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形音流变与词汇教学刍议
李俊凯,何晓玉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510830)
摘要:词汇的形态及发音犹如语言的外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流变。研究法语词汇的形态及发音的历时演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语言科学的探索,而且有助于厘清词汇教学过程中一些从共时角度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以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作品语料库,从中抽取相应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初步探索法语词汇从其词源到现代法语的形音流变规律。
关键词:法语;词源;形音;流变;规律
由于法语为完全表音文字,不同于我国的汉字具有形音兼备的表意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语的发音会跟随社会的变革而发生改变,因而记录其语言的文字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各个历史层的形音流变导致法语词汇形态异常丰富,规则外的发音也比较多,造成词汇教学的一定困难。「古法语」是法语发展的开端,例如《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的原文就是用古法语写成。再把时间往前推移到公元842年——历史语言学家一致推定为法语雏形诞生的时候,在第一部以法语(确切来说是「高卢-罗曼语」)书写的文献《斯特拉斯堡誓言》(les Serments de Strasbourg)中所使用的文字,对于只懂现代法语的读者来说则是一种很像拉丁文而不能通读的外文了。
现在法语的常用词汇主体传承自拉丁文,在经历了“拉丁文→高卢-罗曼语→古法语→古典法语→现代法语”这样演变之后,法语的词汇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受到「原始凯尔特语底层」(le substrat celtique)及「日耳曼语上层」(le superstrat germanique)等语言接触产生的干涉影响,根据语言学家(Henriette: 1949)的一项研究,法语相对于拉丁文的形音变异程度为44%,远远高于同属拉丁文系的其它罗曼诸语。”[1]
本文将集中探讨从拉丁文到法语,其词汇形态发音的主要演变规律。
在大部分印欧语言里面,词汇都有一个重读的音节(syllabe accentuée)。在研究法语演变时,这些重读音节是我们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一个词自拉丁文演变成为现代法语,其重音(accent tonique)位置是保持不变的。古代法国人往往会把拉丁文重读音节后面,有时候前面的发音弱化,甚至省略掉。
比如说cantat(il chante,他唱歌)这个词的重读音节无论在拉丁文或者在法语里面都是在「an」这个音节上;而在Romani(les Romains,罗马人)这个字当中,即使其词形发生了改变,非重读音节脱落了,但其重音还是保持在「ma(in)」这个音节上。因此,非重读音节的脱落这一规则便可以解释为何法语单词会比其它拉丁语系语言的单词听起来更加短促响亮。例如:
naturam>nature(西natura)
ventus>vent(意vento)
verbum>verbe(葡verbo)
此外,位于重读音节前的中元音以及中辅音也有脱落消失的现象。譬如在bonitatem>bonté这一变化中,除了重读音节后的音节省略,其前面的非重读中元音「i」也发生了脱落现象。同样的还有delicatum>délié当中,重读音节前的「c」也同样地发生了脱落。
由于法语单词只保留了重读音节而摈弃了其它很多的拉丁文发音,当我们朗读法语的时候,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衔接变得更加紧密流畅。所以很多人评价说法语就像唱歌一样具有韵律。作为法语词形演变规律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重音规则即使在下面谈到的其它规律的时候,还同样适用。
在前面一小节所举的例子bonitatem>bonté以及delicatum>délié当中,我们可以留意到法语的词尾把拉丁文的「a」音软化成张嘴程度较小,比较容易发音的「é」音。而同样地,上面提到过的cantat>chante当中,词头的硬音「c」也被软化成了「ch」,从而使法语单词的发音大大地软化了。这一种单词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cantare>chanter,calorem>chaleur,capillus>cheveu universitas>université,amicitia>amitié,delicatum>délié
这一规律是属于非常明显,且容易被掌握,在词汇的教学中往往给予了我们很大的便利。
为了语音的和谐,也因为发音的省力原则,法语单词发生了上述小节中谈到的软化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种「s+辅音」词首的变异规律。受到「原始凯尔特语底层」的影响,高卢人对于以「s+辅音」开头的单词感到发音困难。因此,他们在这些单词的最前面加上一个「e」音,以达到更和谐的发音。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法语里面存在不少以「es+辅音」开头的单词。
spatium>espace,stomachum>estomac,scalalia>escalier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以「es+辅音」开头的单词进一步发生了变异。「s」的发音也逐渐脱落,不少单词只剩下后来加上去的「e」音。
拉古法现法
stellam>esteile>étoile
scribere>escrire>écrire
status>estat>état
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旧时法国南部的一些老人通常不自觉地说「estatue」,而不是今天我们常说的「statue」。所以,这一演变规律也是很容易掌握的,对我们进一步的词源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地,受到「日耳曼语上层」语言接触产生的干涉影响,法语单词中的唇音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于日耳曼入侵,大量讲日耳曼法兰克语的外族进入高卢,他们对于拉丁文「v」以及「b(p)」这种唇音的分辨困难。因此,在法语的演变过程中产生了「v」以及「b(p)」的互换。所以,很多在拉丁文里面含有「b」或者「p」的单词,到了法语里面就变成「v」了。比如说前面一小节曾经举例的capillus>cheveu里面,除了「c」和「a」分别软化成「ch」和「e」之外,还有发生了「p>v」的这样一个变化。同样的例子还有:caballus>cheval,liber>livre,sapere>savoir
所谓的「二合元音化」(diphtongaison),就是指原本在拉丁文词源中的单个元音,在演变为法语的时候由于裂化或者相邻的辅音软化等原因,演变成两个连续的元音的现象。由于辅音软化而产生的二合元音化是很常见的现象。其中「al」>「au」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值得我们留意。例如:calvum>chauve,caldus>chaud等。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它的一些复辅音软化成元音的现象:例如colpus>coup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受到「原始凯尔特语底层」的影响,当软腭辅音「l」处在辅音字母前面时,发音舌根基抬起,舌头松弛,发出的音界乎「o」和「u」之间。后来「l」直接被「u」代替,从而形成了今天这种形态。由于这种辅音软化及二合元音发音的单音化的关系,法语中甚至出现了三合元音「eau」这种词型,例如:pellis>peau,castellum>château等。
除此之外,元音的裂化也是常见的二合元音来源。例如:bene>bien这个单词的变化中,为了突出bene的重读音节「e」,法国人当时就把它发成「bièn」。值得注意的是,像这样一种的二合元音化之后,很多单词会接着发生了鼻音化(nasalisation),像bien这个单词,虽然其形态保持了有二合元音的词形,但是到了现代法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二合元音了。取而代之的是鼻化元音,bien的读音也变成了「bj」。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二合元音化,就是「u」>「ou」了。由于在拉丁文里面字母「u」的发音为/u/,而受到凯尔特高卢语的影响,字母「u」在法语里面的发音为/y/。因此,为了符合某些词源的发音,就产生了「u」>「ou」这种变化了:bucca>bouche,lupus>loup,pulla>poule。
在现代法语里面,有一对充满法国风味的双元音「oi」,发音为/wa/。这一对二合元音在其它的语言里面都找不到类似的对应,属于非常典型的法语特色。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些词:étoile/boire/croire/foire它们的发音清脆响亮,而且带有法国韵味。那么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些词的形态如何变成今天这个面貌:
拉古法现法
stella>esteile>étoile
bibere>beire>boire
credere>creire>croire
feria>feire>foire
可以看出来,从拉丁文到法语,一共经历了e>ei>oi这样一个变化。其发音也经历了/è/>/wè/>/wa/这样的演变才形成了今天这种独特的法式二合元音。
了解这样一个来源演变有助于讲解很多文化背景,比如说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éal」的名称来自于法国殖民时期的「皇家山」(le Mont Real)。由于拉丁文里面帝皇一词为「rex」,所以在古法语里面的形容词「皇室的」便拼作「real」。而这个字到了今天,经历了real>reial>royal这样的变化便脱离了原本的形态了。
在初学法语的时候,我们在介绍「accent circonflexe」时,告诉学生们这个「^」的符号叫做「长音符」。然而我们在这些带有「长音符」的单词里面却找不到任何的长音,因为现代法语里面没有长短音之分。那么,这个「长音符」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呢?其实,假如我们了解这些单词的形音流变,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对于大部分的带有长音符的单词,其实代表了不发音字母的消失,尤其是处在元音及辅音之间的「s」。在公元七世纪到八世纪,不少单词的「s」字母发音渐渐脱落,进而在后来的词形上面反映出来。例如:
hôtel le 对于这些消失的「s」,即使在现代法语里面还是有迹可寻的。比如对于森林「forêt」这个词,其同源的词:毁林「déforestation」还是保留了其词源的「s」;同样的对于窗户「fenêtre」一词,在同源词「défenestrer」中「s」音节还是没有消失。有一些单词像「bête」、「fête」在名词形式的时候「s」被长音符代替了,但是当我们使用其形用此形式时却会保留了其词源的「s」:bête→bestial;fête→festif。 除了「s」会被长音符代替之外,还有一些不发音的字母会被代替。例如在下面的单词中,由于「e」的发音在历史过程中消失,从而其词形也发生了改变: 古法现法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便大致能够了解一个单词如何从拉丁文演化成今天的法语。可以看出来,重读音规则是贯穿整个历时演化过程的,无论如何变化,单词的重音都保持在同一个音节上面。而且,上面列举的各条规律并不是独立互不相干的。很多单词在演变的过程中同时发生了数种变化。语言中最真实反映其社会现实的便是其词汇,了解词汇的形音流变,不仅能让我们读懂古代的文书,更能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而且掌握这些规律对于外语的教学及研究都是有所裨益。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GDJG20142494) 参考文献: [1]杨燕丽.法语词源历时层初探[J].文教资料,2013,(30):47-49. [2]程依荣.法语词汇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4. [3]李秀琴.法语词汇学概述[M].台北:晓园出版社,1984. [4]梁启炎.法语与法国文化[M].衡阳: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朱晔.法语词源角度下的语词内涵分析与文化维度认知及教学运用[J].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2014. [6]吕玉冬.词源知识在法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法语学习,2011-06.九、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