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协同发展新机遇打造富裕美丽新衡水

2015-03-27 23:55:45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京津衡水京津冀

■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杨 慧

衡水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地处古冀州核心地带,自古就是寓意希望之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启动实施,为衡水跨越赶超提供了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从世界级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创新驱动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大的背景下谋划衡水协同发展战略和举措,着力打造提升“一枢纽、四基地”地位,实现衡水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挥 “中心之中心”独特枢纽优势,打造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

衡水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距北京248公里,天津230公里,石家庄120公里,济南150公里,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4大城市中心位置,是4大城市经济圈交汇的中心枢纽,是京津冀“一环六射”中京衡大通道的关键节点。京九、石德、邯黄、石济客专4条铁路和大广、石黄、衡德、邢衡4条高速在此交汇,是“东出西联、南北通衢”的十字交叉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衡水列为重要节点城市。按照国家、省规划要求,围绕打通京衡、津衡、石衡、衡港、衡济五大通道,全力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构建高铁、城际、轨道、高速、航空等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将衡水建设成为重要交通枢纽,构建京津衡“一小时经济圈”。

建设高效轨道交通网。以京衡客专、石济客专为主,以霸衡、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为辅,以京九、邯黄、衡潢铁路为补充,谋划推进津衡、保衡、邢衡等城际铁路,加快构建衡水市快速铁路网。

完善畅通公路网。实施石衡、津衡、邯港、北京新机场南出口高速南延至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成衡水与京津、省内各设区市及周边省市、港口之间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道、省道新改建力度,着力提升技术等级、服务能力和水平。

打造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积极推进桃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对接。建设对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中心城市的城际公交线路,实现客运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便捷的市内及城际公共交通系统。

推进现代化陆港体系发展。加快推进衡水机场和冀州通用机场,打造空港经济区。谋划推进工业新区、安平、故城 (衡德物流园)、枣强 (大营)等内陆港建设,打通我市出海通道。加快推进衡水路(铁路)港(黄骅港)物流经济区、铁三角综合物流园、深州安华物流园区等建设,打造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形成路、港、空三位一体的立体物流网络。

发挥衡水湖生态优势,打造华北平原魅力独具的北方湖城和知名健步休闲旅游目的地

衡水湖保护区总面积163.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的内陆淡水湿地,被誉为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按照生态文明理念,以衡水湖作为“大衡水”发展核心,主城区向南发展,冀州城区向北发展,滨湖新区向南北两端发展,着力构建主城区、滨湖新区、冀州城区“一湖三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实现“四个一百”目标,即市区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湖区水面100平方公里、环湖造林100万亩、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人,打造湖光秀色、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完善生态防护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衡水湖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建设以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以生态旅游和湿地科普教育为特色,集生态与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示范区。围绕调整种植模式、加强水利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严格控制超采等重点,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巩固 “一人一亩林”成果,重点抓好衡水湖周边、主要交通干线、河流两侧的植树造林,在城市组团之间以及县市之间建设生态绿地、环城绿带、区域性森林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交通绿色廊道等多样化复合型生态系统,保持城市绿色空间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积极推行立体绿化,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构建低碳生产生活模式。加强对生态用地和农用地保护,推进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节约的绿色消费方式。

衡水湖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高达4600个,是开展长跑、健步等运动休闲的理想之地。从2012年开始,我们连续举办了四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衡水湖马拉松赛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在此基础上,按照打造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国家湿地公园要求,发挥衡水湖近邻京津高端人群、华北平原稀缺湿地优势,瞄准健步休闲旅游空白点,投资5000万元环湖修建了4条共22.5公里的健步路,可进行1.5公里、3公里、5公里、7.5公里、10公里、15公里等不同里程的健步走,并配套休闲小品、特色农庄等服务设施,打造京津冀独一无二的健步休闲旅游目的地。

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承接地

衡水区域特色产业发达,是京九产业带上的重要城市,已经形成丝网、皮毛、玻璃钢、工程橡胶等区域特色产业。衡水与京津产业结构级差适中、互补性强,产品40%以上融入京津产业体系或进入京津市场,已成为京津产业重要的配套聚集地。目前,正依托现有十大特色产业,重点打造“6+3”产业:“6”即交通工程设施及装备制造业、物料输储设施及装备制造业、电力通讯设施及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功能材料及制品制造业、食品及生物制品制造业等主导产业。“3”即现代物流、体育健康及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实现从特色产业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梯次发展。

推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交通工程设施及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钢结构桥梁及工程部件、交通控制管理系统、路基工程设施和材料、交通道路设施、运输装备及零部件等设施和装备;物料输储设施及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油气水输储设施及装备、车间物料自动化输送装备、特殊物质输储设施及装备;电力通讯设施及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力传输设施及装备、通讯传输设施及装备;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节能装备和产品、环保装备和产品、新能源装备及资源开发、节能环保服务等;功能材料及制品制造业,重点发展液态金属材料及制品、新型化工材料及制品、高端橡塑材料及产品、新型复合材料及产品等;食品及生物制品制造业,重点发展粮油食品、果蔬和肉制品、酒水饮料、健康方便食品、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等。

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衡水工业新区、景县海伟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景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州阳煤乙二醇芳烃聚酯产业园、冀枣新材料产业园 (冀州开发区、枣强玻璃钢工业园区)、河北安平丝网经济开发区等5家以上产值超千亿园区,建成景县工业园、武邑经济开发区精优金属制品产业园区、桃城经济开发区、故城衡德工业园区、河北深州经济开发区、冀州化工循环经济园、河北阜城经济开发区等7家以上产值超五百亿园区,打造经济发展战略支撑和推进跨越发展新引擎。用足用好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等政策,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打造一批创新孵化平台。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总部向我市转移或建立分支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重大突破,提高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配套加工能力。推进“蓝火计划”衡水基地、故城高效电池研发、北京安德森(安平)智能园区、枣强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平台建设,将工业新区、滨湖新区和冀州建设成为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平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对接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发挥基础教育实力雄厚优势,打造京津教育医疗及休闲养生功能疏解基地

衡水拥有省级示范性高中13所,在校生9万多人,涌现出衡水中学、衡水二中、冀州中学、武邑中学等国家、省知名中学,每年输送高等院校3万人,考入清华、北大等京津名校的占全省50%以上,已成为京津高校重要的优秀生源基地。

依托基础教育优势,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布局,完善配套条件,承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转移。推进与京津高校的战略合作,通过共建特色学科、共建专业校区、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同开展师资培养培训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京津高校名师来衡建立工作室,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迁入衡水或设立分校,融入 “京津冀高等学校联盟”,建设职业教育基地。

深化医疗卫生合作。以滨湖新区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北京医疗研究中心、培训基地、后勤基地等向我市转移,吸引更多的优质医疗机构以开办分院、合作办医、专科协作以及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或整体搬迁等模式向我市疏解。

提升体育休闲承接水平。围绕地下水压采和南水北调工程,推动衡水湖区蓄水扩容,加快建设盐河故道旅游景观长廊、环湖健步廊道等休闲健身工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衡水湖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挖掘安平、武强、阜城、深州、枣强、滨湖新区、饶阳等各地的红色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资源,推进滨湖新区闾里·婚冠里、武强县国际音画创意体验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多种旅游业态,加快融入京津冀大旅游格局。

发挥农业资源丰富和靠近市场的优势,打造现代农业强市和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衡水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而且靠近京津等重要农产品销售市场,这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们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抓手,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法人农业、科技农业,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为京津等地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农产品。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确权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主体。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00多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38.7%,登记农民合作社12194个,注册家庭农场3749家,3000亩以上规模经营典型78个,均居全省首位。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以武强北大洼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故城东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饶阳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重点,推动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饶阳整县域建设国家农业公园。重点打造绿色粮食、绿色蔬菜、优质水果、健康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物流五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核心区。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体系及农产品质量控制、评估预警和安全可追溯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着力培育发展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重点推动衡水老白干、养元智汇、武强蒙牛、饶阳喜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加工企业,带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加工企业集群,创建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京津冀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猜你喜欢
京津衡水京津冀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肉类研究(2022年7期)2022-08-05 04:47:26
衡水专场(二)
大众文艺(2020年20期)2020-11-05 14:33:52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智富时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来自京津的游客
小说月刊(2015年2期)2015-04-23 08:49:43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现代农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0:33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法人(2014年4期)2014-02-27 10: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