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与消解措施研究

2015-03-27 12:33王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学生

王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与消解措施研究

王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调查了高职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原因,研究了解决学习倦怠问题的思路: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培养学生持久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乐于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消解措施

0 引言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没有兴趣而产生的精力耗竭、感情冷漠和低成就感并存的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1]。学习倦怠被认为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个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急躁不安、逃避责任、缺乏控制、疲倦厌学、敷衍应付等消极应对学习行为,严重者伴随情绪衰竭、睡眠障碍、人际退缩、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学习倦怠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情绪滋生、自我效能感下降等问题,而且对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自我评价均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2],因此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一直是其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

1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1.1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笔者自编的高职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进行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黄河水利职业职业学院选取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其中的60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2份,有效问卷739份,有效回收率为92.38%。采用集体施测、学生匿名答题的形式,当场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 调查内容

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内容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共20个题目[3]。高职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包括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社会因素6个维度,共31个题目。访谈如下提纲:对学习倦怠是如何理解的;目前大学生中学习倦怠的表现;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消解学生学习倦怠的措施等。

1.3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3.1 学习倦怠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65%的高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表现,对学习感到厌烦、很难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对所学专业和科目没有兴趣、厌学情绪严重,经常有上课睡觉、玩手机、逃课等不当行为;对学习有明显的焦虑、困惑、失意等不良情绪。其中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学习情绪困扰高,而部分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学习倦怠表现严重。

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的学习节奏、生活习惯明显不同于高中情况,课外的空余时间以及学习目标的迷茫导致新生学习问题增加,因而学生对于“大学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现实与理想有太大差异”“没有学习目标”等问题感受更为深刻,引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焦虑、愧疚、困惑等情绪。二是随着对大学生活的熟悉,高年级学生学习出现分流,一部分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人生学习任务,并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倦怠程度有所降低;另一部分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学习无用,丧失奋斗的动力,也不会对学习再产生满意或愧疚的感觉,表现为对学习放任不管,学习不当行为频现,这部分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就比较严重。

1.3.2 同辈群体倦怠现象影响大

其中75%的同学反映了同辈群体对自己学习和生活影响显著,这种影响在学习上的效力排序分别为“宿舍、教室、好朋友”,其中宿舍的作用最大。“学习风气”特别是“宿舍文化”“教室学习氛围”高居高职生学习倦怠原因的首位。许多同学认为“学生自制力低,相互之间互相传染”“学习始终是枯燥的,经不住诱惑,看见别人玩时自己就被同化了”“大家都是平凡的人,总会被环境所影响所改变”等。

分析原因也不难理解,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沟通和同化,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学习上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有时彼此间开展竞赛等,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反之,同辈群体的成员厌倦学习、出现逃课等不当学习行为,也易影响其他成员对学习的厌倦和放弃[4]。

1.3.3 专业困惑影响大

调查显示,40%的同学不喜欢所学专业,并且部分同学表示所学专业并非所报志愿,而是被动调剂过来。48%的同学不了解毕业后工作的去向,也不知往届学长的工作情况。35%的同学感觉专业知识科目太多,不想学那些死板的课本知识,总想学些有用的、有兴趣的东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学习。

高职生出现专业困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专业知识学习感到比较枯燥,如果在学习中一时跟不上,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二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停留在感觉和想象中,不喜欢本专业,但对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不知道,也不会通过职业调查和联系往届学长等方式帮助自己认知,因此很难将学习与今后的前途有机联系起来。三是很多同学对专业的认知不够,对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前途认识几乎为零,更不明白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光认为学习该专业无用,也不愿过多地调动积极性学习专业。

1.3.4 对学习缺少兴趣

调查显示,40%的高职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讲课节奏快,缺乏吸引力,前面的一节课听不懂,以后的学习内容就落下了,上课就成了听天书。23%的同学对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感到厌烦,自己听与不听都无所谓,对自己也没有过多的帮助。50%的同学有过逃课经历,有学生在访谈中说道:“在大学中如果一节课不逃,也是一种残缺。”但具体到个体,经常逃课的学生倒也不多。显性逃课是校规严令禁止的,所以很多学生没有采取这种方式,而表现为人在课堂,却没有认真听讲,即所谓的隐性逃课广泛存在于高职学生中,且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极大。

出现这些学习问题的原因:一是教师授课缺乏新意,学生已变成90后,他们接受学习的方式与以往有了较大改变,学习再被固化为枯燥、限制时空、缺乏个性的机械活动已经过时。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控制感和决策权,同时受师资、教室、学生人数等方面的限制,学生能够自由选课的自主权太小,学生是被动学习一方,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1.3.5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大

在调查中得到这样的反映,85%的高职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的影响巨大,其中不少学生除了吃饭、睡觉,手机、电脑、iPad几乎不离手,其负面的影响远远超过正面的作用。网络侵蚀的不仅是学生的思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很多伤害。许多学生反映男生晚上在宿舍里会成群打游戏,女生则热衷看电视剧等娱乐节目,白天则疲惫不堪,上课补觉。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不难理解,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娱乐性、新奇性等特点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又能在网络中体验现实中不能获得的喜悦和兴奋,加之学生普遍缺乏抵抗力、分辨力,因此沉迷网络世界也不难理解。

2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消解措施

2.1 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目标缺失是高职学生迷茫、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虽然高职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上有较大的自卑、胆怯等情绪,但都有渴望成功、追求完美、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己潜在价值的积极动因。在对高职生进行学习激励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至少明确自己现阶段的发展目标,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在研究中发现,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的“迷茫一族”;另一类是目标动机太过强烈,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刻板一族”,稍微偏离目标,就对自己进行严惩,久而久之,自己的信心、目标都会发生动摇。显然,这两类大学生都不会树立目标,用目标引领前进。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寻找兴趣和目标、学会学习和思考,脚踏实地把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避免这些可能成为学习倦怠的因素,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是处理学习倦怠最重要的一步[5]。

2.2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所内含的诱因具有调节和导向功能,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情况,学校应该发挥在专业学习方面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第一,在新生入学时,就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或励志教育,邀请著名的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和优秀毕业生,以他们的眼界和自身职业发展路径启发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兴趣,从而端正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第二,在专业的学习中,通过兴趣的培养,引领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发展动态和未来市场需求,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容易出现问题的节点,如开学一个月、每学期期初、期中等重要时段,做好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第三,社会对高职教育有一定的歧视,导致高职生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很看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在平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端正学习动机才能认识到高职学生一样可以成才,同样可以大有作为。第四,在实践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增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把实训环节放在突出地位。因为通过实践可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如,“三位一体”、“产学研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皆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2.3 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育学生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教育者的功能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习的监督者、过程的操纵者,而更像是一个导演,布置好舞台场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教育者铺好的航道上前行。教育者应是高层次的“操纵者”和“管理者”,“润物细无声”的无痕管理对自主性日益膨胀的大学生来说更为合适。在他们遇到诱惑、挫折、偏离航道时去启发他们,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支撑点。教师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认可学生的创造性和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所以,学校应该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师资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取丰富多彩的新知识,拥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2.4 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

要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积极的认知方式。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个人对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解释。当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情绪波动及不当学习行为时,要引导学生合理认知自己的成败。不要动辄以绝对化、灾难化、以偏概全等方式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因为“笨”“不如别人”“没有前途”等,个体会丧失自尊,对失败感到羞辱,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作用,发展到极端,会在学习上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听之任之,自己不做丝毫的努力等。反之,如果以理性思维去诠释学习问题,如“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再努力些”“嗯,这个事有些失败,但不代表我这个人就是失败”等等这些可控的因素时,个体虽然对学习问题感到难过,但不会丧失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可控的,通过进一步努力和改进学习方法等,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2.5 培养学生持久的自信心

动机心理学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大小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完成任务可能性的期待(即概率大小),二是任务被个体赋予的价值大小。该理论运用在学习倦怠的学生身上,就是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竭力帮助学生成功,进而使之获得成功的感觉。人们常说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体验理论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提出“成功更能孕育成功”的教育理念。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激励学生奋进,在目标设立上实事求是,根据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程度,引导学生构建阶梯式目标,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成为可能;从认知方式上给学生灌输“人人都能成功”的信条,改善他们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效能感,以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保障上为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评价上抛开过去纠偏、评述的消极方式,转向欣赏、鼓励性评价;在行为上指导和强化学生的成功言行和方法,促进其更大地发展[6]。

2.6 提高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社会支持系统是与个体分担困难、分享快乐的人组成的整体。当高职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能否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来缓冲学业上的不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二是学生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力量的强度,三是学生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能力。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则社会支持系统越易发挥缓冲和保健作用。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群体是教师和家长。他们主观感受到师长对他们无条件的支持、理解、欣赏、关爱等情感体验,对降低学习倦怠感非常有力。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的期望和评价会减轻他们对学习的焦虑和压力感,提高学习动力和投入,认同学习的规范和要求,发掘积极因素去学习,这与积极心理学倡导帮助人们寻找积极动因以对抗学习倦怠不谋而合[7]。同时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会利用积极宣泄、原因分析、请求帮助、寻求心理平衡等方法,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动力作用也非常重要。

2.7 为学生营造乐于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其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感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首先,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校园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引导高职学生关注学习活动,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次,加强学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优良的学风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从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迟到、早退、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等现象的严格管理。改革考试制度,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做到过程管理。严把毕业质量关,应该“宽进严出”,避免出现学生混日子也能毕业的现象。

3 结语

面临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不要慌乱,不应把他们看作教育的对立面,甚至冠以妖魔化、坏学生的标签,因为这样做只能把问题变得更糟。作为教育者,如何去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其自身固有的积极基因去消除学习倦怠,这是干预学习倦怠问题的核心。建立一个从预防到干预的完整体系,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身体健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1]杨丽娴.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2):54-58.

[2]朱会明.学习倦怠研究的再思考[J].商业文化,2008(1):333-334.

[3]胡俏.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162-164.

[4]杨宇然.中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9-12.

[5]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 [J].心理科学,2007,30(3):752-754.

[6]张文娟.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2,5,(1):72-76.

[7]李西营.大学生社会支持、控制点及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287.

[责任编辑 樊建科]

Research on Investigation and Solution M eas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WANG Jin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475004,Henan,China)

It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researches the solution:understanding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establish study target,arranging the teaching activity to stimulate study motive,improving the teachers’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students,cultivating the active cognitive style and persistent confidence,improving ability to use social support system,building goo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for stud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learning burnout;present condition investigation;reason analysis; solution measure

G442

A

1008-486X(2015)02-0079-04

2014-10-2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黄河水院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2014KXJS005)。

王 进(1975-),女,河南南阳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指导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学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赶不走的学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生写话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