情。

从牢狱之灾到因战火而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艾青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写作,一方面让其经历了心理上的折磨和身体上的痛苦,另一方面也磨练了艾青的意志,使其在战火中得到历练,变得成熟。艾青是一个高产的作家,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的经验。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歌,更多的则是坚韧的品质和爱国的精神。

(责任编辑远扬)

[参考文献]

[1]艾青. 艾青论创作[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2.

[2]叶橹. 艾青诗歌欣赏[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75.

[3]程光炜. 艾青传[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130-150.

[4]张敏. 浅谈艾青新时期诗歌成就[J]. 滁州师专学报,2002(2): 13.

猜你喜欢
艾青诗歌创作
诗歌不除外
艾青《我爱这土地》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艾青来了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诗歌岛·八面来风
无题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