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应用于统计的实证分析

2015-03-27 21:43何明松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报表

摘要:文章从会计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的实证出发,进行了以微观核算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以宏观核算为目的的统计核算体系数据应用过程的研究,把会计核算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统计工作中,从数据及方法由会计到统计过程的现状出发,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和促进会计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会计;统计;微观核算;会计核算体系;宏观核算;统计核算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174-04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1.085

会计和统计在历史上不仅同源,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会统不分,只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会计和统计才分开来,各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均带有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现实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工作比比皆是,大部分的统计报表都以会计资料为基础,许多会计指标及分析方法都应用到统计中。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经营者经营管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方法,指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这里主要指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方法和手段应用于统计之中,极大地丰富了统计的内容,促进统计核算方法不局限于报表的填制、上报,而是进一步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预测上。

1 会计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的现状

1.1 会计报表应用于名录审核

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利用单位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尤其是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期初余额等关键指标数据,辅以单位纳税申报表去确认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制度规定规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限上批发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限上零售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规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逐级审核把关,确定新开业(投产)单位,限额以下调整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模以下调整为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单位。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实施统计“四大工程”,建立统一、完整、真实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先入库、后出数,只有符合条件的单位才被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联网直报,上报的数据才被采纳。

1.2 会计报表应用于统计财务月(季)报

1.2.1 会计中期报表应用于统计财务月报。会计中期报表及其指标应用于统计财务月报,主要是规上工业和服务业财务月报,会计资产负债表应用于工业财务月报,资产指标有:年初存货、流动资产合计、应收账款、存货、产成品、资产总计、应收利息共7个指标,负债指标有:负债总计、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共4个指标,会计利润表指标有: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中税金、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共18个指标;会计资产负债表应用于服务业财务月报的指标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付职工薪酬共3个指标,会计利润表应用于服务业财务月报指标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共9个指标。

1.2.2 会计中期报表应用于统计财务季报。会计中期报表及其指标应用于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财务季报指标较应用于工业财务月报指标少5个。其中资产指标有:年初存货、流动资产合计、存货、资产总计、应收利息共5个指标,负债指标有:负债合计、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共3个指标,会计利润表的指标有: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共11个指标。

1.3 会计核算资料应用于财务年报

1.3.1 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财务年报。总体来看,会计财务年报大部分指标能直接或间接应用到统计财务年报表中,但要统准填齐统计财务年报指标数据,单凭单位统计人员,没有单位会计人员的协助比较困难,实际上单位会计人员往往兼任统计工作,统计报表是由会计人员填写的。目前,统计财务年报主要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年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财务年报、规上服务业财务年报,统计财务年报较统计财务月(季)报表相比,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所有者权益”以及“其他资料”等有关指标。统计财务年报指标结构分为五项:一是年初存货,其中的产成品,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找数;二是期末资产负债,从会计资产负债表找数;三是损益及分配,从会计利润表找数;四是人工成本及增值税,从纳税申报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找数;五是其他资料是非会计科目,如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单位平均用工人数,前两项从制造成本和营业收入找数,后一项从原始凭证中年月度工资表加计汇总

得到。

1.3.2 会计核算资料应用于统计上的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会计核算资料细分到二级或三级明细科目,逆回到各种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后许多会计数据都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从会计的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明细账簿中,通过分析计算填报到统计成本费用年报中去。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较工业企业财务年报相比,增加的指标是工业企业的制造成本(指标32个),销售费用(指标25个)、管理费用(指标45个)和财务费用(指标5个),纳税部分指标细分:所得税费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目的便于计算收入法和生产法增加值,并进一步计算生产法增加值率和收入法增加值率。

1.4 会计核算资料应用于投入产出调查

依靠会计财务年报表,年度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如利用修理费、差旅费、办公费(公杂费)、研究与开发费等明细账和会计原始凭证对投入产出调查报表进行填报。投入产出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每隔5年开展一次,调查分行业进行,其表式分行业调查表和典型调查表,行业调查表主要是:各行业企业单位的成本构成表,期间费用构成表,企业单位利润表,典型调查表主要是:修理费构成表,差旅费构成表,办公费(公杂费)构成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表。投入产出调查与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指标相比,成本构成表,期间费用构成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单位企业利润表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有:修理费构成表、差旅费构成表、办公费(公杂费)构成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表等报表指标,这些表的指标数据到相应的会计明细账中查取。

1.5 会计分析方法应用于统计

会计分析方法包括六种:一是定性分析,包括调查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二是定量分析,包括比较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三是静态分析,包括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替换分析法、综合计算分析法、价值系数分析法等;四是动态分析,包括指数分析法、发展速度分析法、ABC分析法、平均递增率分析法,季节变动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移动平均数分析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等;五是预测分析,包括最小(大)损益值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矩阵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和马尔可夫分析法等;六是经验分析,包括专家意见法、历史类比法和直觉测定法。这六类会计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在统计上较常用,定性分析和经验分析在统计上用得较少。

2 会计核算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基础资料的差异

不同的会计主体,由于自身行业特点,经济业务发生的繁简和执行的会计编制基础不同,会计基础资料的科目设置详细程度也不同。对于经济业务发生少的单位,所用的会计科目少,一般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账,会计报表都比较简单,从统计报表的指标对应不多,需要比较分析计算填数。对于那些大中型工业企业或企业集团,经济业务量大,一般采用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设置有二级、三级明细科目,会计核算资料完善,统计基础较好,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的数据充分,各项成本费用明细科目及期间费用科目较详细,较好地填报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和投入产出调查报表。

2.2 会计与统计工作不衔接

基层会计主体,一般都是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分开,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分开,单位主管领导都以会计工作为重,而轻视或勿略统计工作,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大。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的过程,首先是单位统计人员的事情,涉及会计资料的统计数据,单位统计人员向单位会计人员索取,会计人员向统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数据是否准确,统计人员无法查对核实,而会计人员向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数据,由于对统计指标理解不足,往往造成会计数据相对于统计失之于真实。此外,一些小微企业,基础会计工作不健全,会计凭证、各种账簿及会计报表资料不完善,加之统计工作薄弱,甚至没有人负责,单位领导往往指定由会计人员兼任,表面上实现了会计和统计的合一,但会计人员身兼两职,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主业,对所兼的统计工作一般重视不够,同时对统计业务和统计指标又一知半解,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报表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填写统计报表时随便估个数,应付了事,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3 会计资料的科目与统计报表指标内容不一致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一级科目原则上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明细科目又可分为二级会计科目和三级会计科目,有些二级会计科目由国家统一规定,大多数三级会计科目是由企业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要求,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目前,国家统计一套表制度中包含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统计指标体系有的同会计科目名称一致,有的内容不完全一致,因此利用会计的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数据填统计报表的时候,即使是老会计、老统计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衔接。

2.4 统计数据受干扰

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数据,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受到人为干扰的因素,历来有统计数据出官,官出统计数据的说法。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出政绩,对辖区内的单位或企业,在会计数据应用于统计报表的过程中动手脚,脱离会计核算资料的实际,按领导的意图虚报有利的或瞒报不利的统计数据,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资料是准确的,用于统计上的数据是失真的,一个会计主体会计统计两盘数。

2.5 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分析的局限性

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分析主要是会计分析方法应用于统计的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的财务报表分析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会计分析方法应用到统计财务报表的分析则具有更大的局限性:

2.5.1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一是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会计报表数据是过去的数据、报表信息可能与实际不符(如利润操纵)、报表数据不一定准确反映企业客观实际、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变化、报表数据的完整性(报表数据是有限的)。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比率分析法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因素分析法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

2.5.2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一是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应用于统计分析时,都过分强调某个指标所反映的方面;二是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应用于统计分析时要判断具体财务指标是反映好的方面还是差的方面,必须拿捏好“度”;三是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的对比;四是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比如,对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母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又有不同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样,不利于评价比较。

3 会计核算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的对策

3.1 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

3.1.1 建章立制、加强内控和监督。基层单位企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界定岗位职责,明确会计人员具体分工,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细内部会计核算流程、通过多维度制度的运行,强化会计监督管理。

3.1.2 加强基层核算人员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会计凭证的质量。实际工作中,加强会计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审核,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一是从报账、审核、支付等方面制定明细流程;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会计培训和外邀专家专项培训;三是从思想上树立质量是根基的观念。

3.1.3 规范资金监管,填塞漏洞。采用资金监管软件对资金流进行全程监控,从报账到审核、再到大额资金的审批,配合全面预算,使企业资金阳光操作,痕迹运行,规范运转。

3.2 促进会计资料的应用,提高统计报表质量

在会计资料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会计资料如何较好地应用于统计报表中。一是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对统计业务和统计专业知识的了解,争取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支持,并自觉地把会计资料向统计人员或统计部门提供;二是要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业务和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主动地向企业会计人员索要统计报表所需要的指标数据,并能对会计人员提供的数据加以核对;三是政府统计部门要敦促企业领导,在重视企业会计工作的同时,也要关心支持企业的统计工作,协调好企业内部会计和统计的数据给取关系;四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之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保证会计数据和统计报表数据取给间的准确快速传递;五是企业领导、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之间要加强会计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核对,防止单方面随意更改数据;六是政府统计部门的专业统计人员要及时回复企业会计人员、统计人员提出的统计指标及数据填报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数据传递畅通;七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企业的统计人员(或兼职的会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工作技能。

3.3 加强会计和统计指标衔接

3.3.1 会计和统计核算体系指标不同。会计指标是指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综合反映经济现象的数据,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会计指标体系。会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包含三方面: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指标;二是为特定主体的所有者、贷款者、供应者、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职工、财务分析和咨询人员、经纪人、证券承揽人、律师、证券交易所、经济师、财经报刊、同业协会及社会民众提供服务的指标;三是为特定主体管理当局决策提供服务的指标。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统计指标体系。其中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同会计指标体系整体上实现了求同存异的对接。

3.3.2 会计和统计数据的对接。现实工作中,会计指标一般体现在会计报表中,也体现在各种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中,统计经济指标大都体现在年定报统计报表中,具体填数操作则有很大的差异,因为现实中不同的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程度不同,记账方式方法有差异,不同企业对于发生的同一笔经济业务可能记入账簿中不同的科目,有的应归集到生产费用的科目已归集到期间费用,有的本年折旧可能打入到投资成本中,有的会计科目有数据发生额,而统计报表里没有选取该指标,统计报表里选取的指标,而会计资料里没有发生额。此外也常出现统计报表指标设置和会计报表指标不对应,造成取数难的情况,因此加强统计报表指标和会计指标的对应,有利于实际工作中会计和统计数据的

填写。

3.4 消除人为干扰,防止会计和统计数据造假

3.4.1 基层会计和统计数据造假。基层企业的会计和统计数据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数量特征,企业出于融资、业绩考核、评奖或偷、逃、避税的需要,往往对会计核算资料造假(设有几套账)和统计数据瞒报、虚报。为此,财政主管部门,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会计资料的检查和审计,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基层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检查力度,审核统计数据是否同会计资料数据一致,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防止会计和统计数据造假。

3.4.2 基层党政部门干扰数据。镇街党政部门,为了应对经济考核目标的完成,对辖区内的企业加强管控,要求企业在不变更会计核算资料的前提下,授意或下达任务要求,让企业虚报统计数据,以完成上级或年度经济发展目标。对此,同级或上一级统计机构要加大企业数据的审核力度,必要时对企业进行实地检查,核实企业会计资料和统计数据是否一致,消除基层党政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干扰。

3.4.3 加强统计数据的审核和评估,消除人为的干扰。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实施统计“四大工程”,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通过网络直接报送到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可的分中心,有效避免了数据层层报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统计数据的行为。同时省、地市、县级统计部门,利用平台,通过各种审核方法和手段,层层监控下级统计部门是否干扰企业报送数据。此外,统计系统每年同监察部门、司法部门开展一次统计执法大检查,发现问题,严厉惩罚,以儆

效尤。

3.5 促进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中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长由速度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反映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统计指标体系正在构建。促进会计方法,尤其会计的分析方法在统计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准确地反映地区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国民经济质量效益总量指标,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制订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与区别.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2] 左娅.国家统计局建设四大工程力保数据真实[N].人民日报,2011-09-07.

[3] 刘爱香,贾圣武,齐永忠,李岩,王保忠.会计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http://www.dongao.com/zjzcgl/fdzl/201210/85963.shtml.

作者简介:何明松(1972-),男,广东茂名人,广东省茂名市统计局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园区工业及工业与财务有关问题。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报表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统计数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