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之路

2015-03-27 21:15葛永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第三极纪录片西藏

摘要:融入国际纪录片主流阵营,一直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孜孜追求的梦想.什么样的题材、如何表达才能获得国际青睐,同时又保持国际化语境中的本土化诉求;创作者需要如何改变固有窠臼赢得国际市场,是目前国际化热潮中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此试图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之.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8275(2015)05G0098G02

收稿日期:2015G09G02

作者简介:葛永胜(1977G),男,安徽定远人,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纪录片编导,研究方向为新闻传媒.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纪录片的创作越发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与重视,中国纪录片进入国际化视野成为业界共识,加之国际上对于中国纪录片的需求从来都不曾得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符合国际纪录片需求、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涌现出来,诸如«复活的军团»«舌尖上的中国»«第三极»等,受到国际纪录片市场的追逐.但总体而言,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道路并不平坦,受到世界青睐的作品为数尚少.

如何让中国故事更好地走出去,创造国外观众感兴趣、能看懂、并乐于接受的国际化表达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影响力,成为中国纪录片人面临的迫切命题.

作为国内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第三极»由五集电视纪录片和一集花絮片组成,每集46分钟.该片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并引起国际关注,该片的4K非中文版已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签约,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正在筹备之中的4K频道首播.据悉,除了海外4K版首播外,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更有意签约«第三极»除中国外的全球代理权和共同制作该片面向欧美的不同版本.此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有关中国的合作主要以联合制作为主,«第三极»是极少数中国自主摄制纪录片成片直接播出的成功案例.

纪录片«第三极»力求以国际视野,故事化叙述,精良制作以及商业运作,讲述了一部中国故事,展现出独到的美学张力.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探讨.

一、题材选择:本土化+共通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正是传播中国形象的秘密武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适用于纪录片的选题标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外越发想了解这个不同于任何国家的古老国度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与情感,这个对于国外观众是颇有吸引力的.

所以题材的选择首先需注重本土化,另外,选题的内容要与国际接轨,关注具有大众化、普世价值的题材,并能引起普遍的情感共鸣.

国内关于西藏的纪录片不少,美国国家地理为何对«第三极»情有独钟呢?福斯国际电视网旗下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祁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高质量纪录片,而«第三极»是此类题材中迄今为止质量最高、场面最大的纪录片,国家地理希望把它带到海外去,让海外观众也能欣赏到中国制作的高质量纪录片.«第三极»讲的是西藏的故事,很多国外观众对这个地方很向往,«第三极»在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相信收视率会达到一个高点.” [1]祁冬认为,«第三极»中的30到40个故事,涉及亲人间的相处、个体与群体的互利互惠、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人与环境的休戚与共,这些都是全球观众共通的话题,理解上没有任何障碍.

二、叙事策略:故事化+平实化

近年来国际纪录片界日益关注中国题材,不过在寻找片源的时候,却发现中国目前适合对外播出的纪录片并不多.风光片很多,但类型趋同而且比较单一,国外观众更想了解的是这片土地上居民的生活状况,他们想看的是故事,但能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中国纪录片太少.

«第三极»是通过很多故事的叙述来展开叙事的,5集作品(不含花絮篇)近40个故事,平均每集5~8个故事.每一个故事之间,看似没有联系,但都是为了同一个主题,层层递进.而密集故事的集束推进,暗合了缺乏耐心观众的收视需求.但无论怎样,每个故事都讲求精炼,并注重讲述的技巧,采用了较为精辟的讲述方式.这个是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事件的记录行为,在故事中表现真实,整个片子看起来都非常的具有真实感.导演也是刻意选择了西藏最普通的民众作为镜头前的主角,没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入镜,以平实化的叙事风格,对最普通人的人性力量做出的创造性的处理,打动观众,如打阿嘎、悬崖上摘蜂巢、制作坛城等.

在第二集«一方热土»里边两位双胞胎姐妹老人的故事,尤其见得平实手法塑造故事的功力所在.八十岁的措姆在开耕节狂欢之后去看姐姐,姐姐独居清修的地方条件很差,满脸的沧桑.在故事开始,没有音乐,只有同期声,最大程度的体现双胞胎姐妹老人的真实情感.两位老人的对话也比较有戏剧性,谈论的却是关于摄制组的事情,这一段,导演却并没有把它拿掉它,以期最大程度表现他们的真实.从她们的对话中看不到一点对生活的不满,看到的是虔诚、敬畏和真实.故事最后,两姐妹相互搀扶着走在湖边,画面内容里只有天地和人,给人一种很强的精神上的震撼.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故事,这种平民化的叙事风格,也只有创作者具有深入到骨髓的真诚的创作态度才能做得到,这也是一个片子能否成功的关键内核之关键.

在谈到«第三极»对西藏内容的描写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表示出了自己对这部纪录片的欣赏.他认为,国内外人群对于西藏问题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如何把真实的西藏很好的展示出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第三极»无疑给出了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它从细节入手,把人文情怀刻画得非常好,把西藏文化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了.这样一来,不了解西藏的人看了会了解西藏,了解西藏的人看了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西藏.这正是«第三极»在涉藏问题的对外传播方面取得一大的突破. [2]

三、技术规范:超清化+精品化

随着视频技术的日新月异,纪录片作品的技术标准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超高清,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对纪录片创作者提出了挑战.选择最新的拍摄设备,达到更高的技术指标,也成为一个进军国际市场的基础.

国际上十分注重纪录片的包括画面和声音在内的各项技术指标,这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表达是个技术基础,也是一道硬杠杠,这是中国纪录片能否进入国际的前提条件.有些纪录片无论从题材、立意都很好,但低劣的画质也成为了进军国际化的第一块绊脚石.中国导演首先要了解、学习和接纳一些新的更严谨的规则,并力图在画面表达上运用更多有创意的表现方式,让画面拥有特定的美学张力.

«第三极»采用的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4k超高清拍摄设备,为了表现高原风貌的多样性,大量使用了高空拍摄、微观拍摄、动植物物种拍摄、延时拍摄、高速拍摄、水下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每帧画面都达到了屏保级别,也创下多项纪录,其中包括首次在地球海拔5000米以上最大的湖泊冰潜拍摄,首次在雅鲁藏布江岸200米的悬崖拍摄等,音乐创作也邀请国际顶级乐队神思者(S.E.N.S.)担纲,让音乐与画面共振,形成一气呵成的观影效果.

四、商业运作:市场预售+宣传推广

商业化一直是中国纪录片的短板,长久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面临“艺术腿”长“市场腿”短的问题,纪录片的拍摄资金大多来自各级电视台、政府宣传部门等,立项与否也充斥着不少“长官意识”.究其原因,纪录片更多的是承担着“拿奖”的任务,而不把收视率和市场欢迎度作为首要考量要素,这必然导致市场化的不足.

目前国际主流的纪录片融资方式为“方案预售”,在有了一个拍摄题材或者计划之后,创作者就会把方案向社会进行推销,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投资商,并把版权等权益分售给投资方,为拍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也降低了风险.这样经过市场的洗礼,从总体上也更能保证更好的创意和项目能够得以实施.另外,“酒香也怕巷子深”,对项目的宣传推广,保持足够的关注度和曝光量也较为重要.

好的纪录片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拍摄成本支撑,«第三极»投资2000万,这也保证了拍摄设备、制作的高水准.此外,项目还获得了一个汽车品牌作为首席合作商、几家视频网站以及新媒体、甚至一家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创新型传媒机构的支持,这也为拍摄获得了额外的广泛支持.而且微博、微信等公众号的立体互动,为该片在网络上的成功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后占53.66%,90后占33.41%.

不过,即便如此,笔者仍觉得«第三极»的商业运作(诸如衍生品的开发等)还有很大空间,“项目预售”也基本不够成熟,基本还属于项目做完了之后引起了国际传媒机构的注意与青睐.尤其是其宣传推广力度与目前国内电影乃至电视剧的推广力度相差较远.

总体而言,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意图越来越开始与国际接轨,建立了一些纪录片专业交易平台,中外的各类纪录片交流论坛、影展活动日益发展与壮大.方案预售、国内外合作拍摄、宣传推广都有很大进步.很多项目团队实现了全流程的操作规范与管理,如«神秘的西夏»的创作.

综上,一部纪录片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在选题角度、叙事风格、技术创新、市场化方面都需要遵循国际纪录片创作规律,需要更多的参与到国际交流中,项目市场化层面需要切入全球视野,内核创作层面需要坚持国际化表达,并不断创新之.

猜你喜欢
第三极纪录片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神奇瑰丽的西藏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一个人的西藏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 的思考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