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改玲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兰州730000)
在一个无处不互联的时代,微电影以“微”特征昭彰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联手微博、微小说、微信共同迎来“微时代”,再掀全民参与的媒介狂欢。各大视频网站、门户网站纷纷开设专栏、加大投入力度,广告业主、影视明星名导也纷纷进驻,草根阶层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传播学、影视学等理论大门也逐渐向微电影启开。那么,如何保持微电影的生命力,促进微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呢?
随着网络Web 3.0时代的来临,摄影机“傻瓜化”和普及化,播放终端网络化的日臻完善,使标著“三微”、自由、互动的微电影“一触即发”,成为继微博、网络虚拟社群等之后又一家喻户晓的交往关系空间。作为新生的交往关系界面,微电影成功地实现了学科之间、主客体之间、碎片式情感等多层面的整合。
共同拉开微电影元年的两部经典微电影《一触即发》和《老男孩》,以艺术与商业的联合、精英与大众路线并列的格局,共同摆出了微电影阔大的融合态势。
1.学科视域的融合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有机融合。《一触即发》虽只是一支商业广告,但它拥有好莱坞大片的华丽的阵容:电影明星领衔主演、投资过亿、专业团队等,将凯迪拉克的核心价值观,浓缩在炫目的视觉盛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短短90秒抓住观众眼球并将凯迪拉克的卓越品质与尊贵华丽瞬间呈现,完美地实现了经济、艺术、科技等多领域的融合。随后的“11度青春系列”则拉拢了中影集团、优酷网和雪佛兰·克鲁兹三方合作,实现了商业、艺术、网络的共赢。还有香港导演彭浩翔、新浪微博、三星手机联合出品的《四夜奇谭》,桔子水晶酒店的“星座”系列,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佳能《Leave Me》等多种品牌广告微电影等,均取得不俗的业绩。
2.各产业之间的互渗
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渠道多样性、开放性特征,为电影产业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游戏娱乐产业等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平台。例如贾樟柯《爱的联想》,是微电影、公益事业、商业品牌等多重产业的融合;腾讯旗下的《集结密令》,4U的《穷二代的PARTY》,则是微电影与电子游戏、音乐融合的尝试;李冰冰的《闺蜜》则成为《桃花秘扇》的互补文本通告,等等。最典型的莫过于以网络草根为主创的华影盛视。华影盛视将其旗下的“盛大文学”“盛大游戏”“盛大音乐”等多种产业通过“微电影”的界面加以整合和推广,发展成“文学—剧本—影视—游戏”互渗的产业链条。①参见刘琼《草根原创定制微电影盛大建立虚拟“北影”》,载《第一财经日报》,2011-08-02(C03)。
微电影区别于传统电影的很大不同在于主客模式的打破和转化。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制作的精英化模式及其由传播主体到接受客体、由点到面的单向性传播模式,从剧本编写、情节结构、制作、传播等全过程都在全民参与的互动中完成。
主要表现在三个环节。
1.文本生成的动态化
剧本编剧的筛选,往往是由品牌客户发起、或网站“主题征集”、或网络微电影大赛等形式发布任务,向广大网民征集原创故事,经由网民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故事。例如新浪微剧本大赛“向前的理由@别克”,通过微博方式公开征集剧本;《昨天》则征集到五百多个原创故事。不仅故事、编剧,包括演员、拍摄、导演、制作等,都由网民参与完成。
2.制作模式的互动性
在制作过程中,许多网站通过多种网络平台与网民互动。网民可以提出自己剧情、拍摄、角色、导演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站或广告客户方则根据播出效果和网民舆论和兴趣做出修改和调整,靠拢了美剧边拍边看的制作模式。
3.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网民可以自由观看、点评、围观,并将自己喜欢的微电影随时转发、共享至微博、人人网、SNS等多个网络平台,与他人随时随地交流分享。最为典型的是拥有草根血液的华影盛视及其推出的“影视原创者开放平台”——美我网,以全开放、共参与的方式,从编剧、演员、导演、拍摄、制作等,从头到尾都是由影视原创者参与完成。
微电影的互动性特征,契合了网民寻求个体化的自由表达,关注自我价值实现的思想语境,成为民众提升主体意识、争取自身话语权的又一途径。
碎片化的社会语境和扁平化的内心体验结构,强烈呼吁一种随时随地可供方便把玩、自由分享的娱乐形式来娱乐形式缓冲、释放这种理性下的压抑和分裂,以及由此带来的情感冷膜。微电影无疑承担起了这种感性释放的娱乐通道。
微电影采用“小叙事”语态,更便利地传达由碎片化的社会语境所滋生出的个体化体验。如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动、诙谐、反思瞬间,或温情,或感慨,或诙谐,或调侃,或唯美,或无厘头等,借助微电影编织个体的言说“絮语”,构筑属己的生命经纬。这种基于平凡个体的独特体验的独特传达与分享,很容易与大众在互动中产生共鸣。《老男孩》的成功在于它营造了一个独特而普遍的情感氛围——怀旧的80年代,蓝白相间的校服,迈克杰克逊,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借由两个平庸而不甘的老男孩的自嘲和奋发,通过略带夸张的叙事格调,将消散的温情和飞扬的青春重新找回,使观众在瞬间产生情感共契;佳能的《Leave Me》将丈夫对逝世妻子的挚爱、父子情深的主题在相机中的时空穿越与定格中悲情而深沉地传达,强烈唤醒寻世繁忙的现代人对疏离的温情人伦的渴望和珍惜;姜文的《看球记》,将日渐疏离的父子亲情在看球一事中得以弥补和渲染;等等。释放出感性整合作用的微电影,日益成为现代人情感分裂、精神匮乏的一种审美拯救。
微电影一出场就显示出多元和万能的一面。在观众眼中,微电影是传统电影的一个精华式的浓缩;在广告商眼中,微电影摆脱了说教式、诉求式、煽动式的传统广告模式,寻求一种感性诉求和心灵共契的商业模式和品牌策略;在电影人士看来,微电影成为突破传统电影模式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新垦处女地;在网络平台眼中,微电影是网络领域竞争的新底牌。这个“新事物”究竟是什么,一个网络新概念的炒作?影视行业的新契机?广告商业嫁接的新宠?草根阶层的自言自语?还是一个可以随意附加的“万金油”?
随着明星名导进驻微电影引发新一轮的淘金热潮,广告微电影逐渐偏离艺术化的商业性宣传,理论界拿来作为热点的翻炒和囿于传统专业的指点,不仅导致微电影艺术形式边界的不断模糊、泛化,沦落为被随意涂抹附加的“万金油”,更是渐次取消了微电影诞生之初与草根的切合空间,撤回了微电影作为一种感性体验释放生活压力的审美承担,甚至诱发新一轮的伦理危机。因而,对微电影艺术形式和产业模式做出适时的定位,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
《一部佳作的诞生》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你们知道中国电影为什么拍不好吗?就因为总是纠结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而忽略了细节上的审美追求,如果我们的电影不能走进观众的心,我们怎么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呢?”这句话极其恰切地描述了中国电影现状及其症结所在,即长期地纠结于文艺和商业的分类从而忽视了大众真正的审美需求。文艺与商业的对立,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分野,早已是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然而,无论是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广告业的困境,还是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微时代新兴产业的快速来袭,共同逼近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边缘,呼唤切合生存体验、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文化价值理念。
消费社会时代的来临,不单单表示物质丰裕、商品繁多的物质生产的极度发达,更表现为生产本位主义向消费本位主义的让渡和随之而来的消费理念的变更。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需求,满足于商品单纯的功能化需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审美需求和意义诉求。使商品附带意义的符号性的消费逻辑,最终导致商业生产与文化艺术的联姻,并引发文化向基础领域进军的新历史进程。
消费理念变更的背后有着巨大的解分化的现实支撑。所谓解分化,就是指“现代性分裂经由生产——消费的途径向生活世界返回……与众多思想家对消费社会的一味批判不同,返回意味着现代性分裂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解”[2]。简单来讲,生产—消费领域的解分化表现为:第一,主客体分野的取消——传统消费模式是,消费主体将需求客观化,解分化则表现为这一客观化反过来成为左右主体需求的支配性力量,进而逆转为主体;第二,商品不再按照传统的功能需求而分类,现在则根据意义编码分类,只有在一个完整的意义链中才能显现自身的价值,这意味着消费对象不再是物的实际功能,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多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解分化的推进,使这个世界“不可能再把经济或生产领域同意识形态或文化领域分开来,因为各种文化人工制成品、形象、表征、甚至感情和心理结构已经成为经济世界的一部分”[3],物质生产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同时也是文化生产,“美学不再仅仅属于上层建筑,而且属于基础”[4],物质与文化、通俗与高雅、大众与精英、经济与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和解,融为一体。
在理论层面上,解分化的现实结构,导致基于现代性分野的知识结构的失效。面对多元化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传统知识理论越来越无法做出切中肯綮的现象解读。近年流行于理论界的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化的超越性等新的“溢出性”理论观点和研究动向,再次印证了后现代社会的解分化现实。俨然,文化艺术与物质生产的和解成为消费社会时代不可逆转的价值理念趋向。
微电影是解分化现实土壤上开出的一朵鲜花。它借助于新媒介与诸领域的融合优势,在领域融合与互动中,印证着深层次的解分化现实。首先,微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大胆而露骨地宣告了艺术与商业的亲密关系。斥资打造的《一触即发》自不必说,主打情感牌的《老男孩》也出自优酷网、雪佛兰的商业联合。无论是作为广告模式的延伸,还是作为情感价值整合,二者一致地指向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价值理念。传统美学一向视艺术和商业为冰火两重天。微电影的兴起势必迫使理论界悬置前见,站在消费时代的“后”潮中对这一视域融合的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其次,微电影追求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精英与大众、官方与民众、网站与网民等之间,从剧本情节、表演、到拍摄过程等全方位的互动,不单单是由下而上输送创新力的一个途径,更是网民要求突破传统主客体模式,改变作品阐释的话语垄断,摆脱客体身份而上升为主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觉醒的表现,走向互为主体的新格局。可见,微电影出现的直接动因是新媒介技术环境与传统电影结合的产物,深层次则暗含了现实解分化的时代诉求。
因而,微电影不再是不同专业门类之间的简单嫁接、生硬撮合,而是有着解分化现实土壤的新型艺术模式,并要求主体性原则之下的现代学科范式向主体间性交往范式转换。也就是说,面对强大消费逻辑下的社会价值系统重组,由现代性分裂而来的文化价值理念已然丧失其理论合理性,因而,我们不能再从传统文化价值领域寻求分类学依据和价值尺度,而必须基于解分化的社会现实基础上,从交往视域中寻找新艺术形式的合法化依据,重新确立规范性基础。交往范式的转换,不但为微电影的定位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而且为整个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想维度。
因为门槛低,制作周期短,网络发行等特点,使微电影获得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创新的平台时,也引发同质化、奇观化、低俗化等一系列问题,加上传播监管滞后,互联网之间的激烈竞争,致使传播主体可以不受限地公开和放大个人私密,受众一满潜在的偷窥癖好和猎奇心理,使微电影传播陷入整体性媚俗化的恶性循环,严重冲击了社会道德。上述发展现状,对微电影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已经不是传播过程中任何单独一方所能控制和解决,而要更新理念,从生活世界的总体性立场出发,借助现实结构的“分化—和解”的双向循环与互动理念,在原有的社会道德引导、传播监管等基础上,为微电影及其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文化机构应该在既有网络媒体的法规政策和影视行业的审查机制基础上,依据微电影发展现状制定有关微电影艺术本身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从宏观上予以指导,确保既能促进微电影的发展,又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调控。1.对微电影艺术本身进行规范管理,例如,规范微电影的定义、分类、技术标准、传播方式和制作模式;2.加大微电影的推广和政策扶持、版权保护力度,引导微电影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形成产业链,促进微电影产业的进一步繁荣;3.鼓励各视频网站、门户网站增设微电影频道,规范经营模式,展开良性竞争,为微电影提供有利的发展平台和生存空间;4.加大微电影审查的力度和灵活度,有意识地引导和发挥微电影在价值观中的正面引领作用,打击各大网站的不当竞争等,严防微诱发道德伦理滑坡和微电影产业的恶性循环。
因解分化现实而生、以全民性、开放性、互动性为特征的微电影,在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去中心化的双向互动型的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
1.设置把关人,并进行角色转换
一方面,邀请微电影、电影资深人员担任传统把关人,对微电影的技术标准、类型规范、媒介属性、思想内容以及所涉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有效、有益的把关。一方面,设置微博、SNS等平台互动,由网民从全民中推选认可的把关人,并接受网民监督。在传统把关人和网民把关人的平等对话和协商、网民的监督下,形成微电影传播平台的艺术和道德自律。
2.传播互动中设置意见领袖
与传统媒介(报纸、电视等)不同,微电影的“意见领袖”的生成和运作模式,是在与网民的互动中完成。无论是专业团队和名导打造还是草根自创的微电影,无论是资深评论员还是平平凡凡的点评个人,都有机会平等地在网民自由平等的互动推举中成为微电影制作、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主流门户网站、视频网站,通过树立意见领袖,积极地引导和影响受众,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挖掘草根潜力,有效引导正面价值观
网站平台方主动发起“主题征集”活动,广泛吸引网民积极参与微电影剧本编写、影片拍摄、技术美学等各个环节中来,通过控制议题,实现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推出微电影方面的大赛,扶持专业人才和更有创意的人才;建立鼓励机制,在征集活动或大赛中点击率较高的,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争取将优秀的、有创意的微电影与广告业、文化产业等联合起来,推进创作与商业收益的共享。
4.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增强监督意识
针对微电影发展同质化、雷同化、泡沫化的现象,各大网站应在充分利用草根原创资源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通过给自己不同的定位,寻求独特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同时,作为播放平台和把舵微电影航向的各大视频网站、门户网站,应该相互监督,努力在网站内部和网站之间创建一个健康有利的收视环境,遏制低俗、阴暗面的传播,使微电影产业和网络产业实现可持续性的双赢发展。此外,设立透明的第三方监督平台,虚心接受网民的舆论监督,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对各大网站进行综合评估和有效监督管理。
1.积极吸收借鉴资源,优化融合模式
随着受众视野的拓宽和审美要求的提升,对微电影提出了更高的技术、画面、叙事、创意、审美等要求。因而,适当借鉴自上而下的电影制作模式和传播模式,引入专业制作团队和制作团队,是必要的。专业团队的引入可以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既有的传统经典电影和当下的大师微电影也提供了思想资源,如“美好2012”、贾樟柯《爱的联想》、姜文《看球记》等,娴熟的技法、独特的视角、完美的叙事、敏锐的时代感知、深广的人文情怀等等,都给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艺术养分和参考价值。另外,还须有积极的研究态度。作为新生事物,微电影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在反复的创作实践和传播经验中,提炼出最佳契合点和模式,将微电影的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2.深化生活世界的总体性立场
解分化的现实必然要求生活世界的总体化的立场。作为和解的形式和机制的微电影,理应坚持和深化生活世界总体性的价值立场,从根本上为微电影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需求和理念支撑。深化总体性的生活理念,可借助两个层面的互动。一是直接、平面的、媒介化的沟通和交流。微电影作为一个交往关系界面,首先汇集的是基于观看、点评等微电影微时长的微感受直观,往往带有随意性、即时性、分散性,停留在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感和碎片式的浅印象。另一层面是纵深的、间接的、生活理念和体验结构的循环与转换。每次对微电影的观看、转发、点评、互动,都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观影活动,而是更深层地指向一种观念认同和身份确认。随着不断的活动累积和循环,形成一种“历史效果”,进而改变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感知模式,并潜在地影响社会价值理念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变革。作为一个交往关系界面,微电影一方面吸纳着人对现实世界有关感知、审美、实践的碎片式认知和影像的浅表达,另一方面,这些个人的“絮语”经由互联网平台传播、重组、拼贴,整合为新的社会价值理念并重新吐纳出去,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个体。在这一界面上,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世界的价值理念得以循环和转化。
综上所述,微电影作为解分化的社会进程中的独特艺术形式,实现了诸领域的融合,为当下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模式。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推进,文化与生活世界的深度融合,以微电影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和产业模式必将散发出持久的魅力。在坚持生活世界总体性的现实理念下,通过“分化——和解”的循环互动,积极、有效地规范微电影艺术形式和产业模式,引导其释放积极、正面的感性整合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1]吴兴明.重建生产的美学[J].文艺研究,2011(11):5 -15.
[2][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5.
[3][德]沃尔冈夫·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