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

2015-03-27 14:40:32邹辉杰
河北科技图苑 2015年2期
关键词:馆员文献图书馆

邹辉杰 方 晨 李 莉

(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 上海 201700)

1 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从广义上讲,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中产生的。从狭义上讲,地域传统文化是反映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悠久历史的独特文化,人们迄今尚参与其中的不断生成的动态文化。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本地先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当地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公共图书馆是地域传统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在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发扬传承地域传统文化上起着主导作用。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相较于通俗读物、少儿读物等一般阅读推广要更加困难,后者具有实践上的可复制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前者则因其内容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性,阅读推广的任务也因此更加艰巨。公共图书馆应以本地传统文化的地域差异为依据,充分利用政策、馆藏、人力、技术等多种优势,通过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对人们进行价值引导,让优秀地域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2 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现状

阅读推广迄今已成为国内各类图书馆极为重视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方面,上海图书馆建立了“上海图典”、“上海文典”等地方特色数据库,推出了《石头谱写的文明——近代上海石印》、《传统年画的绝响——小校场年画》等大型经典文献纪录片[1]。河南、湖北、陕西等省图书馆推出了“河南地方戏”、荆楚民俗、陕西帝王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数据库。除省馆外,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推广工作也很有起色,绍兴图书馆举办了“兰亭书法节”、“绍兴黄酒”等活动,建立了鲁迅、柯灵等绍兴籍名人专题文献资料库[2]。广州、苏州、佛山等公共图书馆也都建立了本地的名人数据库[3]。还有一些公共图书馆编写了乡土教材,将地域文化的传承工作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4]。但目前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层次较低,深度剖析少,多为馆藏文献阵地建设研究。

此外,本研究又对作者所在的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发放问卷213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设计包括读者的年龄、学历,是否了解地域传统文化,有无参观过历次文献展以及对当前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建议等14个问题。通过实际调查,结合国内这一领域发展的现状,分析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3 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阅读推广意识,重视程度低

国际上一些阅读氛围浓郁的国家皆由政府作为其阅读推广的有力支持,而在我国缺少政府的相关文件和法令,如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呈缴本制度难以落实,致使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举步维艰。其次,图书馆并没有把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定位为常规的图书馆基础服务,甚至核心业务,随意性强。再次,经费紧张,一则无法丰富和完善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一则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时,因经费不足,在活动策划、宣传造势、场地租用、嘉宾邀请、获奖鼓励等方面受到限制。

3.2 阅读推广形式单一,缺乏协调机制

地域传统文化在我国图书馆的主要存在形式仍然为纸质地方文献,而目前这些文献的数字化程度还不高,读者利用率低。在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规定标准,难以利用互联网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交流共享。推广活动形式大都是展览、讲座、书评、竞赛等传统模式,缺乏创意和挑战,缺乏与学校等机构建立协调机制,无法形成联动效应,极大限制了阅读推广活动宣传力度、辐射范围。

3.3 阅读推广活动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目前,不少公共图书馆虽然都举办过有关地域传统文化的讲座、展览等,但是讲座或展览的内容却比较随机,缺乏规划性、连续性,内容之间缺乏逻辑性。在青浦图书馆的“清阅朴读”整体阅读推广品牌项目中,近几年,“青溪讲坛”、“清阅朴读·读书沙龙”等重要平台中只有“吴韵满园留芳”、“青浦的明代圣旨与城隍神”等屈指可数的几场地域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读书沙龙中的地方文献析读比例偏低,而历史名人著作专题文献展历届主题之间也缺乏连贯性、系统性。这严重影响了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效果。此次抽样调查中,听说或使用过我馆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库——“吴越文化特色库”的读者仅占35%,知道图书馆有“地方文献搜集整理”业务的不足一半。

3.4 读者接受程度低

3.4.1 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识缺失

现阶段,很多读者对地域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此次调查中发现,读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浅,知晓度之低令人咂舌。在地域传统文化的地方名人板块调查中,半数以上的人只是听说过甚至不清楚本地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如陈云、沈瘦东、夏瑞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对青浦田山歌也比较陌生,而对本地先贤著作如王昶的《春融堂集》、诸联的《明斋小识》等非常陌生。

3.4.2 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好感度不高

市场经济体制下,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地域传统文化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文化的融合带来不同文化的巨大碰撞,社会最终形成基于主流价值观的文化筛选,而地域传统文化由于内容表现力弱,表现方式大多依存于字画、传记、传统剧目等内容,容易造成人们潜意识里将其等同于迂腐、老旧等词语,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激起读者的兴趣。

3.5 人才缺乏

3.5.1 地域传统文化的专门人才缺乏

高素质的人才是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国公共图书馆现有的人才资源中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文系等传统性学科的人员较多,具备相当历史知识,熟悉本地区自然、人文发展史的地域传统文化专门人才较少;掌握传统服务技能和常规化服务手段,进行一般咨询服务的人员较多,而运用新技术、开展文献开发等深层次服务的人员较少。此外,受人才流动观和功利价值观的影响,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始终不尽如人意,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严重。

3.5.2 缺乏阅读推广方面的专业培训

当前,很多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对阅读推广这类新生事物仍然一知半解,图书馆界对阅读推广的研究大都注重实效,缺乏理论支撑,对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面的理论研究则更少,相关的教材也很匮乏。有些图书馆甚至没有开展过阅读推广方面的专业培训,更不用说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专门培训,造成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很难开展。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推广效果差。如我馆的“青浦历史名人著作专题文献展”迄今已连续举办过四次。展览每年六月开展,展期一月,为吸引读者,展厅为图书馆一楼大厅,除了大厅的墙壁悬挂展板外,大厅正中还摆放有八大展柜,内置文献,以与展板相互呼应。然而读者的参展数量不多,在2014年度“文坛宗匠王昶展”举办的当月,对出入馆舍的200多位读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参展人数竟不足1/4,四届展览都没有参观过的读者明显过半。

4 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改进措施

4.1 建立保障机制

政府的重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规范地方文献的征集,规避文献征集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和分歧。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统一规划部署其中的各项工作,将地域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落实到专门部门,由专人负责,设立专项经费,实行专项建设。

4.2 扩大宣传,加强协作

首先,网络阵地也是信息传递的一支高效生力军,有效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力量拓宽图书馆信息传播途径和读者信息获取渠道。其次,图书馆还可以与档案馆、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加强协调合作,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力量,推动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尽量减少阅读推广工作在时空上受到的多种限制。再次,运用线下结合线上,读者分享互动式服务和用户体验交互式服务等热点技术,也可吸引更多年轻读者的参与,使阅读活动推广模式更为多元化、多样化。最后,打造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品牌,利用品牌的力量推动地域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

4.3 加强人才建设

馆员是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核心力量。徐雁教授在《时代理念·人文内涵·专业主义精神——论“学习型馆员”与“学习型图书馆”》一文中提出,在全民阅读推广的转型升级中,图书馆员要靠“阅读救自己”,实现从“服务型馆员”到“学习型”、“研究型”馆员的提升要求[5]。地域文化的阅读推广尤其需要具备“专业主义精神”的一专多能型的新型馆员。馆员要对当地府县志、文化志等相关书籍比较熟悉,具备扎实的古文功底,同时对文化名人的相关著述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馆员还需提高自己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的能力,扮演地域传统文化的优秀阐释者、传导者的角色,古为今用,深入浅出,力求开创“馆员导航式阅读”的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新局面。

4.4 分众读者培育

吸引读者是地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目的,是地域优秀文化得以枝繁叶茂的根本。老年人的敦乡重土的意识要浓厚得多,通常为图书馆地域推广活动的爱好者和热心人。图书馆在做长期规划时,要充分听取老年读者的建议。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有共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开展地域传统文化专场阅读活动,即读书沙龙活动,以期实现地域传统文献阅读价值的最大化。

在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公共图书馆负有重要责任,图书馆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采取多种措施,联合多种力量,推动传统地域文化阅读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华文明做出贡献。

[1]黄薇,刘丽婷.历史文献的视觉档案——以“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系列文献纪录片制作为中心的探讨[C].//转型时代的图书馆:新空间·新服务·新体验: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论文集,2014:279-286.

[2]那艳.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1):42-44,51.

[3]吴爱云,刘秉宇.地方名人文库建设研究——基于吉林省名人文库建设的实证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4,(4):27-30.

[4]黄群莲,徐关元.论县级馆地方文献征集与服务体系的建立——永康市、浦江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2011,(5):128-130.

[5]徐雁,蔡思明.时代理念·人文内涵·专业主义精神——论学习型馆员与学习型图书馆[J].新世纪图书馆,2011,(5):3-8,90.

猜你喜欢
馆员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