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明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人类不能醉心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因为人类的每次征服所取得的胜利,都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1]。早在工业文明时代刚拉开帷幕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就曾以敏锐而深邃的目光看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人类以其博大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如此多的物质财富,以至于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这是人类的进步与骄傲,是值得称道的事情。然而,对于任何事物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都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在这巨大成就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在其经典著作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哥达纲领批判》中都阐述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而且有利于我国尽快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既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人与自然谁是中心的争论。马克思既不赞成自然中心主义者,也不支持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他眼中,自然界既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外在于人的、纯粹的客观事物,也不是黑格尔所宣称的自然是抽象思维逻辑外化的结果,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打上人的意志烙印的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三个维度:其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人的身体,马克思之所以把自然比作人“无机的身体”,是为了说明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自然界能够为人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人为了不至于死亡必须在实践中把自然界当作自己劳动的对象而与之处于持续交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尽管自然界是个有缺陷的存在物,可如果“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人无论在肉体生活上还是在精神生活上,都同自然界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其二,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与自然的这种互为对象、互相作用的关系,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最基本特征,二者的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建立起来的。一方面,自然界制约着人类活动。自然界不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它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尽管人作为有意识的、能动的主体能把自己的意志施加于自然界,但这并不代表人在自然面前就能够为所欲为。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感性的存在物,自然就必然对人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人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界。马克思认为,由于人的参与,原始状态的自然界就转变成为人化的自然界。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界就不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自然界,而是一个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不断生成的、受人类社会发展制约的自然界。如果没有了人的活动和人的参与,自然界就仍然处于原始的状态,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那么“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4]。脱离了人的历史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不是现实的自然界了,只能是一种自为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因而对人来说就等于“无”。由此说明,我们不能从纯粹的、自在的角度看待自然界,而是要从人的实践的角度、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把它看作人的活动对象和结果,看作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现实的自然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一方面坚持自然的优先地位,强调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承认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重要意义,重视和强调人的主动性和人自身的尺度。马克思超越了以往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二元对立,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三,人与自然和谐一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自然界却遭到无情的破坏。在历史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的人们,曾经毁灭了原始森林,得到了耕地,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了不毛之地。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与马克思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马克思说:“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5]在马克思看来,科技进步应该有助于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它不仅能够带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环境保护,进而也能够实现人的自然解放,并能有力地促进人的社会解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人与动物有本质力量的区别,从两者所从事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其一,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环境,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只能单纯地利用自然界,机械地适应环境,而不能对环境做出任何改变。其二,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性、可预见的;动物的活动属于本能的、无计划的。其三,人的活动是自由的、全面的,不仅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生产,而且还能够考虑到这种满足自身的需求的活动是否符合自然规律;动物的活动是片面的,仅仅局限于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不存在任何的超越性。从上述比较不难看出,人在实践活动中拥有两个尺度,即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就是按照自身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也就是人通过其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的面貌,使自然朝着更适合人的需要的方向变化。外在尺度就是人类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生产。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要求人类既要关注自身的需要,也要关注其他物种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诉求,又不无视后代子孙的需求;既要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又不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马克思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合理运用两个尺度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当代我国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策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基本依据。
由于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对立与矛盾的根源,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财富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7]。资本家毫不顾及超过劳动人民实际购买力的相对生产过剩所带来的资源巨大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这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极其严重的两极对立。以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为例,它“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8]。资本主义生产既造成工农业的分离及城乡的对立,也严重破坏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文明是反生态的文明,是畸形发展的文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表现为“劳动异化”现象,这就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严重断裂,最终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被破坏。人与自然之间对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最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只有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这个理想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认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是不能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9]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将根据社会化的人的需要按最集约化的方式来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样才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三个维度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高瞻远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顺应时代的要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不断探索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体地说,“美丽中国”的概念是在我们党经历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再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党的十六大初步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提出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做出战略部署。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报告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的突出地位,并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其根本意图是我们不仅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而且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符合当前的国情。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环境污染但富裕发达,也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美丽中国的提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连续三十多年GDP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与此同时,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情况非常严重。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生态产品却变成了千金难求的奢侈品。雾霾天气、地下水污染、土壤沙化等问题不断地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直接影响相关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在更大程度上与更广范围内引发了公众的“呼吸关切”“饮水关切”“食品安全关切”,环境问题成为人们集体焦虑的问题。如果人民群众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喝不上干净的水,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周边环境脏乱差,幸福感又从何而来?如果中华大地被雾霾笼罩,如何看见她的美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因此,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是一种以“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为特点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靠巨大的资金投入、大量引进外国技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大量的自然资源等,以牺牲优美环境为代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透支了太多的资源、环境甚至人们的健康。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危及当代人的利益,还将危及我们后代子孙的利益。我们必须对传统发展模式和理念进行深刻反思。党的十八大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其意图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路径。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消除了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环境问题亦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但我国的生态环境先天比较脆弱,改革开放以后,以资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为特征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加剧了环境污染,造成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严重失衡。因此,要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指在人与自然的对待关系上,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在认知态度、文化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上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这个新视角就是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有外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生态文明的目标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要在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并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人们自觉地树立起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文明进步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符合生态化的消费模式。以往落后的消费模式曾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致使有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为了拯救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消费观。所谓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就是一种绿色的、适度的和理性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就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简约、低碳、节能、环保;适度的消费是指人们的消费要有节制,要量入而出;理性的消费强调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且适合自己的需要,反对盲目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同时,主张协调性消费,既要重视物质消费又不忽视精神消费。总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是一种健康的、科学的、文明的消费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不仅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国家,更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整个家园。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的发展不是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发展。十八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了我们的美丽中国梦,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是指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先进理念和合理机制,形成经济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循环发展就是循环经济发展,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低碳发展是指通过降低甚至不消费高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树立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理念有助于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突出矛盾,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从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人造世界等方面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还需要组织、社会协助人们追求、实现、发展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更要从环境、社会、自我三个方面努力让人、我、他都满意。这不仅需要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而且需要我们树立起重点阐述理想人生、理想社会之道的生态文明幸福观。我们把过去工业文明时代的幸福观与现代的生态文明的幸福观比较一下,不难看出生态文明的幸福观的优越性。工业文明的幸福观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家园,是一种片面的追求,把聚敛财富、挥霍财富看作幸福,把舒适的生活看作幸福,把追求消费品的数量多少和档次的高低作为人类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把拥有金钱和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与幸福的唯一标尺。这种幸福观不仅是畸形的和病态的,而且是破坏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幸福观提倡保护人类的生存家园,生活宜居,追求生活的质,并通过人的创造性的劳动实现人本身的价值。
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大都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他们的环境问题是分阶段出现的。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在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产生的,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点,新旧问题叠加,污染成因更加复杂,加之观念、政策、制度、管理、技术等相对滞后,解决问题更需一个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面对环境治理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锲而不舍向前走。
环保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作为个体,谁不想享受环境治理的成果?仅仅限于期望,或者一味抱怨,没有积极行动,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人类生产生活都要消耗资源、排放废物,在环境问题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节制自己的欲望;多重污染之下,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好的环境质量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
总之,“控制自然”是一个妄自尊大的词汇,[10]马克思的人与自然一体共在的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理论资源。只要在全社会树立顺应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转变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幸福观,美丽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9.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10]〔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许亮,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