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屹,何荞玲,李 霞,董新荣
(湖南农业大学 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桂花树(Osmanthus fragrans)为木樨科(Oleaceae)木犀属(Osmanthus Lour)植物,中国西南部如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均有野生。由于桂花树花香怡人,国内外关于桂花精油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多[1-4]。近年来,南方许多城市栽种桂花树美化环境,桂花树开花后结果的也较多,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5,6],但关于桂花果实油脂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从桂花果实中提取油脂,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为桂花果实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桂花果实于4 月下旬采摘于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桂花大道。洗净去果皮取核,105℃烘箱干燥至水分低于10%,备用。
石油醚(60~90℃)、甲醇、正己烷、KOH,均为分析纯。
超声波清洗器(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TP-520A 电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设备有限公司);GCMS-QP2010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日本Shimadzu 公司)。
1.3.1 桂花果实核仁含油率的测定 称取含水量小于10%的桂花果实核仁(10.29g),研碎,装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100mL 石油醚(60~90℃)恒温水浴提取3h。收集提取液,旋转蒸发仪回收石油醚,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将其置于105±2℃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含油率[7]。
1.3.2 油脂脂肪酸的甲酯化反应 称取桂花果实油脂1.00g 于50mL 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4mL 正己烷、0.5mol·L-1KOH-CH3OH 溶液2mL,振荡2min,70℃水浴回流60min。待反应结束后,冷却,正己烷定容至25mL,静至24h,吸取上层清液测定桂花果实油脂中脂肪酸甲酯成分[8]。
1.3.3 脂肪酸甲酯的GC-MS 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MS 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方法:120℃停留15min,以10℃·min-1速度升至220℃,停留15min,以15℃·min-1速度升至290℃,停留10min;进样口温度280℃。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电子能量70eV,汽化温度220℃,离子源温度20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60~500amu。
从10.29g 桂花果实核仁得到油脂2.14g,桂花果实核仁含油量为20.80%。
桂花果实的油脂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总离子流图见图1。
图1 GC-MS 总离子流图Fig.1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fatty acidsof Osmanthus fragrans L. seed oil
由图1 可看出,GC-MS 总共分离出10 个峰,鉴定脂肪酸的组成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桂花果实核仁油脂脂肪酸的组成Tab.1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fatty acids ofOsmanthus fragrans L. seed oil
由表1 可知,桂花果核仁油脂中鉴定9 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39.04%)、亚油酸(33.15%)、棕榈酸(10.31%)、硬脂酸(3.80%)、9,12- 十八二烯酸(4.62%)和γ- 亚麻酸(6.44%)。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到83.25%,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9]。
本文研究了桂花果实中油脂的含量及成分。桂花果实核仁油脂含量达20.80%。GC-MS 分析鉴定了油脂中9 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3.42%。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脂肪酸,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提高人体记忆力,增强免疫力,对人体的皮肤及发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含量预防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生[10]。桂花树为四季常青,花香怡人,成为我国南方许多城市的景观树种,大量栽培。桂花树秋天花开,次年春天果熟。成熟的果实散落在地上,造成环境污染。若充分利用桂花果实的油脂,开发成营养价值高的调和油,将会使桂花果实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 徐继明,吕金顺.桂花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分析实验室,2007,26(1):37-41.
[2] Li Fa-fang, Huang Qi-zhi. Analysis of Fragrance Composition in Three Cultivars of Osmanthus fragrances Albus Group Flower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s,2011,16(4):342-348.
[3] Wang Li-mei, Li Mao-teng, Jin Wen-wen, et al. Variations in the components of Osmanthus frags Lour.essential oil at different stages of flowering[J].Food Chemistry,2009,114:233-236.
[4] Hu Chun-Di, Liang Yi-Zeng, Li Xiao-Ru, et al.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of Osmanthus fragrance Varieties by GC-MS and 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J]. Chromatographia, 2009,70:1163-1169.
[5] 尹伟,刘金旗,张国升.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329-4334.
[6] 田成.桂花果实多酚的超声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24):106-110.
[7] GB/T 14488.1-1993,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S].
[8] 周海梅,马绵奇,苗春雨,等.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09,34(7):72-74.
[9] 刘俊英,谢国莉,危晴,等.小米中脂肪酸的GC-MS 法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2):165-168.
[10] 王萍,张银波,江木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8,33(1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