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竹青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13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笔者通过对潍坊市部分小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小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及市场环境的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实施情况不尽人意。因此,找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应对,对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潍坊市的大多数小企业都属于家族式企业,他们认为小企业管理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所以主要工作多应付日常事务,对企业财务制度建设不重视,因而忽视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
调查发现,小企业经营者大都不愿提供较高的报酬来吸引高水平的会计人员。许多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单独设立会计机构或只设少数会计岗位,人员配备不齐,分工不明确,没有固定职责和权限,工作经常变动,难以发挥财会管理的职能作用。且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一部分小企业是聘任退休后的老会计,虽然他们有一定的财务工作经验,但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新财务、税务、金融等方面法规了解较少。还有一部分小企业聘任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工作经验,业务操作能力差。
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小企业会计是按领导意图行事,会计实务处理有很大随意性,不按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去办,造假凭证、假账簿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突出,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大都流于形式。
相关部门应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小企业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认识度。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更好地规范其会计工作,进一步促进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政府部门应采取具体措施监督和促进,以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常实施。
一是强化小企业会计岗位责任制。小企业应按要求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财务工作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权利和目标,定期考核,实行轮岗制等;二是抓好会计人员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学习财会法规、规章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以适应《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三是组织高水平的会计人员,深入小企业会计部门第一线,建立帮扶小组,帮助小企业会计部门制定适宜本企业特点的内部核算办法、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
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纳入企业考核范围,加强小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政府管理部门应严查随意任用无资质或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会计人员,促使小企业认真执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完善小企业会计法规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和细化经常应用的法规制度,提高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一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运用多种方法控制企业内部风险,如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二是财税、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联动,为小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并加强监督,对拒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小企业负责人及其会计从业人员记入诚信档案,使其付出巨大的失信成本。从而规范监督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陆国斌,张素萍.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
[2]王旸,杨艳琴.提高《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1,(12).
[3]李桂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基于小微企业[J].现代商业,2012,(10).
[4]刘波.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