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精卫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去年也因此而成为互联网金融全面向金融业渗透的一年。去年第三方支付发力移动支付市场;大银行纷纷主动设立P2P网贷平台;P2P网贷平台数量急剧增长;股权众筹呈现出代替传统创投的趋势。所有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个性化需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在加速改变中国的金融生态。
基础建立在普惠金融。监管层充分肯定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做得好的方面:一是无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如何发展,都不离开对普惠金融的坚守。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独立的金融形态,而是参与者共同利用互联网解决金融服务与资金融通。虽然对传统金融是某种程度的挑战和颠覆,但本质上只是交易的形式不同。互联网金融从普惠金融开始为中小微企业、个人服务,只要站稳这个立场就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二是互联网金融在运用大数据、计算机现代技术方面比传统金融更早走了一步。传统金融更多的是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是指贷款融资等。而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指利用众筹融资,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不会也不可能代替传统金融。如果朝着代替银行、代替保险、代替证券就可能跑偏。互联网金融如果争夺大企业的业务而不去做普惠金融,它的生命力就枯竭了。
众筹显示生命力受到鼓励。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建立资本市场,形成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鼓励互联网金融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2014年因为众筹募资规模高速增长被视为众筹元年。去年一季度国内众筹募资总金额约0.52亿元,二季度就增长到1.35亿元,三季度众筹募资总金额达到2.76亿元,预计四季度众筹募资总金额将达到4.45亿元。数据明确透露出众筹募资的强大力量。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互联网众筹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资产管理行业。未来融资或将不再依赖于各类产业基金,投资不再非需要金融中介不可。
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遭封杀。2014年3月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业务。4月银监会与央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捷支付功能受到进一步限制。同时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宣布不再接受“余额宝”协议存款。在外界看来二维码支付被叫停的原因,与其技术安全标准未得到权威机构认可有关;虚拟信用卡试图跳过银行与客户“面签”环节,被称之为“带有缺陷的创新”。业内人士坦言对第三方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完全出于对行业风险监控的考虑。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风险控制较为“严苛”,鼓励的分明是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的所作所为。
银行设立P2P划入红线。监管层对网贷平台持审慎态度。去年P2P平台屡爆意外,数据显示累计发生跑路、诈骗、兑付困难等问题的平台超过180家。商业银行与上市公司涉足小额借贷,“正规军”的加入提高了P2P行业的准入门槛,先后有民生银行的“民生易贷”、国开金融的“开鑫贷”、包商银行的“小马 Bank”、招商银行“e+稳健融资项目”、广发证券子公司注资的投哪网、熊猫烟花投资银湖网等近20家上市公司,先后成立了P2P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P2P网贷运营平台数已达1540家,预计2014年全年总成交量将突破2500亿元。监管部门明确了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和机构,必须遵循现有金融法律法规,严守金融部门制定的“金融红线”。去年4月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明确表示,对于P2P网络平台必须把握四个边界: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二是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人民银行屡次强调互联网金融不能碰触“两条红线”,即不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能进行非法集资。这将继续作为从事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必须遵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