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浇混凝土结构与工程结构的主体安全有直接的影响,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核心。随着当前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工期与质量之间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文章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问题进行探讨,为找出有效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做准备。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通病防治;建筑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12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1.060
1 概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浇结构的质量控制主要有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因素的控制,对现浇结构质量控制主要是从施工设计、施工方案至实施阶段的控制,并遵循施工一致性的原则下,对工作的过程加以控制。而在实际施工中,现浇结构出现裂缝是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不仅对施工的进度、企业的信誉及建筑的美观有影响,还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从而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影响现浇结构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的技术与工艺,避免出现有害裂缝,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
第一,从理论上看,现浇结构出现裂缝是无可规避的,它的决定因素是本身的物理力学能,但其结构的安全性与有害度有可掌握性。混凝土存在非均质脆性的材料,在温度以及湿度的改变下会产生硬化并使其体积变形,微裂缝是指一些材料存在不一样的变形情况,其互相制约发生初始应力,使得骨料和水泥的粘结面等方面引发的微细裂缝;结构性裂缝一般是指在外部荷载或者是温差干缩的影响下进一步扩大了裂缝,它们之间能够互相贯通,进而产生看得见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但进一步降低了结构的承载力以及使用安全,也严重影响了结构体系的抗钢筋锈蚀性与防水性以及抗化学侵蚀性等,并缩短了其使用的寿命。现浇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下一般大概为浇水养护5天,于现浇梁两侧呈现对称规则的干缩裂缝,或者是因现浇梁板的顶面水分过快蒸发,使表面因收缩而出现裂缝。
第二,水化后的混凝土属于放热反应的一种,混凝土在水化中会有大量的热量释放,其释放的热量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天之内,而混凝土没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因而不能及时释放所聚集的热能,形成内部高温度的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有着较大的温差,表面的现浇板温度裂缝有着纵横交错、不规律的特征。因为商品混凝土的用水量大、难以振捣密实,使得其在硬化的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的现象,特别是在大厚构件与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块不合理的时候,会引发塑性塌落,进而致使表面的现浇结构存在不规则或互不贯通的
情况。
第三,昼夜的温差过大,保养覆盖与浇水养护不规范,不断散尽表面混凝土的水分,由于混凝土表层水分的补给是通过泌水作用于内部水分的迁移而形成,当最终出现内部水分的迁移补给的速度低于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的情况,造成空气湿度低与表面的混凝土温度高的现象,致使表面的混凝土水分快速蒸发,最后导致塑形收缩裂缝在现浇结构的表面产生。
第四,现阶段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普遍较快,高层结构在6~9天内便可完成一层流水施工,往往下层结构砼强度尚未达到规范要求时,就进行上层结构施工,因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吊装材料机具,导致砼在成型后冲击超荷,进而引发结构产生震动裂缝;另外,因模板刚度、稳定性不足又过早拆除模板,引发梁板变形等负面影响。
第五,基础筏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水泥水化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当散热措施不符合要求时,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变形,从而致使混凝土的内部形成较大的结构性
裂缝。
3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
对现浇结构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出现裂缝之外,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水泥的使用量相对不足、水灰比过大、粉煤灰所掺入量过大、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缓凝剂的掺入过多、凝结的时间延缓以及各材料的配合比不合理等;其次是在混凝土浇筑中,其浇筑的时间不合理,过度振捣混凝土,使其表面的砂浆层过厚,早期的浇水覆盖养护等工作不到位等;工期的进度不合理;混凝土的内暗埋线管数量过多、直径过大;模板的支撑体系刚度与强度较弱,施工的荷载过早施加;此外还有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技术、操作的方法、施工的设备及天气的变化情况等都会影响到现浇结构的质量。
4 建筑施工中现浇结构的质量控制与防治措施
第一,提高混凝土质量,严格把好原材料的使用质量关,改进泵送设备与搅拌的工艺,将水灰比降低,控制好坍落度,对配合比必须精密的计算。由于混凝土水灰比与粉煤灰掺入量等过大,其成为造成现浇结构出现塑性收缩或者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且对现浇结构整体的质量也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第二,流水作业的速度必须规范,不得压缩合理工期,并计算好模板支撑的设计强度,装卸钢筋等材料时避免产生过大集中荷载。模板等设备材料,避免过早加载冲击进而引发剧烈的震动,解决由于施工因素而产生的裂缝现象。
第三,消除在现浇结构的施工中所存在的质量通病,降低模板周转速度,并避免过早拆除模板与施工上层、下层支撑等,严格按照拆除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确保混凝土早期的养护时间充足,并彻底杜绝因不规范施工而引发的梁板裂缝。同时还要尽量延缓后浇带浇筑时间,使后浇带作用充分的发挥,后浇带浇筑时,清理干净后,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浇筑,防止出现二次裂缝,保证现浇结构的质量。
第四,在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在跨度超过4米现浇板时,可在板上增设钢筋网片,在混凝土的浇筑表面用2米长的木尺刮平与压光,使现浇结构整体性加强,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第五,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中,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水热化比较低的水泥,并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采用合理配合比,减少外侧墙体和结构底板的浇筑时间差,并用竹胶板模板来改善混凝土的热交换,减小降温的速率,加强测温与养护工作。
第六,改进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技术与工艺:在浇筑时应该采取一个坡度、分段定点和循序渐进、落层浇筑以及一次到位等工艺,这样可通过自然流淌而形成坡度,更好地适应泵送的工艺,提高泵送的效率,使混凝土泌水的处理简单化,确保下层的混凝土浇筑的时长与初凝的时间相适应。在振捣时应该采取二次振捣与二次抹压工艺进行,二次振捣不但可以预防出现土塑性裂缝,还能消除裂缝,从而使混凝土钢筋所具有的粘结强度得以改善,二次振捣时长非常重要,通常将振动棒在振实后再拔出时的混凝土面情况作为标准,并以没有明显的痕迹为佳,在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之后再抹平,并在混凝土的表面实施二次抹压,从而增强其表面的密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第七,对于建筑施工的进度必须合理的控制,将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其次再关注进度,从而解决质量和工期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现浇结构中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
5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在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对施工各个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工艺与技术的控制,不断加强对现浇结构的质量监管,完善施工的工艺与技术措施,获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学超,张清.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的修补[J].建筑安全,2010,15(9).
[2] 徐邦鹤.现浇混凝土常见的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3).
[3] 冯亮亮,刘文明,范吉祥,刘国强.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处浇筑方法的探讨[J].施工技术,2012,15(S1).
作者简介:张腊生(1965-),男,湖北蕲春人,浙江致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
(责任编辑:陈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