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430022)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宏观个体,一国的技术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在很多领域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无法占据技术标准的制高点,技术层面的滞后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巨大障碍。从广义上来看,技术安全的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由技术因素以及技术与国家安全因素的相关性所构成的国家安全的一种态势,这种态势描述了国家利益免受国外技术优势威胁的能力,国家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障技术健康发展以及依靠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能力和国家以技术手段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能力[1]。可见,广义的技术安全立足于国家利益的高度,一是考察一国的技术竞争力是否能够维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考察一国的自有核心技术是否能够对国家安全起保障性作用;三是国家技术体系是否面对外来的技术冲击而能不受重大损害和破坏,或者说国家是否能够抵御国外以技术手段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或企图。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个体而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身参与市场竞争、赖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该国民族产业的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狭义上来看,技术安全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不受内部及外部的各种技术干扰因素影响,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技术提升状态。可见,狭义的技术安全主要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一是考察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实现企业在技术层面的自给自足;二是衡量企业是否面临有来自外部竞争对手的技术控制、封锁、垄断、外部技术供给失效以及自有技术(包括品牌、人才等)流失等状况。
自从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起推行“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以来,我国的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日俱增,每年引进的资金、技术与企业数量连续1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也造成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作为科技自主创新主体投入不足。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中,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内动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2012年,我国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首次突破万亿,但是这一水平距离“十二五”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对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我国多数企业规模小和产业集中度低,导致了企业缺少必要的资金和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影响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在企业投入方面,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77%,低于国际水平,且只有半数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投入,专利产出与科研投入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2];其次,在人员投入上,我国大多数研发人员集中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导致企业人力投入的专利产出效率较低。如2012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虽然同比增长16%,但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 的申请数仅排在全球第28 位;第三,我国的科研成果数量近年来大幅增加,但2013年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3]。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多数企业没有成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投入不足。
当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期,重工业化进程更是接近尾声,单一依靠加大资源投入来提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可延续,技术创新成为我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最大驱动力,能否增强国内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则是我国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节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科技投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如全国R&D 经费科研投入规模从2002年的1288 亿元猛增到2013年的11906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和发展中国家首位[4]。但是应该承认,我国的创新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科研投入规模虽然名列前茅,投入强度却仅处于第17 位,三方专利数量只相当于日本的6.9%、美国的7.3%、德国的18.1%[5]。
2.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不够。首先,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自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更谈不上进行再创新。国家科委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只有9.2%的引进项目得到消化与吸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韩两国的该项比重分别高达53.16%和54.4%。之所以如此,一是目前很多企业过于重视引进机器设备等硬件以快速提升生产率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消化、吸收技术后产生的长期能动性作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倾向较严重;二是引进技术与企业原技术水平差距较大,企业缺乏紧迫感,更缺乏搞好消化吸收工作的有效途径,导致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总体不畅;三是缺乏系统、有效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政策体系和充足的资金来源。
其次,我国在引进技术吸收、消化与再创新方面的科研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消化吸收的专项科研费用来看,2008年我国的企业消化吸收强度仅为0.242,而发达国家的此项指标一般为3.0 左右,日本和韩国更是达到了5.0 以上;从科研人员投入来看,我国每年毕业工科博士生上万名,但近三成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没有一名博士;全国192 家中央级企业专技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只占总数的2.1%,高级技师仅占0.16%。科技人才的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更加谈不上进行再创新了。几十年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帮我们对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与技术,但是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却并未因此受益,技术对外依存度依然远远超出国际警戒线水平。
3.在专利、标准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巨大。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达到82.5 万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升至全球第三[6]。但是,我国还不能被称为知识产权强国,重点领域中原创型、高价值的核心专利相对较少,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不够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国内99%的企业还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未申请专属商标,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更是仅占万分之三。以信息产业领域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为例,我国申请的专利数仅占世界的1.74%。而国内申请集成电路专利最多的是日企占43.5%,美企占15.8%,韩企占13.9%,我国本土企业仅占8%[7]。此外,我国每万人产出专利数量也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如2004-2008年美国产业平均发明专利密集度为255件/万人,而我国在2008-2012年间的这一指标也仅为13.99 件/万人;在高专利密集度产业,美国的发明专利密集度为2775 件/万人,而我国仅为605.87 件/万人,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显[8]。
在国际标准方面,我国的技术标准被国际认可的为数不多,而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中制定的标准却被广泛认可为世界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NSI 标准、日本的JIS 标准、英国的BS 标准和法国的NF 标准等;目前由我国提交或自主制定后转化成的国际标准仅有20余项,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2%,且多为非关键性标准;而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达10 多万项,其中仅德国就约有1.5 万项工业标准[9](P92)。由于绝大多数的标准由发达国家制定,难以适应我国的生产要求,造成我国长期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上处于低端位置。以制造业为例,2008年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平均增加值率仅为26.2%,与美、日相比分别低23、22 和11.7 个百分点。显而易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专利产权和国际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技术安全所面临的又一“技术瓶颈”。
不可讳言,“市场换技术”战略在改革初期有效遏止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中的差距持续扩大,但一味依赖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必然会导致我国外部技术供给的不足甚至失效。
1.FDI 加强了我国对外部引进技术的依附性
多斯桑托斯在他的《帝国主义与依附》中曾经提出技术-工业依附模式,即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以发展中国家内部市场为目标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形成技术垄断统治,从而让被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对自身产生严重的技术依赖性。一般而言,FDI 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机制主要源于直接转移和下属子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所产生的“联系效应”,然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两种方式的技术溢出效益远不如理论上理想,甚至导致了东道国对于外来技术越来越深的依附性。我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FDI 确实增强了我国对外部引进技术的依附性,目前我国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技术创新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最重要优势。P·J·巴克利在其内部化理论中提出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的外部技术转移会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难以实现跨国公司利润最大化的极目标,因而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的内部化动机最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应该从本国的劣势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以上理论都论证了发展中国家无法通过交换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换取到真正需要的一流先进技术,即直接转移难以实现一流技术的溢出效应,而跨国公司多年来的投资实践也证明了上述理论的客观性。事实上,我国通过“市场换技术”战略所交换或引进的技术就多为标准化阶段的二流技术,真正先进技术的转移少之又少。
目前,由于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独资和控股,这大大增加了我国从跨国公司母公司处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进一步被动加强了我国对外的技术依附性。出于跨国公司的内部化动机,它们往往更倾向于将最新技术转移给下属的独资公司,而把过时的技术转移给合资公司。独资企业的增多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扩散中的“联系效应”,跨国公司的集体采购和定向销售模式使得它们在东道国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双双收缩。众所周知,后向联系是FDI 产生技术外溢的主要方式。一旦后向联系减少,那么技术扩散中的“联系”渠道也就慢慢地不复存在,进而减少了给我国带来的技术溢出。此外,外资企业独资化趋势加强后,众多的内资企业相较合资企业而言更加难以对外来技术及时进行学习和模仿,因此导致最后的技术外溢效应很小,反而导致了我国对于外来技术的依附性增强。如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的实收资本中,国有资本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低专利密集度产业,而港澳台资本和外国资本则呈现出相反趋势,2008-2012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中国有资本合计占比为13.04%,而港澳台资本和外国资本合计占比为34.65%[10]。
2.加剧了技术结构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在产业上,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向我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过分倾斜。从外资产业分布来看,我国仅有1/4 外资流向第一、三产业,严重制约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直以来,我国利用的外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对急需优先发展的农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薄弱的第一产业投资比重较低;在第三产业中,也是重点投资于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较为忽略技术密集型行业。2012年,尽管我国服务业首次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过半,但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12.71%,外资利用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此外,部分地方领导受政绩观的影响,盲目引资,已经引发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区域间恶性竞争等问题,部分重工业产能明显过剩。
二是在区位上,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严重向东部和沿海地区倾斜。由于前期政策的倾斜以及投资环境的区别,外资在我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呈现出区位选择的“马太效应”。即使近年来我国积极引导外商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促进相关产业的梯度转移,收效依然不尽理想。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实际使用外资925.1 亿美元、92.9 亿美元、99.2 亿美元,增长-4.2%、18.5%、-14.3%,占利用外资总额的82.8%、8.3%、8.9%。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降幅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尽管增幅较大,但利用外资金额总量和比重依然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这显然不利于缩小我国区域性经济差距,也不利于我国的整体技术安全。
3.削弱了我国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可能性
尽管中国已经是“制造大国”,但从国际分工层次来看,我国大多数产品仍集中在低附加值领域,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严重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创新。可见。“市场换技术”战略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自主进行技术研发的可能性。
一是便于外资企业主动掠夺我国的高级人力资源。知识经济发展使人才短缺问题在世界各国越来越突出,而高级人才的大量流失正是我国国际竞争力上升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我国近10 多年来平均每年派出留学人员逾2 万人,但回归率仅1/4,人才流失严重。在国内,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特别是独资企业也在大肆抢夺高新技术人才,甚至从国企、科研院所挖掘人才,形成了国内高级人才向独资企业的单向流动。这种单向流动,不仅造成国内的研究力量的严重流失,而且容易导致我国现有技术的丧失,实质上等同于我国向跨国公司免费扩散技术,形成我国企业的逆向技术扩散。
二是外资并购加深了我国的对外技术依赖。人力资本的流动一直被视为技术非自愿扩散的主要途径,当雇员流向新的企业之后,技术的溢出效应也由此产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商兼并、收购或控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原本在我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被兼并、收购以后,原本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一并为外资所用,而企业自身的旧有技术开发机构大多被撤销。有些虽共同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但是新产品的设计只能按照外方的意愿进行,或者只是将外方的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
对于技术安全衡量指标,大致可以设计分为三大类:R&D投入系列指标、技术创新与垄断系列指标、专利标准系列指标。
R&D 投入系列指标包括投入规模指标、投资强度指标、人员规模指标、科技机构指标。
1.R&D 投入规模指标。R&D 投入规模指标包括绝对投入指标和相对投入指标,分别衡量国家R&D 费用投入总规模和R&D 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R&D投入费用的规模越大,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高,表明该国越重视研究与开发活动。
2.R&D 投资强度指标。R&D 投资强度是技术潜在竞争力的表征,一国R&D 投资的强度或集中率是指国家在某一行业或产品R&D 总体投资占世界该行业R&D 投资总额的百分比。一般说来,其百分比越高,说明该企业R&D投资的集中度越高和垄断程度越强,潜在的技术垄断竞争力就越大。
3.R&D 人员规模指标。R&D 人员规模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分别衡量一国知识技术生产者的总人数和相对人数。R&D 人员规模指标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研究项目能否及时完成,还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R&D 人员总量和相对量规模越大,说明国家的知识化程度越高,研发队伍庞大,研发竞争能力强。
4.R&D 科技机构指标。R&D 科技机构指标衡量一国所拥有R&D 机构的数量规模以及机构在世界上的领先程度。研发机构是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载体,R&D 机构数越多,代表国家的创新载体越多;机构在世界上的领先程度越高,代表国家的研发能力越强。
技术创新与垄断系列指标包括技术创新频度(率)指标、技术对外依存度指标和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指标[11]。
1.技术创新频度(率)指标。技术创新频度(率)指标是指新技术创新的持久性,此持久性(力)取决于国家连续不断的进行R&D 投资的能力和进行改进性、替代性和开拓性等方面的研究能力与水平。如果国家在某行业或产品的创新频度很高,创新成果很多,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技术垄断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技术垄断优势成长的良性循环,进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与垄断竞争力。
2.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被称为对外技术依存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对外技术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技术依存度较高,表明该国技术创新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较强;反之,技术依存度较低则表明该国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成分较大。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从科学技术经费支出结构的角度来衡量技术依存度指标,如OECD使用了R&D 经费与国际技术转让支出费用(即技术引进经费)的比例作为测度各成员国对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认为该比例大于1 则说明该国的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比例越高技术自主率越高,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越低。
3.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指标。一般而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获取有两个基本途径: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其中自主创新又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2]。发展中国家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专利标准系列指标包括技术专利申请量指标和专利技术标准化地位指标。
1.技术专利申请量指标。技术专利申请量指标衡量一国在世界范围内所拥有的全部技术专利数量和比例。一般说来,国家申请的专利数目总量越多,占世界申请专利总数的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2.技术专利标准化能力指标。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可以分为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标准。技术发展的多样化使得一个产业可以拥有多种技术标准,一旦某个国家或者企业制定的标准被认可成为世界所认同的国际标准后,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企业能够拥有该产业的制高点,并且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高额的经济利润。而国际化标准的选择和竞争过程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理论上的创新性、先进性优势。
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在持续的技术进步过程中不断获取技术的创新能力并将之转化为产品和工艺的过程,可见,维护企业技术安全的核心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企业要想后发制人,超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竞争能力,即由技术研发竞争力、技术垄断竞争力和技术利用竞争力三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合力。事实上,企业只有在这三个领域都同时具备非常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迫使各国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参与到全球竞争中来,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则使得科技创新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Winner take all”(赢者为王)理论,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被进一步放大,即一个企业(产业、国家)只要在高科技领域领先一步,就可以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令其他竞争者失去生存的空间。或者说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微软的系统软件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后来者就已基本丧失了参与竞争的机会。因此,科技自主创新就意味着国家核心竞争力,意味着发展与安全。
据统计,世界500 强的企业拥有世界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但是在2014年世界500 强中发展潜力最大的现代高科技密集型行业中如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航空航天、电子电气设备制造等,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明显处于弱势,有的高端领域甚至是空白[13]。只有处于科技竞争前沿的千千万万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增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产业“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状况及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充当产品加工装配车间这一角色,惟一途径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出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1]杨春平,刘则渊.技术安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内容[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报告[OL].http://www.sipo.gov.cn/tjxx/yjcg/gyqyzlhdyjjxyzkbg.pdf.
[3]北京商报.国家发改委: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OL].http://tech.sina.com.cn/it/2013-12-23/01389030398.shtml.
[4]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
[5]国家科技部.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 [OL].http://ww w.most.gov.c n/c xdc/c xdc pjbg/201405/P020140506384721718193.pdf.
[6]赵夫增,等.中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
[7]葛如江,杨玉华.中国制造面临“五大软肋”[J].中国经贸,2010,(11).
[8]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区域产业专利密集度统计报告.http://www.sipo.gov.cn/tjxx/yjcg/zgqycyzlmjdtjbg.pdf.
[9]白津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正面作用与负面意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10]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区域产业专利密集度统计报告[OL].http://www.sipo.gov.cn/tjxx/yjcg/zgqycyzlmjdtjbg.pdf.
[11]曾繁华,陈曦.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竞争力绩效测评指标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12]傅利平,张出兰.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5).
[13]王忠禹.中国企业500 强研发强度连续3年下滑[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40902/1538201912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