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蕴含的哲学思维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和”关系

2015-03-27 19:28杨伟荣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马克思主义

“互联网+”蕴含的哲学思维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和”关系

杨伟荣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摘要:“互联网”后面的“+”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以至于“互联网+”已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蕴含的哲学思维已经开始深深影响中国人认知事物的思考方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性道路上的首要问题。探讨“互联网+”蕴含的哲学思维启示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合”“和”关系,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彼此的兼容拓展,还是对两者选择整体之后的会通完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合”“和”关系

收稿日期:2015-08-10

作者简介:杨伟荣(1990-),男,山东莱芜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5)04-0008-02

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结合已不是新论题,然而,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1]的“互联网+”概念,在针对互联网技术助推中国经济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如何以正确的哲学思维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促进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有了新的启示和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各自具有系统的理论和体系,却都不能称之为绝对完整全面,尤其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上。而研究跨文化交融的依据与论证非哲学层面不可,因此,透过“互联网+”蕴含的哲学思维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和”关系,无论是对当下基本范畴的认知还是长远发展的取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由来已久的“加减”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结合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人们的认识也经历了从“综合创新论”到“马魂、中体、西用”的争议和认同过程。综合创新论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极富价值的学说,它强调创造性的综合和综合中的创造对以往文化学说进行批判和借鉴,强调弘扬民族的主体精神,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2]综合创新论从本质上使人们摆脱了一直以来“中西对立”和“体用两元”的固定思维模式,让人们开始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绝对分割开来思考问题。但“综合创新论”处理的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在内的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而“马魂、中体、西用”论处理的是中、西、马三大学术潮流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来看两种理论处理的对象可能会具有较大的重合面,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马魂、中体、西用”论明显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地位意义,这恰恰是“综合创新论”所没有直接触及的。[3]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灵魂,难道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那是什么支撑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其实,这种观点明显陷入了一种文字误区和思维障碍,看不清思维倾向性与现实运作之间的辩证关系。“魂”“体”“用”这种三元式分说的结构使用是具有独创意义的,不管是从词义明确度上看,还是从指向角度明了性上看,这种三元式结构提法也是成功的,因为现代的中国人无论是谁看到或听到这一表述,完全能理解其内容指向性。但是表述的简单明了必然有其涵盖范围的感官局限性,对此,方克立先生明确指出:简单表达主要是为了突出思想的倾向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它就有可能忽略文字的客观特性和理论性在现实操作中的复杂程度。其弱点就是它还没有形成为一个有很强的解释力、相当的普适性和为大家所认可的经典模式。[4]254但是在实际具体的运行和指导工作中,马、中、西皆可为魂、皆可为体、皆可为用,又或者说,魂的含义里马、中、西兼具,体、用两个层面也是一样。当然也有魂、体、用中有一无二、有二无一的情况,这就需要要看具体的应用场合和指导条件。[3]有一点必须强调:要看到用旗帜性语言来表达其在当今中国的必要性的时候,它绝不是简单的“加上”或者“减去”这种表面的思维形式,必须深刻理解这种旗帜性语言在实际运用和指导过程时的复杂性。

二、传统的“和”的思维

以往在阐述和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经常引注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观点或经典语论来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适性。这种思维范式在论述中国哲学中的相关内容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思想理论为逻辑支撑和依据。[5]8我们绝对不否认它具有的合理性以及在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作用和价值,它所解释的科学性和通约性有助于当时人们了解和发现两者之间的融通之处,为帮助人们更迅速、直接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意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下这一层面的理解和做法着实有待发展,因为这一思维的实质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变相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引注文献”和“解释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各自具有系统的理论和体系,相互引证和解释无疑是将两者相一致或者是共同拥有的部分进行再论证和重复劳动,怎么解释也都是在两者的交集里“打圈转绕”,这无疑就把各自的个性撇在了一旁,而恰恰是这些个性,才是能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彼此不断革新、完善的关键。尤其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上,这与迫切寻求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的新体式、中国传统文化发挥时代作用的的新构式并不谋和,掌握无度反而会背道而驰。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含义,诉清两者之间的“合”和”关系,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彼此的兼容拓展,还是对两者选择整体之后的会通完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安启念教授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并不是概念上的玩弄转换,应该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当中实现结合。”这里所说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对“+”含义进行理解,同时也可理解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方法以及运用维度的辩证性评价。过去的结论成果固然有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国际化潮流中中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我们绝不可以遵循不变的研究模式和发展套路,这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性发展的可取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而马克思主义却鲜有论及的合理思想、理论进行吸收内化,对马克思主义特有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有论及的概念、方法进行改造转化,以实现“+”之“合”大于“相加”之“和”的效果。这无疑是“互联网+”概念启示下对传统思维范式和存在问题的纠案。

三、“互联网+”蕴含的哲学新思路

“互联网+”的概念远远大于“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概念。跳出了一个行业范畴,互联网就会“润物细无声”地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大的引擎。所以,“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介于互联网时代和后互联网时代之间的这段时期。就最近的概念可以类比于“PC+”,“+”给我们的哲学思维是“合”,是统一、是整体,而不是传统表述和数学意义上的“和”即叠加。“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也应该远远超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概念,“结合”是将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人为的叠加和整合,有刻意和勉强的意味。然而,马克思主义要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要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绝不可以是人为勉强地整合两个相互独立部分产生的结果。我们应该消除两者作为两个单独成分的观念,“马、中、西既然皆可为魂、皆可为体、皆可为用,既然魂里马、中、西可兼具,体、用两个层面也是一样”,那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应该再是一个结合,应该跳出一个结合的范畴,一起成为中华文化中宝贵的一部分,自然也要一起成为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引擎,并且成为中国人面对事物、处理问题的内在思维方式。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也必须是一个过程。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在驳斥苹果关于当前的计算机行业环境是“后PC时代”的观点时,指出现在是“PC+”时代,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也并非完成时态,正处于“合”的过程,但我们却不可以简单地把“合”的过程看作“和”的结果,简单“和”的结果只会是拼凑与叠加,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的理论成果是绝对不能促进中国现在及未来健康发展。这种“+”的概念、这种“合”的思维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掘,从中概括和提炼出各自特有的珍品。在整体内你予我取、互补有无,结果自然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科学性,更具有中国的内容、作风和气派。

现实的没有实现不代表思维的不呈现,没有此等“+”哲学性思维的中国人不会具有中国文化应有的内在精神和气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合”的现实也将永远只是概念,而这个“+”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要焕发时代色彩必须要迎合时代意义、合理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科学性等精神特质成就“中国精神”,而马克思主义要实现深度中国化也必须植根中国传统土壤融于“中国文化”,如此就没有了“灵魂之辩、体用之说”,皆可为魂、皆可为用,二“合”一、一“生”二,中国思维也。

参考文献:

[1]潘圳.“互联网+”:让中国经济飞起来[N].社会科学报,2015-04-30(8).

[2]王杰,张友谊.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论[N].光明日报,2004-07-13(B1).

[3]刘东超.从“综合创新”说到“马魂、中体、西用”[N].中华读书报,2013-01-30(10).

[4]方克立.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06.

责任编辑:之者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